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自我觉察,觉察到现在自己的哪个部分,是由于童年创伤而来;然后审视那些伤口,就有机会勇敢地修复自己。

“小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有私密的情绪感受,童年的创伤会影响至成人阶段”这种重视小孩子心理的社会教养观念,其实是随着心理学的普及而诞生的,即不过是近一百年的事。

这使得今天心理工作者可能会跟家长或老师说:“我认为您的小孩生病了”──这是一件小孩常常不自知,而长辈也往往不觉察的紧要事!

案例一:不论几岁,也有难言的伤痛

一位天资聪敏的国小六年级的十二岁女孩,最近在学校变得紧张兮兮,晚上也会像小孩子那样尿床。这一切的发生在她的心理治疗师 Winnicott 眼中是浅显易见的[1],但女孩的父母和老师彷佛毫无概念:她深爱着前阵子因病去世的弟弟,她正在跟难言的伤感博斗。

这个案例是这样的,女孩的弟弟一开始只是发烧住院,但后来病情急转直下,各种并发症都冒出来。他承受的苦楚越来越多,直至因综合结核病而去世,她和父母在哀伤中又同时为弟弟终于从苦海中解脱感到松一口气。

女孩自己未感到剧烈的悲伤,父母也未曾觉察到女儿表现过于悲伤,但悲伤就是在她心里。


图片|Photo by scones on PIXTA

因此当 Winnicott 出其不意的问她:“你十分喜欢弟弟吧!”她便失控般声泪俱下。在治疗中得到情绪的指认与宣泄后,女孩的学校表现便恢复正常,尿床的情况也消失了。

看不见的儿童情绪不代表它不存在,儿童自己感觉不到的情绪也不代表它已经得到处理。许多实在影响与改变了小孩行为或情绪的失落与创伤,往往因为父母和老师无法把因果兜起来,才被带到心理治疗室之中。

可以说,受症状所苦的个案,其实是等待着一个人能够为他(她)去发现就在他内心深处的某个情绪,为它命名,为它的起源作连结,告诉他“我懂你因为什么而受苦”。

我的一位成人个案亦然,我永远记得那一天,三十多岁的她跟我说着她的成长故事,我本能般告诉她我所感受到她身上的难言之苦,她便一如上文的小女孩般饮泣如雨,却从中获得某种被理解、自我理解的满足。

同场加映:谘商心理师:垃圾需要分类,你听心事也该有所选择

案例二:小孩康复了,父母开始病了

另一位个案是十岁的小女孩艾密莉(Emily),她被父母带来治疗是因为她出现尿床,还把一条脏掉的裤子冲到学校的马桶,弄得厕所大堵塞。大家都不懂她怎么了!

艾密莉的父母说,比她大两岁的哥哥是个模范小孩,但她却不显眼又笨拙,常常把环境弄脏乱。父母以为她有学习障碍(dyslexia)之类的问题,但心理测验下来,艾密莉却有着平均以上的智力。

精神分析师 Grosz 记得艾密莉被带到诊所的第一天,父亲和哥哥都打扮得十分得体,唯独艾密莉的头发没梳理、流着没擦拭的鼻涕、穿着邋遢。

在心理治疗中,Grosz 发现艾密莉其实对小她九岁的弟弟的出生有很多感受,因为自从弟弟出生后,父母的关注便从她身上完全挪开──妈妈不再为她准备牙刷,爸爸不再为她念睡前故事。

艾密莉的问题行为是源于她“不再是小孩”的失落,她的尿床其实是潜意识地想被父母重新像对待婴儿般照顾,如同弟弟现在所得到的福利。

不消几个月,艾密莉的问题有所改善,父母便决定中止谘商。Grosz 认为治疗需要继续,但她的父母坚持不。只是四天后,他们便把艾密莉带回来,说她的问题又出现了。

不意外地,每次情况好转,艾密莉的父母都会执意中止谘商,然后再把她送回来,这样来来回回不下三次──类似的事件在心理治疗工作中是多常见啊!

经过一年的治疗,Grosz、艾密莉和她的父母都同意谘商可以告一段落。重点是艾密莉已经是一个头发绑得好看,学校表现不错的女孩。

有趣的是,诊所的柜台人员告诉 Grosz,每当艾密莉的情况因谘商而好转,她家人的外表看起来就越杂乱越邋遢:“每当小孩变好,他们的家庭也会改变”。

Grosz 总结说[2],艾密莉的父母无意识地对她不期不待(把内在不想要的邋遢特质投射在女儿身上)而带来更多的伤害,艾密莉的好转则是因为她能够去抵抗这个被父母分配的邋遢角色。换言之,父母默默地使艾密莉成为这个家的问题垃圾桶,从而转移和处理掉了自身的部份。

果然,在最后一次谘商中,Grosz 听到夫妻二人的关系随艾密莉的好转而变得不和──也许他们需要婚姻治疗?!

延伸阅读:“常吵架,会影响感情吗?”谘商师:比较幸福的伴侣,争吵时也保有这些习惯

小孩的心,比你我复杂,才教我们必须细听

“谁又曾设想过,如此繁多而复杂的事,在一个小女孩的心中打转着?”(Who would ever think that so much can go on in the soul of a young girl?)知名心理学家 Anna Freud 在她的日记中这样写着。而这日记是她在 13 岁生日时,她父亲佛洛伊德送上的礼物。

是的,小孩的心其实早有着种种情绪、想法、感受,它往往被大人简化或忽略,却实在地比你我所想都要复杂。

在临床案例中,不只可以看见小孩子的问题行为(症状)可能源自内心难以名之的情感状态,也可能以一种迂回的潜意识路径,反映着家庭中其他成员的问题。

因此,作为学校老师的您,必须在学生问题面前多加思考事情的来龙去脉;作为父母的您,也应该多关注小孩的内心感受,多跟他们聊聊家庭变动的影响;作为曾经是孩子的您,愿您在受伤过后,重视自己难言的感受,并能找到懂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