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及中国的科技业界“大腕级”人物李开复,他认为沟通最重要的是舍弃迂回。有时做了面子,反而失去重点。台湾人要少说“还好”,就从这篇文章开始练习有效的沟通技巧

你要做一个正正当当、有想法的人,而不是打太极拳,不得罪任何人,那是一种陈旧的思想。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出生于台湾,但自小即移民美国求学、就业,随后又在中国缔造出职涯高峰,长期身处跨文化与跨国界的环境中,国际经验丰富。自称在台湾“家人很多,朋友很少”的李开复,在美国及中国的科技业界却是“大腕级”的人物。

他曾担任过苹果(Apple)副总裁、微软(Microsoft)副总裁,在中国创立了微软中国研究院(现为微软亚洲研究院)。2005 年,李开复转战 Google,负责在中国设立 Google 产品研发中心,并成为 Google 全球副总裁暨大中华区总裁,直到 2009 年才离开 Google,创立“创新工场”。

这些洋洋洒洒的经历,奠定了李开复在业界的江湖地位。而他在虚拟的网路世界里,更是影响力大到让中国官方害怕的意见领袖。

李开复的新浪和腾讯微博粉丝数合计高达 5 千多万人,尤其受到青年学子及年轻创业家的追随,撼人的影响力,让他获选为《时代》杂志(TIME)2013 年“全球百大影响力人物”。因为忌惮其登高一呼即能动员无数网友的魅力,李开复甚至还曾被禁言微博3天。

在实体与虚拟世界里自由穿梭,精于掌握各种沟通工具的李开复,经历过职场上各种复杂、幽微的人际互动与沟通难题。但身经百战的人,跌跤的次数肯定不会少,李开复对《Cheers》杂志深度分享了他多年累积而成的人际智慧。

同场加映:创业,就是有勇气创造不同!创业必备的五项心法

人跟人互动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互相猜测,有话不当面说,背后再来用猜的,因而产生很多误解。透明度是解决这种问题一个很好的方法,而且现在网路这么畅通,发个 LINE、Facebook 跟微博,过去很多不知道的事情就都穿透了。当全世界都往透明的方向走,企业里的沟通不够透明,对公司及个人都会造成伤害。

有些公司开会时,老板提出一个方案后问大家支不支持,大家都说好,等到开完会去洗手间,却又开始议论纷纷:“唉,老板讲的实在是做不成。”“我知道啊,但我也不好意思说。”企业发生这种事情时,若没有想办法突破,分歧就会愈来愈大。当然,你一个人做坏人,跑去跟老板举手,可能也不适合,但总是得想办法做点什么。

我在微软时就碰过类似的事情。当时,比尔(Bill Gates)下了一个军令状,一定要把某些功能放进下一个Windows版本。大家私下都质疑“怎么做得出来?”但没有人敢告诉比尔,只能尽量做。于是,每个 VP(副总裁)回去后都订了一个 schedule(进度表),然后再分层负责下去。

之后,这个计画的进度一直往后延,本来一年半可以推出的新版本,3 年过去了还是做不出来;结果大家扛不下去了,只好回去跟比尔说:“对不起,这个我们做不出来”。比尔当然很不高兴,但为了让产品面世,只好把他当初要的功能统统放弃。最后这个产品做了 5 年才出来,就是 Windows Vista,也变成微软最失败的产品。

私下抱怨而不明说,只会让事情更糟

这整件事到底是谁的错?比尔的想法当然是好的,部属也努力了,但我认为错就错在那批中高阶主管不敢跟老板说实话。

吊诡的是,这中间有一个很聪明的 VP,他一开始就知道做不出来,所以根本就做别的东西去了,最后,大家把 schedule 洗掉重来时,他反而变成了英雄。就好比本来要盖 3 栋大楼,他觉得根本盖不成,于是偷偷跑去盖第4楼大楼,而当老板放弃那 3 楼大楼时,他就跑来跟老板说:“我这里还有第4栋,你要不要?”

听比尔的话,负责 Windows 的人最后卷铺盖走了,而那个最不听话的 cowboy(牛仔)反倒成了负责人。当然,他把一个很糟的情况稍微补救了一点,也证明他的眼光是对的,但整件事成了一个奇怪的状况。

我讲这件事的意思是,如果你心里明知做不成,却选择在私下抱怨而不告诉老板,只会让事情更糟。

当时,我也是 VP 之一,所以我也有责任,没有要推卸责任的意思。只是事后回想,我认为最好的解决方法应该是大家一起跟老板说,而且要提出备案,把整个结果扭转过来。

能直接讲的就直接讲,拒绝传话

老实说,这件事是很不“美国”的做法,这种状况通常是在像比尔这样高权威的老板底下才会发生,一般美国企业的内部沟通都满顺畅的。我在不同文化的企业与国家待过,比较起来,美国企业的沟通是最简单的,海峡两岸则是各有各的问题,但有几个问题倒是很一致。

一是大老板多属于强权领导。强权的老板可以凝聚公司,也比较有魄力,但是下面的人不敢讲话。不敢讲话最大的问题是,哪一天这个老板错了,后果会更严重。

还有,两岸的企业都喜欢透过第三方来传话,而且还认为传话是件好事,但这其实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你跟A说一件事,叫他传给B,但A可能听错了、也可能有一些自己的假设,最后到了 B 或 C 的耳里,已经不是原来的意思了。

语言在输入跟输出之间是有噪音、有杂讯的,中间还可能加油添醋。如果听到一件事可以百分之百不揣摩情感和反应,那我们就不是人类,而是机器了。正因为我们是人类,所以这种事情传得愈多次,愈有错误的可能。人与人之间,能直接讲的还是直接讲。


(图片来源:来源

如果你是一位领导人,有时候必须做“一次性沟通”,就是把所有人叫过来,一次把事情讲清楚,或是发一次 email 跟大家说,有问题的人就马上提出来。

我也知道,这种做法比较不符合中国传统官僚、阶级的沟通方式。很多老板会觉得我跟你们5个人讲,然后你们再传下去就好了,但讯息被误导、误解的机率很大。

推荐你看:回馈而不是批评!卡内基教你职场正向沟通术

戒掉打太极的“还好”,才会真的好

不过,有一种沟通模式倒是台湾独有的,就是“太和谐了”。

我在台湾参加会议时,都觉得气氛非常和谐,没有人要当坏人。假设要表决 A、B、C 这3个方案,结果各有支持者,最后结论往往是“我们用A的什么,然后把B放进去,然后再加 C”,但是,这样反而是最不好的。你之所以要讨论,就是为了要有一个集中、专注的方案,而不是让大家都有台阶下。

台湾企业可能因为礼让,不想撕破脸,因此宁可都没有人赢,也不能有人输。中国企业很在乎效率和看结果说话,反而没有这方面的问题。

在台湾,大家都会客气到一个程度,于是不去批评。我回到台湾学到的一个新词就是“还好”,事实上,“还好”就是“不好”的意思。

其实,不好就说不好,为什么要说“还好”?是在顾谁的面子呢?客气是好的,但台湾是过度客气了。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不能总是灰的。

先做人再做事,这句话我的理解是,你要做一个正正当当、有想法的人,而不是打太极拳,不得罪任何人,那是一种陈旧的思想。

你若习惯把每件事都包上一层糖衣,到后来实质都不见了,别人听不到你真实的内容,最后一定会伤害到你自己或是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