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看影集《使女的故事》,当强暴被合理化,女人成了行走的子宫,反思女性的子宫自主权议题。

今年 9 月的美国艾美奖 Emmy Awards 出现了一匹黑马,《使女的故事》击败了大家一片看好的 Netflix 推出的《怪奇物语》Stranger Things 与 HBO 的《西方极乐园》Westworld,夺下了最佳剧情类影集, 剧情类最佳女主角, 剧情类最佳女配角等五大奖项。

使女的故事由加拿大女性作家玛格丽特・爱特伍 Margaret Atwood 所着作的反乌托邦小说(Dystopia),与其他经典的反乌托邦小说一样,《使女的故事》有着一个架空的世界观,一个极权统治且封闭的国家政权。国家中充斥着监视者,凝视观察着书中所有角色,一有风吹草动这些角色就有着“被消失”的危险。而反乌托邦小说就是在描写生活在这样体制下人物对国家体制与国家机器的反抗。


图片|来源

当女人成为会行走的子宫

虽说反乌托邦小说架空的世界观对生活在现代化社会的读者有些陌生。《使女的故事》却十分贴近读者生活的时代。讲述着现代美国高度资本主义化后,因为环境污染及不明原因,女性逐渐无法生育,只剩下部分女性可以健康产下下一代。奉行基督教旧约圣经的反抗分子藉此兴起,在各地发起武装革命掌管美国,迅速成立了“基列国” (Gilead)。为解决不孕新生儿人口减少的问题, 基利国将国内有生育能力的女性抓起来送至红色感化中心 Red Center 进行使女训练,也就是思想改造。之后每个使女会分配到不同大主教 Commander 也就是国家最高掌权者家中生活,这个新生的职业工作内容,就是为大主教家中产下婴儿。

推荐阅读:中国孕妇跳楼的反思:别让女人的子宫,成为香火悲剧

拉结说,有我的使女比拉在这里,你可以与她同房,使她生孩子在我膝下,我便靠她也得孩子。——〈圣经创世纪,第三十章一~三节〉


图片来源|THE SUN, A NEWS UKCOMPANY

每个月使女排卵日到来时会与大主教进行“做人仪式”。剧中称之为 Ceremony,使女将躺在主教夫人双腿中间,再由大主教扳开使女的双腿强行进入,整个仪式途中三个人的眼神没有任何交流,成为一个诡异且尴尬的光景,史上最吊诡的三人行。这不就是打着宗教旗帜的强暴行为?使女们回想起仪式的内容总是眉头一皱。“仪式”不也恰巧呼应了现代人当性没有了爱,就等于为了生产的僵化例行公事吗?

剧中藉由女主角回忆,穿插了自由美国与现今生活(基利国)的对比,看起来格外讽刺。女主角 June 曾是跟你我一样的独立自主的女性,喜欢阅读、运动,热爱工作,享受生活。她勇于追爱,不在乎对方肤色,是否已婚,她认为爱上就是爱上了。在基列国中她完美的家庭被打碎重组了,而在这个国度中家庭实质意义已消逝,只有国家是真实存在的。

推荐阅读:致精神高潮!女影策展人:女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女性狂热

当所有人都习惯后就没有不合理这件事情。

基利国中形成明显的阶级制度,且每个阶级只能穿着同款制服与同一颜色。

大主教,多数身着黑灰色套装;主教夫人,蓝绿色裙装;使女,鲜红色斗篷与连身裙装;红色感化中心的嬷嬷,咖啡色;监视者,黑色。


文艺复兴三杰 Raphael-Small Cowper Madonna

使女穿着红色服饰,自古以来象征了生命、鲜血、革命等意涵。古典绘画中圣母也多身着红色或是天蓝色长袍,使女能够诞下孩子的意象不由得让人联想起圣母与圣子的形象。在宗教中受人景仰的象征却在故事中成为一半受尊敬一半受压迫的形象。剧中使女的集体群像成为这冷色调画面上最美的流动风景,也提醒着其他角色使女是重要且须严加看管的存在。

给我们失去的自由

影集中你可以看见合为物化女性的极致。使女被剥夺名字,女主角 June 被赋予了新的名字 Offred,这个名字的意涵就是 Fred 之物的意思,使女的主体性已荡然无存,成为了男人的所有物。她们耳后跟奶牛一样被钉上了编号,在诞下新生儿后便前往下一个大主教家中执行任务。与日前因伦理争议炒得沸沸扬扬的代理孕母议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外交使节来访的桥段中,新生儿与使女成为展示国力的象征,甚至也可能成为交易的物品。讽刺的是在基列国统治之下,国家似乎看起来更有秩序,出生率上升,社会底层的人获得完善的照顾,整个社会呈现假性和平的状态。


图片|来源

FRED 大主教:我们只是想让世界变得更好,但不代表对每个人都好。

在这个极权社会主义的国家中,贫富差距缩小了,看似欣欣向荣的景象,其实是建立在女性们的痛苦之上。她们为了国家牺牲了自由,被剥夺了主体,被剥夺了情欲自主的权利。在这个国家异性恋才是王道,同性恋被贬为邪魔歪道─对于生育率是有害的存在,必须一一铲除。原本为同性恋的使女必须隐藏自己的性向,违反规矩只能遭受女性割礼之刑。是一种对女性的性控制,连生理上微小的愉悦都被夺去。

身为现代女性在观看这出戏剧时,不自觉寒毛直竖,但是每一集却又可以见到使女们在这个体制下展现的能动性,她们不是传统定义下的良家妇女。不安于此,不愿成为俎上鱼肉,她们祕密地规划着革命以寻求更好的未来。每一集的剧情中看到她们为了逃脱专制父权社会得到的小小胜利,心中就会暗自为她们窃喜。

推荐阅读:【性别观察】从辅大性侵到母猪教逆袭,拆除父权违建的一条路

《使女的故事》可谓是专给女性看的恐怖片,也是给女性看的战争片。在这部片中我们见到了不同叙事角度,不同女性的心底的声音。女权发展至今,现代女性拥有了自由恋爱,受教权,参与政治的权利,是抗争了数百年才有今天的成果,而《使女的故事》反向操作将女权打回保守封建时代。反思我们现在身处的世界即使女权受到重视,不过在各个角落仍重现着故事中各项残忍的情节。面对美国川普总统重启的堕胎禁令,子宫自主权的议题重新浮出水面后。《使女的故事》重新被世界看见,更是原作者玛格丽特・爱特伍 Margaret Atwood 于 30 年前就写下的警世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