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之后,诱奸、熟人性侵、权势性侵、谴责受害者等名词获得更多关注,藉此机会,邀请大众正视性侵,重头学起。

三月,拿过师铎奖的国小校长涉嫌性侵七岁侄女,长达两年时间,以课辅名义猥亵与手指侵犯;二月,一女同学借住男同学家中,惨遭其狼父性侵,接着辩称女同学仅是月事来;一月,计程车司机涉嫌迷昏并性侵韩国女游客,他说自己曾有情伤才出此下策。

这是台湾 2017 年,发生的性侵暴力。

韩国,2004,3 名女中学生被 41 名南高校生绑架轮奸,是为密阳女子中学生集体性侵事件;日本,2016 ,驻日美军性侵并虐杀 20 岁女子,这不是第一起驻冲绳美军的性侵案件;香港,2008,1 女子在吉野家遭 2名男子强奸,网路上流传强奸短片,女子呼救“我要报警求助。”

这是亚洲各国曾发生,甚至也持续发生的性侵暴力。这甚至只是性侵暴力的冰山一角。

面向性侵,我们不该再沈默,我们该改变自己讨论性侵的态度,停止咎责受害者,积极建构更安全的环境,也透过学校与家庭教育,重申身体自主权,以积极同意取代消极抵抗。

性侵受害者不只有一种典型,我们以问答形式,整理常见的性侵疑惑与迷思,这是十篇更理解性侵,你该收藏的文章。

让我们,重头学起。

Q1. 性侵害是什么?我该怎么了解性侵害?

让我们从性侵害的现况说起。不是只有印度是强暴大国,世界各地都有性犯罪的阴影。你知道吗?根据性侵报告显示,每半小时,就以一起性侵案在你我身边发生;近半数的性侵案件来自熟人犯案(尤以男女朋友为多);未成年的受害者比例超过五成。

细节请阅读:性侵害跟你想的不一样!十张图卡理解与拥抱性侵害的现况

Q2. 为什么我们该讨论性侵?我们又该怎么讨论?

若是不建立谈论性侵的安心环境,只会让性侵事件成为受害者单独背负的伤痛。而首先,我们不该假设性侵受害者都是同一种样子,世上不该有“典型”的性侵幸存者,每个性侵案件都是不相同的个案,请你听听他们的故事:世上不只一个房思琪

Q3. 什么是咎责受害者心态?

林奕含用一句话说得很清楚,“他硬插进来,而我为此道歉”。咎责受害者心态,造就了潜移默化的强暴文化。从“一定是你裙子穿太短”至“反覆询问受害者是否曾经抵抗”,都是咎责受害者心态的体现。

细节请阅读:性别观察:我被性侵,他们却说“你不该勾引老师”

Q4. 性侵受害者是否多数/一定是女性?

卫福部年度统计显示,近八成的性侵受害者为女性,但不代表男性不可能是性侵受害者。而根据女人迷年度问卷中的资料,有超过半数的受害者为多元性别。

细节请阅读:男性性侵受害者的二十个常见迷思:“你有反应就是很想要”

Q5. 人们口中谈的诱奸是什么?

我们口中的诱奸,是法律上的“权势性侵”。权势性侵,根据刑法第 228 条,指的是加害者和被害者间,存在上下从属支配、优势弱势之关系,权势性侵是建立在信任、亲密、权力关系之下的性侵,让被害人在压力下配合或难以说不,权力的暴力,让他违反自身意愿的走入关系。

更多细节请阅读:

Q6. 世界上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性侵案件

Q7. 性侵幸存者该如何踏上性侵复原之路?

性侵复原的历程就像是把一面被打碎的镜子,原本镜子里映照出的真实自我,如今都一片片的碎裂在地上,而自己的身体一边淌着鲜血。将碎裂的镜子一片一片捡起的过程,也可能重新割伤自己,要花多久时间,没有标准答案。

细节请阅读

Q8. 加害者与受害者有和解可能吗?

“如果我们不愿意承认这些暴力都是人为的,我们不愿意给予一个承担错误的可能,我们只会继续忽略人类社会里,持续进行的暴力。如果,我们持续让受害者觉得自己是次要的,我们又如何能让他们重建力量?”

当然我们也必须说,每个个案都不同,也有些伤痛无法和解。

细节请阅读:加害者与受害者能和解吗?TED 沈痛告白:他强暴我的那 7200 秒

Q9. 防止性侵发生,性别教育为什么重要?

“饭桌上,思琪用面包涂奶油的口气对妈妈说:‘我们的家教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

“妈妈诧异地看着她,回答:‘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谓教育不就是这样吗?’思琪一时间明白了,在这个故事中父母将永远缺席,他们旷课了,却自以为是还没开学。”

我们要谈身体自主权,也要谈性的同意权。

家庭教育很重要,和孩子聊性教育:台湾父母,你不必这么战战兢兢

校园教育很重要,从课纲谈起,给自己上一堂《性别平等教育》

Q10. 正视性侵,从现在开始,我可以怎么做?

正视性侵,若你愿意,我们邀请你陪伴身边的幸存者,不带批判地聆听对方的创伤故事,让他感到被同理。

参考作法

最后,也邀请你一同分享女人迷正视性侵:陪伴、诉说、复原的性别教育之路,我们与现代妇女基金会合作,媒合专业服务,陪幸存者踏上复原之路。分享出去,因为你不知道身边有谁或许需要,我们有能力让伤痛被说出口,也有能力共同织起承接伤痛的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