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什么模样?为什么满怀期待地结婚后,却是如失恋般地难受?

邓惠文医师的着作《婚内失恋》改编成舞台剧,在 2022 年 4 月 22 日开演,一本探讨婚姻中的关系,但并非小说、剧本类的作品,却被改编成舞台剧,着实令人好奇届时呈现的样貌。

邓惠文也特别接受《美丽佳人》专访,谈谈让不少人在婚姻中感到迷惘的“婚内失恋”,她更要透过舞台剧告诉正在历经婚内失恋的人:

“婚姻千变万化,是因为人每天都在改变。如果您正经历婚姻的寂寞,并不代表您做错了什么。如实面对自己和他人,答案就会渐渐清晰。”


图片|巨宸制作 提供

在婚姻中失恋

“婚内失恋”由字面解读,指的是已在婚姻中,却“失恋”的伴侣。

不少人以为,结婚是爱情最美好的结果,岂料婚后却感到“对方不再爱我了”、“有伴却没有爱,很孤独”,但婚姻内的各种羁绊,让人难以像未婚失恋时可以洒脱地说走就走。

问了身边亲友,对方可能会回答:“老夫老妻了,这很正常啊!大家不都这样吗?”

或许找遍专家、谘商师讨论,最后却得到“这个没救”的答案,不少个案找邓惠文谈过自己无望的婚姻,她说:

“当时写下这本书是很有感触,感觉欠这些人关怀和解释。在里面待着那种寂寞、自我怀疑,是可以把一个人的志气消磨殆尽。”

邓惠文说,婚内失恋其实是有讯号的,比如另一半的“冷淡”,不愿亲近你、不想跟你同桌吃饭、不想跟你多聊等,对方该做的都有做,但似乎“少了点什么”,希望伴侣的兴趣和焦点在自己身上,让自己有心跳感、想被拥抱、需要温暖与关心。

邓惠文说,当发现这些问题时,可能会让自己产生冲击和怀疑,也会试着想与对方沟通,改善关系并重燃热情,但对方也许兴趣缺缺,或觉得你在找麻烦,更有甚者回答会让你失望、震惊,“原来他对你们之间的没兴趣跟失望,比你想像得要更严重”。

随后可能会经历自我怀疑,或是试图找出对方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原因,接着疯狂的尝试自我改变,改变造型、持家方法、生活节奏、小孩的教养态度、旅游的地方等,甚至去找跟伴侣所学或工作相关的事情,试图建立话题。

但最后或许会发现得不到想要的结果,不得不回头检视,“这不是我自己一个人可以改变、决定的事情”。

延伸阅读:邓惠文专文|如何维持长久的亲密关系?建立心理界限,保留彼此喘息的空间

对爱的错误表达方式

警觉爱已降温或冷淡,有的人不愿接受关系已出了问题,因为没办法好好跟对方谈这件事,装作毫不在乎;

有的人因为对方冷淡,想和另一半聊聊,但又怕给对方太多压力,时不时看向对方,希望伴侣能先开口讲话;

有的人则以怨妇般的口吻表达:“在你心里我根本已经没份量了,我干嘛要再跟你讲?你根本不会在乎。”

但这样的表达模式,都无助于关系,不直接表达爱,而是讲对错,甚至可能将关系越推越远,让婚姻裂痕越来越大。

此时应该停止责怪自己跟对方的恶性循环,回头整理自己的思绪,厘清过往“爱的感觉哪里来”,想想自己是否有什么连自己都未曾意识到、有所期望的地方,从彼此都能够接受的事情开始着手,“人要有精神独立的能力,不然就会无意对对方造成攻击,要能够自我满足,双人关系才有可能健康”。


图片|巨宸制作 提供

从舞台剧看婚内失恋的寂寥与疗愈

在《婚内失恋》的舞台剧中,就是以三对分别在新婚、中年和后中年阶段的夫妇呈现,演出婚姻中的付出与牺牲、互补与冲突、关系中的冷漠与回避,透过对话时空的交错,带着观众体验婚姻中的恩怨其实并不只在当下的时空。

剧里也改编部份真实案例的心境与情节,比如邓惠文曾向导演吴维纬说,有对夫妻谈判离婚时,什么都能分成一半,唯独书没有办法,因为其中累积的历史、共享的思绪,交缠互绕,无法撕开。

