当我们的日子里充满多一点“内在动机”的时间,就能活得更真诚,减少“冒牌者症候群”的面具,活得更真实。

我们活在一个假象的世界里

戴着“冒牌者症候群”的面具

想一想这件事情:在你一天的生活当中,有多少时间你在做“你该做的事”,又有多少时间是你在做“你想做的事”?

阅读《错把工作当人生的人》当中作者指出,许多人都活在过去童年的阴影当中,以“冒牌者症候群”的方式来过生活,戴着一种面具,希望自己呈现出某一种样子,但又觉得自己不配、不值得、害怕有一天会被发现,这种恐惧支配了他们的人生,可是又没有办法把面具拿下来,因为拿下面具,又是更深更深的恐惧。

我们活在一个假象的世界里,大家在社群上面呈现出自己最好的样子,我们可不可以放弃这些不切实际的努力,真诚的面对自己的生活?


图片|Photo by Finan Akbar on Unsplash

“那时候我接了一个薪水很高的工作,不只薪水高,同事都是业界有头有脸的人物,办公室有高级的胶囊咖啡机、舒适的软骨头、还有可以随意放松的空间,看起来很不错,但就像装饰品一样,几乎没有人去使用——因为每一天到公司都有忙不完的事情,回到家就只想睡觉,完全没有生活品质。”一个朋友 K 曾经跟我分享他离职的原因。

一开始我觉得很不可思议,他赚的钱是我的两倍以上,过着人人羡慕的生活和头衔,为什么要这么轻易地离开这间公司呢?后来我还慢慢发现,原来在我这个“错愕”的背后,藏着过往我原生家庭的伤口。

我妈妈是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长大,她必须要很努力很努力,才能够被看见,她半工半读,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工作和读书。

知道今天她也非常拼命工作,她白天忙幼儿园的事情,晚上还要做幼儿园的教具,几乎没有让自己放松和休息的时间,对她来说,这或许是一种安全感—— 一种“我是被需要的”的安全感。

延伸阅读:致在关系中总是感到“不安的你”:建立安全感,你可以自己来

把工作当成生活,却失去了真正的生活

讲别人不如讲自己,我记得研究所毕业之后,我开始进入“自由工作者”的行列,表面上讲起来好像很自由,但实际上却是每一天都不自由,因为几乎每分每秒都在工作,只要是眼睛睁开,就是在接案子,这样的工作有一种好处,就是永远不会饿死,但也有一个坏处是,永远没有时间花钱。

于是我养成了一种奇怪的习惯,就是花大笔钱买模型,但是却没有时间玩它。像作者谈到的案例一样,把工作当成生活,却失去了真正的生活。

换句话说,我在不知不觉之间之间复制了我妈妈对于金钱匮乏的恐惧,把这个恐惧,贴到自我价值上面。

也正因为我把“工作做得好”当作是评价自我好坏的重要指标,在我的朋友放弃了高薪有头衔漂亮的工作之后,我才会觉得惊讶地“不谅解”,但会不会有一种可能是:有品质的生活才是真正值得过的生活?


图片|Photo by Zi-Ae.Yoo on PIXTA

同场加映:不要等到放假才休息!《留白时间》:你可以爱你的工作,但一定要更爱你的生活

卸下面具的练习

书里面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内在动机”,这个是“不把工作当生活”,或者是就算把工作当生活,也不会失去热情的重要关键。当你在做一件你喜欢的事情,投入、并且非常有意愿的去完成的时候,就很少会去在意其他人怎么想,因为这件事情本身就给很棒的回馈。

当你的日子里充满多一点这种内在动机的时间,就会有活得更真诚的感觉,脸上的“面具感”也会少一点。

人非圣贤,工作难免,但如果你生活只剩下工作,那你不但失去了生活,也失去了自我。

每一天留一点点时间觉察自己真正想要做的是什么,调整内在动机在一天占据的比例,你会看见,你并不是在瞎忙,是用一种真心投入的方式,在编织梦想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