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与父母间的依附关系,将影响他们长大以后对待伴侣的方式。从心智、信任感到挫折忍受度等,其实从婴幼儿时期开始,便是培养的关键。

心理学家发现,原来在婴幼儿时期,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依附关系好或不好,会直接影响儿童的心智发展、自信心、挫折忍受度,以及多年后的恋爱与婚姻幸福。也就是说,如果你不希望孩子在二十年后变成恐怖情人,现在、此时、此刻,就要开始与宝宝建立安全的依附关系。


图片|来源

依附理论的萌芽

依附理论的始祖,是上个世纪着名的发展心理学家约翰.鲍比(John Bowlby)。鲍比在一九四○年代,辅导了一群犯罪的少年,他发现这些孩子不仅喜欢偷东西,而且对任何人都不信任,人际互动也非常冷漠。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访谈了其中四十四位孩子,得知这些孩子的童年,大多是与母亲分开,甚至是被遗弃,于是他将这些访视内容,整理成一篇报告,名为〈四十四个少年小偷:他们的性格,以及家庭生活〉(Forty-four juvenile thieves: Their characters and home life)。在这一篇早期的研究中,鲍比提出现代依附理论的雏形:“童年时期亲子依附关系的好坏,会影响未来的性格与人际互动。”

这观念在现代人听来,似乎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发现,但在那个行为主义当道的年代,却是划时代的新学说,还遭到许多心理学家的讪笑。正如我上一篇提到的历史渊源,当时婴幼儿时期的亲子关系,并不被专家重视,医生教导妈妈,早点训练宝宝自己睡觉,不要抱也不要摇,上学后最好统统进住宿学校,这样才能砥砺出独立、自主的坚强人格,这是二十世纪初育儿的主流思想。

鲍比反对这样的做法。在他的观察中,从婴儿时期一直到儿童期,孩子与母亲(或其他可依附的家人,比如:父亲、祖父母等)如果能建立一个温暖、亲密且长久的关系,对大脑的所有发展都有益处。同理,如果照顾者长时间与婴儿分离,再次见面时,婴儿表现出的生气、愤怒,甚至对照顾者拳打脚踢的行为,正代表了他因为分离焦虑,由爱生恨的情绪发泄。

“分离焦虑(separation anxiety)”一词,现代父母皆耳熟能详,其实就是来自鲍比一九五九年的同名学术论文。

依附关系分成三类型

约翰.鲍比是依附理论的鼻祖,而将依附理论发扬光大的第二把交椅,是他的学生玛丽.安斯沃思(Mary Ainsworth)。一九五三年间,因为丈夫被外派到乌干达工作,安斯沃思嫁鸡随鸡,跟着丈夫远赴东非乌干达的坎帕拉。

由于在当地闲着也是闲着,个性积极的安斯沃思决定就地取材,跟身边的乌干达妈妈们搏感情,观察非洲妈妈的育儿方法。她每两周拜访同一个家庭,长达九个月的时间,一共收集了二十六个家庭的母婴相处模式。经过归纳整理,安斯沃思提出了母婴关系中,重要的三种依附型态:安全依附型、焦虑依附型、逃避依附型。

在安斯沃思设计的“陌生情境(strange situation)”实验中,可初步分出这三种依附型态的婴儿气质,如果你家宝宝年龄刚好在一至一岁半左右,也可以自己试试看。

这些被观察的婴儿待在房间里,安斯沃思请主要照顾者暂时离开,由陌生人照顾几分钟,然后这位主要照顾者(通常是妈妈)再度出现,藉由婴儿的反应,判断他是属于哪一种依附型态(图 13.1)。

看完这三种分类之后,我相信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是安全依附型的宝宝。在安斯沃思的研究中就发现,出生前三个月较常被拥抱的婴儿,反而在一岁时较不黏人,而且更容易建立母婴的“安全依附型”关系。另外,享受于亲喂母乳的妈妈(请注意,重点是“享受”而非“被迫”),也比较容易带出安全依附型的婴儿。

当初安斯沃思的分类是安全依附、不安全依附、尚未依附,日后才演变为目前常用的三个名词。后续的心理学家,归类出第四种依附关系:“混乱依附型人格”,这些人最为悲惨,童年时爱他的家人,却也是鞭打他、伤害他最深的人,以致他们会像飞蛾扑火一般,错乱的无法分辨被爱与痛苦。这类人格最容易被困在家暴中无法自拔,或是反过来成为施暴者。

图 13.1

安斯沃思的三种依附型态

除了时常被拥抱、亲喂母乳之外,妈妈若在婴儿三个月之前,不设下太多规矩,愿意多认识婴儿,多猜他在想什么,尽力去回应宝宝,那么到了一岁的时候,婴儿就会较少哭闹,有较多表情、较多手势,也发出较多的声音。

总而言之,养出安全依附型宝宝的关键,就是将母婴关系的主体由“母亲”移到“婴儿”。妈妈愿意用心去聆听宝宝的心声,并且回应他的需求,母婴之间就能建立良好的默契。有了安全依附关系之后,孩子在安全感中成长,情绪才会更稳定,人际关系也更良好。

啪!依附关系研究所得到的结论,狠狠赏了行为主义派学者一个巴掌。

妈妈怎么对待我,我就怎么对待伴侣

不只如此,婴儿时期亲子的依附关系,还会进一步影响孩子长大后,谈恋爱时的亲密关系。心理学家发现,童年时期被定型为焦虑型依附或逃避依附型的孩子,成年后也会用类似方式对待自己的伴侣与婴儿。康乃尔大学的教授哈姗(Cindy Hazan)与加州大学的教授沙弗(Phillip Shaver),比照三种婴儿依附关系,对应到恋爱的男女关系,发现竟然有高度相关(表 13.1)。为什么婴幼儿时期的依附关系,可以影响人如此深远?背后的原因,其实不难理解。

