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压力时,你会战斗,或者是逃跑?刘轩分享十岁上台表演钢琴的经验,压力像是双面刃,它可能击垮你、也可能帮助你成长。适当的压力对人有益,如果你能够面对压力、并且迎向挑战,压力将会从劣势成为优势!

在台上忘谱的时候

十岁的我,正穿着硬邦邦又不怎么合身的西装,满身大汗的站在后台发抖。

不远的舞台中间,一团亮到发白的聚光灯下,一个女孩坐在钢琴前面,表演一首古典曲目。音符叮叮咚咚的在坐满了观众的演奏厅中敲响,每个声音都那么的清脆,那么的赤裸。

老师走过来,但后台的昏暗让我看不清楚他的表情。

我抖得更厉害了。

其实,就在几分钟前,是我坐在那团聚光灯下,盯着一颗颗黑白象牙琴键,弹奏着一首莫扎特的奏鸣曲。

那首几乎每个学琴的孩子都练习过的曲子,节奏轻快,旋律跳跃,但小小的我还顾不了什么音乐性,纯粹只想把曲子弹完,不要出错就好。而且这次的演奏是不能看谱的,平常有没有用功练习,在台上一听就知道。

我只感觉自己的手指靠着肌肉的记忆在琴键上移动着。台下一片漆黑,但却可以感受到观众的目光。我心里有一种不安,后悔自己又等到最后两周才认真练习,每次都这样临时抱佛脚,连奶奶都替我感到紧张了。

突然,有如赛车一转弯,突然发现前面没路,我连续弹错了好几个音。

Oh My God!我的脑袋一片空白。

接下来该怎么弹?我竟然忘了!

曲子的旋律还在脑海里,我将记忆快速倒带,找到那个出错的转弯处。那瞬间,一切都变得安静。琴键很亮,我的脸很热,脑袋很涨。

突然,我彷佛看到了琴谱。画面清晰到连老师用红笔圈出来的音符,还有旁边写着 SLOW DOWN 的笔记都看得见。镜头放大到那个小节的尾端,一个休止符,还有后面的几个半音。

手指赶紧就位,按下琴键,新的一句响起,听起来是对的。我松了一口气,继续飞快的按照程式把曲子给弹完。

在掌声中,我匆忙的鞠了个躬,快步走到阴凉的后台,浑身不断的发抖。我看到老师的脸了,他竟然在微笑。

“刘轩,刚才弹得不错!”他说:“虽然第二段的后面出了一点问题,但你很快就救回来了。”
“我忘谱了。”我说。
“但是你没有慌乱,这样很好。”

老师说:“有时候忘了谱,愈去想反而愈想不起来。所以你直接跳过那段,从新的一句开始,没有让曲子中断,这是正确的决定。以后你如果忘谱忘得一干二净,宁可深呼吸,从头开始弹也可以,最重要就是不要慌张。”

推荐阅读:雪柔·桑德伯格给社会新鲜人的一封信:别让任何人限制你

“老师,我停了很久吗?”
“大概两、三秒吧,对曲子不熟的人应该不会发现。其他的部分都弹得很好!”老师说。

听老师这么一说,我马上就不发抖了。

我如释重负,觉得好亢奋,也觉得好累。而且真的只有停顿两、三秒吗?为什么感觉好像两、三分钟!

战斗,或者逃跑

假如你有磁振造影那样的透视眼,看着十岁的我坐在台上,在忘谱的那刻,我的五脏六腑应该像是在放烟火。

你会看到我藏在大脑深处的“杏仁体”(amygdala)发作,通知旁边的下丘脑,两个都像是个惊叹号一样的亮起来。你会看到我腰部的肾上腺大量释放肾上腺素(adrenaline) 和一种叫做“皮质醇”(cortisol) 的荷尔蒙。

你会看到我的心脏加速跳动,血管也随着血压升高而扩张,让更多血液通过。我肺叶的小支气管会像花一样绽开,快速吸收更多的氧气。我的肝脏也会转换模式,像跳楼大拍卖一样释放出大量的糖分,供应给大肌肉。

然后,我会感到全身发热,毛细孔也纷纷张开,分泌出一层亮晶晶的汗液。

如果你能跳进我的脑袋,体会我当下的感受,你会发觉四周变得很亮,因为我的瞳孔放大,但同时,我所注意的范围会变得很小。为了抢救忘谱的危机,我的大脑在此刻会启动加速模式,专注力则像是雷射光点一样,思绪毫无杂念,连时间都感觉慢了下来⋯⋯

