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边缘”只是个人主观感受。有些人看似身处团体中央,内心却可能感觉与人群疏离、不自在。那么,要怎么摆脱这种负面感受呢?

文|胡展诰 谘商心理师

你、我都可能是边缘人──边缘人,跟你想像的不太一样

提到“边缘人”这个名词,有两个人很快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第一位是我的学生阿棋,他是国中二年级的男生,体型圆滚滚、个头不高,课业成绩不甚理想,个性还有些吊儿郎当。他在学校总是独来独往,没有特别隶属于哪一个团体。导师起初有些担心他是否遭到霸凌或排挤,但是每一次找他来办公室关心,他都耸耸肩、一脸无所谓地回答:“还好吧?我觉得没差。”

后来我在脸书上发现,他对乐器充满兴趣,从小就自学爵士鼓、吉他、钢琴、古筝,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观赏各种艺术表演,甚至数次独自到国外参加音乐比赛。

某一次上课,我邀请阿棋上台分享他的音乐自学之旅。没想到他老兄一张投影片都没有做、好整以暇地倚靠在讲台边,用一个个旅行的故事紧紧扣住全班同学的注意力。直到下课钟声响起,同学还是意犹未尽地要他继续分享故事。

另一位则是结识多年的好友 Peter,顶着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的高材生。

求学的过程中,优异的成绩经常让他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同学、家长、老师,没有人不知道学校有这么一号近乎天才的人物。博士班才毕业,他就获得国内一家金融公司重金礼聘回国工作。如果要用一个通俗的形容词来形容他,大概就是“人生胜利组”。

我曾经造访 Peter 在内湖购置的豪宅,偌大的房子空空荡荡,除了必要的几样家具外,什么东西都没有。他说,反正待在公司的时间比住在家里久,而且也没什么人会来作客。

从小他就很独立,不太需要大人操心,老师与家长总是把他拿来当作孩子学习的榜样、同学则是争先恐后请教他难以解开的数学难题。久而久之,除了课业与工作之外,他也找不到其他与人互动的交集。他独自到国外念研究所、生活,并且学会用工作填补生活的空白。

“以前大家只是问我课业和工作。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爸妈突然开始要我多去认识朋友,要注意好的对象⋯⋯”Peter 苦笑:“我早就忘记怎么交朋友了。”

看完这两人的故事之后,你认为谁比较像是边缘人?

发生了什么事?心理师这么说──

“我从来不说话,因为我害怕没有人回答;我从来不挣扎,因为我知道这世界太大⋯⋯”──〈让我留在你身边〉,陈奕迅

“边缘”是个人主观的感受

让我们将世界想像成一个大圆圈,大多数人都住在圆圈里面,他们之间的互动很频繁,拥有相近的信念与价值观、用类似的模式过生活,这是我们认为的“一般人”;而在圆圈的边缘,甚至在圆圈之外,还有少数的小点点独自活动着,他们的价值观不同于圆圈内的人、较少与别人互动,大家对他们的了解可能也不多,这些少数人往往会被我们贴上“边缘人”的标签。

如果依照这种标准来看,阿棋应该会被归类到边缘人,而 Peter 当然是住在圆圈正中央的焦点人物。

但实际上,他们两人内心的幸福感与归属感却是大相迳庭。

一个看似身处团体中央,人际互动密切的人,内心却可能感觉与人群疏离、不自在,并且难以从人际关系中获得归属感;相对地,有些人虽然朋友不多,却能从少数的互动中获得充实、满足的感受,他能享受独处的时光,也能轻松地选择要与谁相处,以及与他人互动的方式。

延伸阅读:因为读懂,所以宁愿一人:那些孤独的人,其实最能看穿社交关系

所以,边缘人其实是一种个人主观的心理感受,而不是客观的表面现象。


图片|来源

边缘人的特征

边缘人有三种主要特征:

1. 内心经常觉得与人群疏远,与他人互动时觉得不自在,也无法从人际互动中获得归属感与意义感的正向经验。

2. 总觉得别人不理解自己,并且也不太理解别人到底在想什么。对人际互动抱持负向的想像与预期,深信人际关系充满危险。

3. 边缘人虽然内心孤独,却又害怕走进人群。

他们或许是在过往的人际互动中遭遇负面经验,因为害怕再次受伤,也担心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因而深信自己无法拥有正向的人际关系。也因为长时间使用负向的视框来解读他人与自己,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无助的感觉,并且对人际关系失去希望与热情。

摆脱边缘人的真正目的

这本书的目的当然是要带着你摆脱边缘人的行列。

但是请你放心:摆脱边缘人,不是要逼迫自己建立庞大复杂的人际关系,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耗费在人际互动,让自己成为团体当中的焦点人物⋯⋯绝对不是这样的。

摆脱边缘人的目的在于帮助你:

1. 了解自己的人际需求,帮助自己调整人际互动模式。

2. 能够自在地与人群互动,也可以安心地选择独处。

3. 获得有效的人际互动技巧,提升对自己与他人的理解,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和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