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安静辞职?从 2022 年 8 月开始,这个词从 TikTok 延烧至现实世界,在大疫情时代下,人们对奋斗文化开始有不一样的想法⋯⋯

文|nana_knockknock

“What is quiet quitting?”,这个问题在今年 8 月开始,从 TikTok 平台浮出,人们相继讨论着,相关内容如野火燃烧,蔓延向全世界。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争相报导,台湾也不例外。这个新兴名词,有人翻之为“在职躺平”,多数人则叫它做“安静辞职”。

图片|Unsplash

什么是安静辞职?

“安静辞职”并非实际递出辞呈,而是一种工作心态的转变。根据时代杂志描述,此概念是指在工作中,人们不再追求做到超出预期(go above and beyond),而是仅完成工作最低要求。

议题的导火线燃起自抖音平台,有网友上传此概念相关影片,而后平台上出现大量拥护者,表示他们也抱持着这样的心态上班。最具代表之一为网友@zaidleppelin所发布的短片,拥有 350 万次浏览量。

他指出安静辞职是“不再支持工作即生活的奋斗文化,个人价值也不该由工作表现定义。”而底下将近 5 千次留言多是支持此看法,也有人认为工作本该如此。

为你选书:为什么会产生职业倦怠?没办法辞职的话可以这样做

从大离职潮到安静辞职,背后隐含什么问题?

疫情发生以来,大离职潮到安静辞职盛行,或许这些只是浮出冰山的一角,在冰山下方,隐藏着是逐渐疏离的劳资关系。 

对于安静辞职的看法两极化,支持者认为这代表着夺回生活主宰权,要让工作与生活平衡,反方则表示,若不再追求工作上的卓越,将会造成经济损失。

无论正反方意见,从大离职潮到如今的安静辞职,我认为不只是单一现象,而是一再地反映出人们看待工作的态度已改变,但部分资方尚未反应过来,仍以守旧的管理方式运行,导致劳资双方存在的间隙越来越大。 

图片|Unsplash

作为 Z 世代的一份子,我看到什么?

接下来说说我的故事。我来自 Z 世代,几年前投入一家新创,共事的也多为同世代年轻人。

起初,刚进入职场的我们多怀抱着热情,毕竟大学四年,理论多于应用,终于可以进场实战。但真枪实弹走过一两年才发现,职场环境并不是那么友善。

即使身在强调扁平化组织与创意的新创公司,来自 X 世代的管理阶层,似乎面临着挣扎──在奋斗文化与工作生活平衡、权威式管理及多元共融中挣扎。

他们喊着重视员工健康、支持多元想法,但时常公开鼓励加班同事。

面对应设置匿名信箱的请求,却是以“没有必要”为答案,那时我就知道,多元共融,对于部分管理阶层而言,只是顺应趋势所喊的口号,并没有化作行动。

你会喜欢:大离职潮:人们不想被当资源!请创造多元共融的职场体验:跨国企业这样实践多元共融

面对不友善的体制,我最终选择离开,但同时还有许多人为了每个月固定进帐,以及更多的原因,宁可待在不喜欢的环境,做着最低限度要求,“这样就好。”他们想。

“这样就好”,当企业主只看表面,重视工作时数而忽视员工健康,为了便于管理而略过不同声音时,劳方也有办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当双方都只想这样就好,而停留在各自舒适圈,损失的是彼此差距间的潜在产能。

如同知名绩效管理咨询公司盖洛普于‘2022 年全球工作场所报告’指出,疫情以来员工对于工作投入程度不如以往,估计低比例的工作投入已造成全球损失 7.8 兆美金。

从裂缝看见光,改变的契机

从大离职潮到安静辞职,显示了劳资关系的裂缝,亦隐含着世代更迭的变化,疫情爆发,人们体验到不同工作型态,加上追求工作与生活平衡的 Z 世代(出生于 1990-2010 间的世代)开始投入职场,都让既有的工作文化与工作态度开始松动。

对于企业,这是人才危机,但兴许也是另一次转机,是时候走下神坛,进入员工内心,看见实际需求。

那是对于职场公平环境的渴望,也是希望拿回生活平衡的呐喊(全球工作场所报告提到,经历职业过劳的最大原因是不公平的遭遇,其余包含难以平衡的工作量、无理的时间压力等,都与企业主有关)。

建立多元共融、重视员工身心理健康的环境,让劳方心甘情愿投入工作,不是资方的牺牲让步,反而可能为其带来助益。

盖洛普调查也指出──与员工不投入工作的企业相比,员工认真投入工作的企业,比前者多出至少 23% 的利润。


图片|Unsplash

猜你想看:“安静离职”、“安静开除”正流行?找到真正想做的事,找回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在过劳与安静辞职之间,我们应有更多选择

除了资方有改善空间,作为员工,我们亦能从自身做起。

如同哈芬登邮报创办人亚利安娜・哈芬登提醒:“在过劳与安静辞职之间,我们应该有更多选择”。

面对不喜欢的环境以消极态度处理,难免有些可惜。要记得,我们还有更多选择,应该持续寻找热情所在,并找到愿意投入心力的产业与公司,甚至不是公司也可以,慢慢修正,觉得不好就做出改变,调整到舒适为止。

透过资方实践多元共融以及劳方努力找寻工作意义,缩小彼此距离,让我们站在同一阵线,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力量,一起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