这就是典型的“打或逃反应”(Fight or Flight Response)。自古以来,这个本能让我们的祖先能躲过洪水和大火、猎捕远比我们强大的野兽、跳出壕沟与敌人对视、在沙场斩出一条血路。凡面临生死关头,身体就会透过这一连串的生理反应,增加我们的战斗力。

而当你逃到安全处、或征服猎物、或战胜敌人时,血液中的皮质醇会快速代谢,而副交感神经系统会开始踩煞车,让你恢复冷静。同时,血液中的脑内啡(endorphin) ,加上大脑这时犒赏自己所分泌的多巴胺(dopamine),则会让你亢奋、充满活力、还有一种“任务达成”的快感。你会情不自禁举起双手,像洛基一样,对着天空高喊:“ YES!”

好啦,也许你不会那么激动,但心里面的感受,还是可以用一个字形容:“爽!”

当十岁的我还站在后台,亢奋得不断发抖时,听到老师说:“弹得很好!”就立刻增加了我脑袋里的多巴胺,让我原本紧张的情绪转化为险胜的快感。

就算到了现在,无论演讲、演奏钢琴、当派对 DJ,我还是会有当年那样的反应。上台前,我依然紧张到反胃;但是当演出结束,听到掌声时,我还是会感受到身体疲惫但精神亢奋的那种爽快。如果有一阵子没有演出,我甚至还会暗自渴望它(难怪,有人说离开掌声的明星最落魄)。

这种战胜压力的“爽”不但会令人开心,还能提升免疫系统效能,增加血液中的睾酮素,让人更有自信、更愿意接受挑战,更充满了法国人所谓的“joie de vivre”—活着的快乐。

延伸阅读:觉醒人生第一步!把注意力放在最有价值的事上

所以,即使现在我们不会整天被猛兽追杀,但还是会主动给自己设计一些虚拟的紧要关头,像是去球场找人斗牛、参加路跑比赛、坐云霄飞车、看恐怖片等等,而心理学家也大致认同:适当的压力对人有益,只要这个压力是短暂而能够被化解的。

适当压力的前提

不过,问题的重点就在于上述这句话的后半段:“短暂而能够被化解的”。

偏偏,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压力的来源既不短暂,也很难被化解。

例如:你痛恨英文,英文也不喜欢你。大考还在半年之外,但你现在已经开始担心。要是英文没考好,可能会影响你的升学机会,而升学不顺利,根据身边长辈们的恐吓,你就毁了自己的前途。先不管什么是“前途”,光是这么想,就足以让英文变成追杀你的猛兽。

或是:经济不景气,业界又传出大批裁员的消息。你刚咬牙付了头期款,把积蓄都放在人生第一个小窝。每个月的薪水在缴了房贷和生活费后,一毛也不剩。少赚一天钱,就得少吃一天饭。房贷如果缴不出来,梦想窝也没了,于是开会时只要主管多看你一眼,你就觉得子弹在飞。

还有:新闻上又传出神经病当街砍人。虽然你知道这事发生在你身边的机率不高,但只要打开电视机就会看到,打开收音机就会听到,打开手机,网路上都在讨论。你突然觉得这个神经病似乎无所不在,好像比伊波拉病毒还严重。你有种莫名的恐慌,出门在外就会把自己绷得好紧,草木皆兵。

这种长期又无形的压力,每天纠缠你,让你无法解脱。既然不是紧急状况,也没必要出动肾上腺素和脑内啡等“特攻部队”对抗,不过大脑还是会把这些当成威胁,释放出大量的“二军”皮质醇,让身体一直处于备战状态。

推荐你看:LINE 前任 CEO 森川亮:别期待人生有“康庄大道”

根据美国心理协会 APA 调查,每两个美国人,就有一位觉得自己每天都有压力,而每四个美国人,就有一位觉得自己承受了“高度压力”。

我认为,这个数据在台湾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皮质醇累积在身体时,会让新陈代谢失衡,就好比车子引擎开着 TURBO 一直空转,很容易就烧坏。这会大幅增加各种疾病的风险:

• 血糖过高和第Ⅱ型糖尿病

• 高血压和心血管硬化

• 肥胖(尤其是腰围)

• 睡眠品质不良

  • 焦虑症和忧郁症

而且学者发现,长期的皮质醇堆积不但耗损身体机能,甚至还会改造大脑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