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的离职育儿,或重返职场,是出自于个人意愿或迫于现实的无奈?在职场上又会遇到什么困难?

文|杨子霈

女性要如何兼顾工作与家庭?或者说在缺乏弹性工时及托育支持的社会里,根本就不可能兼顾?

美国社会学着作《菁英妈妈想上班:美国顶尖名校女性重返职场的特权与矛盾》,深入探讨这举世普存的性别难题。

两位美国社会学者帕梅拉・史东和梅格・芙乔,访谈了五十四位美国长春藤盟校毕业、曾从事专业或管理工作的菁英妈妈,她们都在结婚生子后选择离职,十二年之后研究者再追踪访谈其生涯与心路变化,试图探讨看似最有生涯选择权的这群上阶层女性,她们却选择退出职场照顾家庭。

  • 这究竟只是个人自由意志的抉择,还是因社会及职场的推力造成?
  • 这个抉择又对性别平等的追求有何影响?
  • 而当她们想重返职场,她们又会遇到哪些困难?分别以哪些形式回归?

结果发现,成就裴然的女性自愿暂停职涯,一方面是她们所从事的男性为主的专业工作如法律与商界,其工作文化如长工时、期待员工随传随到等等,不利于弹性工作,所以这种“选择”并不是出于个人偏好,而是因为这类工作的本质要求“全力以赴”,迫使她们必须在“全力以赴”与“退出职场”之间抉择。


图片|Photo by Artur Voznenko on Unsplash

为了回到职场又兼顾家庭,妈妈们的生存策略

一方面,当代美国主流的文化模式“密集母职”的意识形态,期待母亲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与金钱养育孩子,也使得菁英妈妈们想要退出职场,才能全力“规划栽培”小孩,职场“推力”与家庭“拉力”之下,菁英妈妈们便经常选择退出职场回返家庭。

而从十二年后尚能追踪到及同意受访的四十三人中,有五分之一依然没有回到职场;回到职场的妈妈们,其回返之路则漫长而坎坷,大多数也不会回到十多年前她们所在的职场,因她们对于工作的态度已然被家庭照顾工作改变。

延伸阅读:“你们下班了,我还没”职业妈妈们回家后,能有自己的时间吗?

为了兼顾工作与家庭,她们采取的策略如下:

一、转换跑道到完全不同的职业生涯,比如自行创业或选择非营利部门公益取向的工作,因为母职经验让她们的价值观更转向利他主义,然而这么做风险也很高,需要大量的投资、试误,并且容易失败。

二、修正跑道,到过去的领域里接案或当临时工,不过也就不太稳定,而且缺乏全职工作的保障。

三、卷土重来,重回原先行业,但寻求可以接受她们弹性工作需求的雇主。

较常选择第三种道路的是过去从事女性为主的工作如教书工作者,而如果返回男性主宰或男女混合的菁英职业者,则几乎五年内都会再度放弃她们重启的职涯,因为工作时间还是缺乏弹性,雇主也可能不像他们起初说的那么有弹性。


图片|Photo by foly on PIXTA

这部分的讨论很详细而精采,我从其中看到菁英妈妈们,努力以各种策略兼顾家庭与工作,而且从家务育儿、社区志工等利他主义的工作中寻找人生意义,这些调整与奋斗让人动容。

但男性主导的菁英职业又依旧是那么为难家庭照顾者,这无情的残酷也令人省思。

而本书最精采的觉察是:

高学历高成就的菁英妈妈和同样职业的另一半结婚,反而必须为了巩固家庭阶级利益而退出职场,这呈现了阶级利益与性别利益的抗衡,也使得菁英工作越来越强化理想员工的规范(如超时工作)、职场越来越由男性所主导、家庭分工更趋传统。

菁英妈妈的另一半也得花费更多工时更投入工作赚钱,而不能协助家务育儿,或者说无缘享受家务育儿和志工活动的乐趣,其实并不人性也并不健康。

同场加映:婚后自我和母职只能二择一?专访海顿妈妈:电机专业,兴趣烘焙,用实验精神传承母爱

如何兼顾家庭与工作?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使得女性和男性都能更好地享有家庭与工作之乐呢?

本书提供了一些建议方向:

一、政府可以法律规范工时,要求支付加班费给专业人员及管理人员,使得这些长期被“公平劳动标准法”排除在外的一群员工,也得以享有正常工时。

二、终结职业内部和职业之间的性别歧视,提高女性主导工作的薪水,长久以来,男性和女性所做的工作类型相差甚远,女性工作如教师、照顾工作等等的收入也偏低。

三、鼓励男性共同养育子女,比如可以仿效瑞典及加拿大魁北克的带薪育婴假/陪产假中有三个月的爸爸配额,爸爸不用就没了,让爸爸有诱因使用带薪休假⋯⋯等等,总之,期待藉由体制变革,来建立一个更人性、更平等的社会──允许所有女性(和男性)享受他们应得的工作和家庭生活。


图片|Photo by Peter Dlhy on Unsplash

伟大妈妈:给在母职中挣扎的女性们:对孩子的陪伴有价值,对工作的付出也深具意义

以上虽然是指美国社会的状况,但也值得同样高度资本主义、工时过长、密集母职且托育支持不足的台湾借镜。

尽管我自己很幸运是公立学校老师(以本书的说法是女性为主导的职业),工时固定,能请育婴假、家庭照顾假来照应家庭,但有次在他校教师研习演讲时,还是被一众女老师提问如何兼顾家庭与育儿的问题,而且我们彼此交流热烈,成为该场演讲最令人难忘的部分,可见这还是普遍困扰着职场妈妈的难解习题。

身边也有许多菁英妈妈朋友,为了照顾家庭不得不退出职场,重返之路相当曲折,因此看到本书更为有感。

养育孩子不只是妈妈一个人的事而已,打造所有人都能共享工作与家庭之乐的职场与社会,让男性和女性都能共同负担、同享生活,真的是很值得我们共同奋斗的目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