这个案例让导演很有感,于是创作出一场戏,透过剧中夫妻收藏的《小王子》、《恋人絮语》、吉本芭娜娜的书等象征来表达这样的纠结。

邓惠文很喜欢这些细节的巧思,“这些都是跟关系很有关系的书,这些象征足以承载意念,让观众进到日常的里层”。

特别的是,舞台剧多数的对白与呈现形式都是吴维纬的创作,仅少部分引用书中对话。

邓惠文透露,当时会促成舞台剧,是因曾合作过的戏剧制作公司老板留意到这本书的出版,认为适合改编成迷你剧和舞台剧,因此找上吴维纬的团队打造,邓惠文对吴维纬的剧本初稿大感惊喜,一次就让她点头通过,加上实力派演员吴世伟、杜思慧、张诗盈、陈彦达、张念慈、黄俊杰的演绎,更能深刻表现在婚内失恋的寂寥,她也诚恳推荐:

“请来体验婚姻中的时空穿梭,为自己与伴侣开启一个思考的空间。”

你会喜欢:邓惠文专文|分手后还能不能当朋友?旧情人给予的温柔,是一种“喂毒式的温柔”

如何改善不愿失去的关系?

如果已产生婚内失恋的感受,但又不愿放弃这段关系,该怎么着手改善呢?邓惠文说:“婚内失恋者最常问的是,‘如何赢回他的心?’”

在进行心理治疗时,很容易发现他们不太谈论自己,而是把焦点放在对方身上,要经过很长的努力才能让婚内失恋者将关注拉回自身,但接着又会发现自己仍会因为伴侣的行为失落,察觉此事后又对自己感到失望。

她强调,努力却得不到想要的回应,难免恼怒,但若视为准离婚状态过自己的生活,又容易怀疑自己是否太轻易放弃,在这样的自我质疑中,需要深入的心理探索以及诚实的自我观察,甚至要做很多实验,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独特的平衡点。

至于是否继续努力修复关系,首先可以试着评估自己与伴侣的互动,比如表达一些对关系的感受和期许,看看对方的回应,但因每桩婚内失恋都有它独特的成因,对方不一定会愿意给予预期内的回应,只能靠尝试才能知道对方反应。

若回应好的话,就能尝试慢慢深入沟通;若回应不好,也许可以试着检视,是否在表达感受时落入一些心理陷阱,让对方感到不快,表达感受和期待,也有几个简单但有效的基本原则:坦承需要、避免指责、不谈道义与责任。


图片|巨宸制作 提供

1. 坦承需要

明明渴求被爱,说出来的话却是:“又不回来吃饭?你把家里当旅馆吗?”、“你有没有关心过我吃什么?”无法说出对爱的需求,防备性强、带着刺与敌意的话语把人推得更远。

试图与冷淡的伴侣沟通时,唯有直接说出:“请关注我,我需要你的爱。”才有可能跟对方重启连结。

2. 避免指责

搬出很多大道理,例如:“你可以讨厌我,但不能用这种态度对待家人”,或是“我做错了什么吗?如果我是一个尽责的伴侣,你也应该尽你的本分”

这些指控的话语背后,其实是自我怀疑、被伤害的自尊,以及被抛弃的恐惧,也容易导致伴侣的抗拒。

沟通的时候务必坦承自己的期望,期望需要以个人的方式表达,像是“我很怀念以前跟你一起逛街、看电影,我想要再一起跟你逛街、看电影”,以“这不是你非做不可的,也没有人规定这样做才对,但我是这样期待、邀请你”的态度,表达自己真正的心意。

同场加映:“在一起越久,两个人的心越远?”邓惠文:学会欣赏两个人创造的婚姻

3. 不谈道义与责任

有些伴侣长期陷在恶性循环中,互相攻击与反击的结果,两人的互动会到了一般人难以置信的残酷的程度。

在这种阶段,如果想要开始沟通,必须能够精准地描述对方做了什么过分的事,但这种描述,重点在于标示自己承受的底线,而不是说教。

举例来说,明明在同个地方上班,丈夫却对太太说:“我不想跟妳一起吃午餐。”如果已是长期问题,严重影响太太的情绪,太太应该找个机会清楚地表达:“你拒绝我一起去吃午餐的口气,好像我是个讨厌的人,这非常困扰我,我不知该如何与你相处。”

邓惠文说,大部分的案例都说,在这样表达后,对方会变得比较合理或尊重一点。倘若对方心里的确打结,有意表现敌意,那么再也没有比指出“你的敌意我感受到了”更有意义的沟通了。

挑衅的行为被客观地指出,双方才可能进一步沟通“为什么要这样”以及“接下来我们该如何相处”。

如果经过多方努力,仍在婚姻或关系中失恋,回到独自生活的状态,邓惠文也建议:“认识自己的内心需求,疗愈成长过去的创伤。”

毕竟多数人谈感情都在谈真爱何处寻、如何辨识对方是否为真爱,这些谈来容易,但是两个人能在一起生活,才是真正的考验,“在关系里面,你常会发现你不是他的真爱,他也不是你的真爱,反正就不是那种‘理想中的真爱’,可是你们要真正地爱,真正过有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