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师看忧郁症,我们都需要用更多同理心去对待每一颗脆弱的心。

文|周慕姿 谘商心理师

忧郁症,是因为不知足?

忧郁倾向或忧郁症成因相当复杂,或可说是素质(体质)、压力、环境的各种影响,但有时我会偏向这么看待:就像是有些人是过敏体质、或是容易气喘、痛风、高血压、甲状腺亢进或低下⋯⋯

大多有这种体质的人,不一定马上会出现症状,但或许因为生活环境或过度、长期的压力影响,症状才会出现。

但若是一般的生理疾病,例如过敏,当症状出现时,我们的反应,通常不会是跟自己说:“我怎么可以因为这样过敏?我一定要训练自己再也不会过敏!”而去碰一堆过敏原,对吧?

一般,通常会按照医师指示,多休息、吃抗组织胺、避开过敏原。

只是矛盾的是,在面对忧郁情绪或症状时,明明是类似的情况,但我们却有可能反过来会这样要求自己:“不可以抗压性这么低”,甚至要求自己应该要能够克服自己的“过敏原”。

推荐阅读:“每一次发病,都要花两倍力气面对生活”一个忧郁症患者的自白

在我的实务工作中,观察“忧郁症与抗压性”的关系,我注意到:“很多时候,忧郁症不是因为抗压性低,反而是因为太努力了。”

比任何人都希望自己会好起来

比任何人都希望自己可以赶快振作

比任何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再撑下去

只是,当你陷入忧郁时,几乎可以说是:你的心遇到了很多压力与打击,他已经伤痕累累、好累好累了。但你却还不允许他脆弱、不允许他休息。我很喜欢举这个例子:如果你脚受伤,需要包石膏,医师说你需要休养一个月,你会不会要求自己这一个月要赶快好起来,甚至拖着受伤的脚去跑百米赛跑或参加铁人三项?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答案是:不会。

但很奇妙的是,我们却会要求遭受许多挫折、非常疲累的心“赶快好起来”、“赶快振作起来”,这不是很奇怪吗?

甚至,身边的人,也会这样要求我们。

只是因为心里的伤、心里的疲累,是没办法被看到的。

请不要把自己撑到“快不行”!


图片|来源

觉得累的时候,请就让自己休息。觉得受挫,就好好沮丧难过。觉得忧郁,那就忧郁吧!

因为,很多时候,忧郁不是击垮我们的情绪,而“觉得自己怎么可以忧郁这么久,真是没用、真是讨厌自己”的自责与羞愧,才是压垮我们的最后一根稻草。当你能够好好感受自己的情绪,对自己没有任何批评,你才可以允许自己休息;而足够的休息与放松,总是让我们才有能力看到自己还有其他的门、有其他选择。

“不用努力好起来,心累了,就请好好休息吧!”

另外,忧郁症除了造成自身的痛苦外,还会造成一个常见的困难:那就是他人的不谅解、甚至污名化。

在忧郁症发生时,症状本身令我们痛苦不堪,它让我们感觉自己瘫痪,什么事都做不了;但第二层更大的痛苦是,对于这样瘫痪的自己,我们自身与他人,可能都无法忍耐或理解,而希望自己能够“振作一点”,或是说出“会忧郁症就是你抗压性太低、不知足、过太爽⋯⋯”

这却也是第二种、让我们更深沈无力的困难。

当你忧郁时,辨识出你的“过敏原”(容易让你忧郁的因子),练习避开过敏原;或是出现过敏原时,找到一些你可以怎么应对(多休息、运动、让自己停机一下)的方法。练习理解、接受自己“就在这个状态里”而没有评价与责备,就是对自己最大的支持与帮助。

而对忧郁症、心理相关困扰有更多的理解,不再污名化、刻板印象,甚至歧视,是社会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彼此提醒、并深自警惕的,极为重要的事。

推荐阅读:被情绪绑架!忧郁症不是无病呻吟,而是生理疾病

没有人该因此受伤。

若你受伤了,请给自己,大大大大的拥抱。请相信:你身边仍有支持的力量与声音。也跟大家分享这个“小郁乱入”的网站。

补充:

有朋友提到我是否在回应某名人的发言。应该说,他的发言让我深有所感,有这样想法的人可能并不只有他;为避免猎巫,我不将特定人士的发言写出,希望大家可以更聚焦于不要带着歧视、刻板印象地看有情绪困扰、或身陷心理疾病漩涡的彼此。

因为那些人都是我们所爱的人,而我们自身也有可能会因为创伤或压力事件身陷情绪低谷而无法走出。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台湾一直一直在进步着,希望在台湾的每一个人,有一天,可以不用因为怕被贴标签而不敢去看心理疾病或困扰、不用因为情绪低落而被说太软弱或抗压性低.....

可以不用因为心受伤了,而被别人再度刺伤:“你就是太软弱了才会受伤。”

因为,这世界上,真的有坚强与勇敢也无法克服的困难与无能为力:创伤、性格特质与环境因素。

可以持续努力,但仍会有努力到很想放弃跟休息的时候。

身为心理从业人员,我们可能可以再努力一点点,再加油一点点。

然后,希望有一天,台湾不会再有这样的发言。

真心希望我们台湾可以努力,提醒彼此,将对忧郁症、心理疾患情绪困扰等污名化、歧视或标签给去掉,让大家能够成为彼此支持的力量,而非伤害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