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拍”是从我们情感需求里发展出的重要功能,让我们能受到旁人的安慰,感受到被理解,并且重新再出发——它跟“抱怨”有本质上的差别。

“讨拍”是“需要被肯定、寻求慰藉”的意思,当我们挫败、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否正确、信心被打击时,就希望从另一个人那里得到肯定与安慰,拍拍我们说一切都好。

“讨拍”是很自然的需求,希望有人抚慰、理解内心的苦。

可是讨拍不能刻意或直接表达,社会认为这“羞羞脸”,他们说“你不能麻烦别人,要做好自己的事”,导致面对挫折哭了、输了或束手无策时,我们都习惯先轻视自己,为何连这种事都不会应付。

成熟被错解为隐藏情绪、不能示弱、不能求助,导致原本自然的讨拍、讨抱、取暖,变成畸形的样貌:“遭遇不够可怜、不够夸张,你就不够资格讨拍”。


图片|Photo by Maria Ionova on Unsplash

讨拍是隐藏在可怜故事里的求援或撒娇

“工作时我不过说了一句‘业务好多喔!’就被老板嫌不想做就不要做,一直说我白目??,我没那个意思但也不敢反应。我想他们一定非常讨厌我的存在,因为我本来就什么都做不好。唉!我觉得我??(后面省略二百字)。”叙事仅两句,后面都是自怜情绪与想像。

上例不是讨拍,是“抱怨”,当事人任其可怜无助,却没有要为自己的现况负责。

为何人们不喜欢抱怨呢?因为抱怨只是要同情,认可无奈与苦楚,当事人没有要改变,没有要脱离情境,不想付出代价,所以下次还会发生,也还会再抱怨,当事人只想转嫁情绪倒垃圾。

抱怨不求问题解决,负面情绪越说越多,也就脱离了讨拍——“希望被慰藉,以及再出发”的原本用意。

过于自怜的讨拍很像是抱怨,在说:“我什么都不行,谁能来帮我呢?”他放空自己,幻想别人奇迹发现与救赎。这可能是他过去累积的挫败太多了,导致极低的自我形象,情绪敏感,看到黑影就退缩。

面对抱怨者最好的作法:既拍拍他,也问他具体计画,在情绪平静后他打算怎么办,减低当事人过于倚赖感觉,提醒他回到现实面对困难。

悲伤与愤怒交织的讨拍

“谁能告诉我发生什么事啊,教授专程约我来羞辱的吗?”

悲伤与愤怒是交织的两面,生气后才出现悲伤,或者失落后才感觉愤怒。不论先后,悲伤和愤怒的面具下也是“讨拍”。

悲伤在说:“谁知道我的委屈?”愤怒在抗议:“我做的哪里不对?”当事人要的是同仇敌慨、安慰同理,期待听的人给予肯定和回馈。

我们可以只倾听,接受就好,让他的负面情绪有空间流动,不必为他解决问题,可进一步同理说:“天啊,这太奇怪了,我也以为叫你去是好事,结果却相反,你一定很难过??。”或“原来如此,他怎么可以这样对你,难怪你会生气。”

允许对方无后顾之忧的倾诉,让交织的悲伤和愤怒得到梳理,当事人情绪得到安置,思维就会恢复秩序,重新振作。

推荐阅读: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在抱怨?没办法接纳自己,就无法接纳他人

讨拍有助厘清:我怎么了、我要什么

讨拍是隐藏在可怜故事里的求援或撒娇,“讨拍”本来就是很自然的人性,哲学家吕格尔(Paul Ricoeur)认为,一个人能“说”,也要有对象“听”与“回应”,在一来一往中,他对于自己“我怎么了?”及“我想要什么?”会更清晰。先接纳对方的讨拍,给予安慰吧,待他获得支持就会脱离防卫,腾出心理空间面对真正的议题。

倘若我们觉察到自己想讨拍的心情,也不妨勇敢些,试着直接表达这个需求,不要绕圈不要扭曲,省去对方还要猜测“你究竟想要什么”的心力,或许会意外发现,对方也期待着我们的坦诚。

TIP:

如何直接表达需求不妨直接表达需求,只要具体清晰,多数人都会接受的,例如:“我现在情绪很糟,可以听我说几分钟吗?”、“我很伤心,你的肩膀能不能借我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