一个脆弱的初生婴儿,一天之中要发出很多次生理或心理需求讯号,包括我饿了、我累了、我害怕、我会痛等。但婴儿不会说话,必须由照顾者主动回应,猜猜看婴儿在想什么,进而解决他的困扰。反覆执行多次之后,婴儿大脑就会产生被爱与接纳的安全感,慢慢进入潜意识,大脑就套上一层“抗压保护伞”。未来人生中,这个人就算遇到感情的波折,在这层保护伞之下,压力荷尔蒙的分泌也不至于太高,大脑就可保持理智,不会做出伤害他人或自己的事。

表13.1

婴儿期依附型态与爱情依附行为的关联

而焦虑依附型或逃避依附型的婴儿,虽然也同样发出需求讯号,照顾者却为了“训练”的缘故,刻意忽略或否决。这种无助感,让婴儿大脑无法得到满足的回馈,久而久之,他对分离产生强烈的焦虑与不安全感,变成婴儿版的“恐怖情人”,或是走向另一个极端,干脆放弃被回应的期待,成为亲密关系中的“逃避者”。

“恋爱”的本质是什么?青少年为何会想要谈恋爱?其实就是在和父母分开的过程中,寻找一个新的亲密关系。而我们人生中第一个亲密关系,就是和父母之间建立的亲情,如此关键的亲密之旅,若因失败而走向焦虑依附型或逃避依附型,将来就有很高的比例,继续错误的投射在男朋友/女朋友、丈夫/妻子,以及自己的下一代。

除了伤害他人的恐怖情人外,青少年自伤行为也同样令家长心疼。根据这几年先进国家的统计,青少年自伤行为逐年增加,包括了用刀片割伤皮肤、拔毛、自己打自己等。曾有自伤行为的青少年,容易罹患药物滥用、酗酒等成瘾疾病(比平均高出三十四倍),自杀率也提高了十七倍。

自伤行为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人想利用身体的痛楚,对抗更难忍受的心理痛苦。为什么青少年自伤行为比例愈来愈高?有些人会归咎于媒体的渲染、课业压力太大、人际关系挫折、受挫力下降……但其实这一切问题真正的源头,同样是来自于儿童时期不安全的依附关系。

二○一三年,海德堡大学在《精神医学研究》(Psychiatry Research)发表研究,指出曾被父亲家暴的孩子,青少年自伤行为会增加二.四倍;若母亲对孩子表现出厌恶感,则可增加到七.八倍!似乎在依附关系的建立上,妈妈比爸爸还更具影响力。另一项丹麦横跨十五年的研究也显示,父母离异会增加二至五倍的自伤行为,影响力可达十五年之久,甚至延迟到成年之后。

有条件的爱,就是不安全依附关系的开始

建立婴儿时期的安全依附感很重要,而学龄前儿童的父母也要提醒自己,若让孩子认为父母是“有条件的爱自己”,也会形成不安全依附关系。

我有一位妈妈朋友,她很苦恼的跟我分享自己三岁的孩子,上幼儿园已经三个月了,但每天早上到了校门口,还是哭哭啼啼的,总要反覆确认:“妈妈妳会来接我吗?妳会第一个来接我吗?”即使妈妈再三保证,他依然面露恐惧,不肯放开妈妈的手。

经过长期的观察,我发现孩子的妈有一个说话的坏习惯,就是一天要无数次的将孩子的好行为,当作交换条件来回应他的需求。比如说,她常常谆谆告诫小孩:“如果你现在乖乖听话,我才给你抱抱。如果你吃完饭,我才带你回家。如果你想要A,就必须做好B……。”长期下来,小孩的内心永远不敢确定:“今天我的表现够好吗?能够让妈妈准时来接我放学吗?”他总是担心妈妈不会再出现。所以每天上学,都必须上演十八相送,但明明在学校,玩得非常开心。

再举一个例子。有一位孩子名叫小安,有一天他坐在餐桌上掉泪,因为妈妈说没吃完青菜不准下桌。母女僵持了一个小时后,妈妈说:“算了,不吃就收起来!”小安听了不仅没有破涕为笑,反而更加放声大哭,叫喊着:“我吃得完!妳不可以收!”妈妈一头雾水,现在孩子是在演哪一出?

我来翻译一下小安内心的 OS:她其实知道“只要吃完青菜,就能讨好妈妈”,但她的身体,却痛恨青菜到了极点,一口也难以下咽。小安希望得到妈妈的爱,但是这份爱,却必须“先接受痛苦”才能得到,这矛盾让她呆坐在餐桌上,不知该如何解决。当妈妈说要收走青菜时,她惊觉妈妈可能要把“爱”收回去,所以放声大哭,希望妈妈把青菜留下来。这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上述这些场景,虽然大人无心,但是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这种有条件式的爱,就是不安全依附关系的来源。根据统计,拥有安全依附关系的人口,大约是六○%。当然,并非所有亲密关系问题,统统都要归咎于童年时的阴影。也许过去的亲子关系不尽完美,但在未来人生路上若幸运遇上对的人,比如说一场美好的恋爱,或许就有机会扭转亲密关系的面貌。

但父母们可以想一想,为什么要将下一代亲密关系的主导权,交给未来的其他人呢?孩子目前就住在家里,和我们每天朝夕相处,而他们的感情与婚姻幸福,此时此刻正掌握在我们的手里。父母们不能再忽视孩子对依附关系的需求,而且事不宜迟,从婴幼儿时期就要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