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常常觉得怎么休息都不够,身心灵依旧疲惫的话,也许你有“慢性疲劳症候群”!如果有的话也没关系,除了就医,生活上有这些步骤,可以改善或预防慢性疲劳症候群。

什么是慢性疲劳症候群?我也可能有吗?

长期为疲劳倦怠所苦,却又无法找出真正原因,美国医界在 1988 年已将这样的情况定义为慢性疲劳症候群(Chronic Fatigue Syndrome,简称 CFS)。

那要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可能有慢性疲劳症候群?

医师建议,可先参考美国疾病管制局在 1996 所修定的诊断准则

主要诊断条件:

  • 一种持续且逐渐发展出来的疲惫感,持续 6 个月以上,无法因休息而缓解。
  • 疲劳的严重程度,使日常活动力降到正常状态的一半以下。
  • 没有合并其他可以解释疲劳原因的慢性疾病,如癌症、自体免疫疾病或慢性感染等。

次要诊断条件,8 项中符合其中 4 项:

  • 轻度的发热或怕冷
  • 喉咙痛或有异物感
  • 颈部或腋下有疼痛的淋巴结
  • 无法解释的全身肌肉无力
  • 头痛 、肌肉疼痛
  • 在一般性活动后有长时间,超过 24 小时的疲累
  • 有转移性、没有发炎反应的关节痛
  • 认知功能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如睡眠障碍(失眠或睡太多)、注意力无法集中、健忘、情绪忧虑、躁动敏感、易怒等


图片|Photo by hanpen on PIXTA

哪些人容易有慢性疲劳症候群?

慢性疲劳症候群是由于长期工作、生活紧张,以及情绪、精神处于过度压力及超负荷状态,所产生的一系列身心疾病及症状。

一般多发生在上班族,而且女性的发生率较男性高,以 25-45 岁的女性较多。美国过去有研究显示,一般民众的盛行率为千分之一至三。

医师也表示,慢性疲劳的好发群族大致有 3 个特征:

  1. 处于压力大的行业,因为压力容易使自律神经系统不平衡,导致免疫力下降。
  2. 女性荷尔蒙分泌减少的停经后妇女。
  3. 营养摄取不均及抗氧化维生素缺乏的外食族。

你会喜欢:“疗伤没有特效药”给想修复自我的人:七个身心灵课程指南

觉得自己有慢性疲劳状况,应该看哪一科?

建议可先找家医科或身心科,详细告诉医生自己的症状,做全面性诊断。

目前的医学还无法找到造成慢性疲劳症候群的确切原因,有的认为是病毒感染损伤脑部,有的认为是基因突变伤害了神经系统,有些则主张是和免疫系统的改变有关。

陈欣湄也提醒,出现慢性疲劳类似症状的人比例虽高,但不代表真的都是“慢性疲劳症候群”所引起,举凡像是睡眠不足,或是有贫血、甲状腺低下等问题的人都有可能发生,建议大家还是要先就医诊断,不要自行推测、寻求偏方。

此外,造成慢性疲劳的原因有时也不只一个,所以目前较难有直接、特定的治疗方式,只能透用各别药物来纾缓各种症状,例如使用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治疗头痛、肌肉痛或发烧;如果有忧郁症状,则是用镇静作用较低的抗忧郁症药物等等。

再加上一些支持性的疗法,如:运动、休息、心理谘商、冥想等辅助治疗。


图片|Photo by ipopba on PIXTA

推荐阅读:“早知道就该那样⋯⋯”5 个放过自己的冥想练习:关注自己、接纳情绪

除了就医,生活上可以如何改善或预防慢性疲劳症候群?

改变生活型态,让紧张压力和纾缓休息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点,是最根本有效的良方。医师建议以下几点:

1. 充足睡眠和良好睡眠品质

除了睡饱更要睡好,陈欣湄说,很多人的慢性疲劳问题,其实都只是源自没睡饱或睡眠品质差;如果真的是工作繁忙、容易睡眠不足的人,也建议最好能每天固定在同一时间小憩,且不要超过半小时,效果较好。

2. 饮食均衡、多摄取帮助降发炎的食物

除了饮食均衡,少吃精致、高糖、多盐的食物,医师也建议,平常可多补充有助降低身体发炎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矿物质)、鱼肉、白肉等。需要时也可以服用一些综合维他命。

3. 泡澡

泡澡有助放松,加强代谢、恢复体力,建议水温 38-39 度,一次 20-30 分就好,太久也会疲劳。

4. 运动是最好的减压方法 

不论工作再忙,一定要抽出时间运动,适度的运动不但不会累,反而会提升体能,且运动也会让大脑分泌脑内啡(endorphin),可以使心情变好。

5. 延长生活空白时段,减少急躁

如果你习惯用很急迫躁进的方式过每一天,试着做些改变, 例如早起半小时,吃完早餐再出门上班;或是下班提前一站下车,放松散步回家等等。每天增加一点空白的悠闲时光,日积月累下来会让紧绷的生活模式产生质变。

6. 做冥想、瑜珈

陈欣湄说,运动辅助治疗,其实也包含冥想、瑜珈、正念呼吸等较静态的方式,能帮助减轻压力,使身心平衡。

慢性疲劳症候群会复发吗?

有可能。有时候慢性疲劳症候群会出现一种“循环”,觉得很累、突然恢复、一段时间之后更累、再度恢复,恢复的时候症状几乎会消失,但复发的时候感觉更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