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曾在分手后,对前任仍有怨怼吗?其实,分手后他的好与不好,都已经与你无关。你的快乐,是你自己的。


 

我们永远都有选择的权利

桂帆三十岁时选择了放弃经营十年的婚姻,因为前夫得了一种叫做“外遇成瘾”的病。这些年,她努力让自己快乐,努力让自己过得有品质,也努力让自己忘记。

几一阵子她无意间在脸书上发现了前夫在大鹏湾开了一间民宿,老板娘是他的新婚妻子,照片中还有一个正在学步的孩子。

她来找我,让我看了网站。当下那一瞬间,她这几年受到的委屈全涌上心头,所有被错待、被辜负的情节,一幕幕地浮现在眼前,眼泪不受控制地像是水龙头没关好一样直流,心中尽是“为什么这种人可以过好日子?”的疑问。

延伸阅读:离开一段感情后,拥抱与原谅当时的自己

于是,我们有了以下的对谈:

我把面纸盒递给她,抽了几张面纸之后,她深呼吸缓了缓情绪。

“你希望他过得不好?”

她皱了皱眉,认真地思索了这个问题。

“偶尔啦,也不是常常。”

“那你看到网站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有点愤怒吧?”

“你想到什么?”

“想到他当初再三地外遇,最后竟然连我们一起经营的补习班都不管了,搬去跟外面的狐狸精同居。”

桂帆开始有些激动。

“后悔做出离婚的决定吗?”

“不会,因为当时我濒临崩溃的临界点,觉得自己完全没有存在的价值,我必须离开才能重新来过。”

她对于自己当初的决定理由很清楚。

“那为什么生气呢?你还想到什么?”

“离婚后他到处说我有精神病诬赖他,还不断地打电话恐吓我,要我把名下的房子过户给他,不然就要到我上班的地方来捣乱。”

“所以你当时做了什么选择?”

“直接把房子过户给他,我不想再继续纠缠下去。”

“后悔吗?”我问她。

“其实有点。因为如果房子在我名下,我可以狠一点,把它卖了换点现金。”

的确,工作那么辛苦,身上有些钱可以省些力气与时间。

“那你打算怎么办?”

“也不能怎么办,是我当时做的选择。”

很好,她提到关键字了。

我接着问,“你现在过得好吗?”

“不错啊,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虽然没有男朋友,但是跟朋友相聚、看电影、阅读、旅行,其实就占满我的时间了,这也是我一直想要的生活。”

“所以,你前夫再婚、开民宿的事,跟你有关吗?”

听到我的问题她笑了,是个聪明的女子。

“那我们可以开始享受下午茶了吗?”

我揶揄她,她显得很不好意思。

“对了,我最近看了本书,跟你分享。”

我认识桂帆十六年了,算是她经历婚变、疗伤、复原的整个过程的“目击者”。独自生活的这几年,她选择了自己喜爱的接案工作,几年下来已经是一个很有经验的文字工作者;同时,她让自己维持阅读、运动和旅行的习惯;她开心的时候会哈哈大笑,伤心时也不会憋住泪水。

我想,她真的很用心地疗愈了自己,虽然偶尔会有低潮,不过,谁没有呢?如果不说,四十三岁的她,看起来像二十八岁。

推荐你看:家庭主妇退休的那一天,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最近读了《不理性的力量》,你呢?”我问她。

“哈哈哈,我读了《还好我们可以练习快乐》。这两本书都是关于认知心理学的,对吗?”

“很好,那我们可以针对刚刚的问题再来练习一次吗?”

她笑着瞪了我一眼,然后我们针对她刚才的情绪问题又做了一次厘清。不过,这一次,桂帆很快就发现自己把“想要”变成“过度夸张的需要”这件事了。(《还好我们可以练习快乐》一书中的理论。)

整个步骤是这样的:

首先,“察觉”到自己被“负面情绪”绑架了。就桂帆的例子来说,她的负面情绪是愤怒、不甘心。

其次,我们必须下决心“面对”我们“被负面情绪绑架”这件事。认知到影响我们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对事物的看法,也就是我们的心态。外在事件诱发我们的情绪,使我们产生负面想法。桂帆的负面情绪来自“前夫再婚”这件事,引起桂帆“想要”有个人陪伴的念头,如果不然,就会很孤单悲惨。而且,负面情绪让她把“想要”变成“夸张的需要”,以至于事情的严重度落在“非常糟糕”的评分点上。

接下来,厘清自己的思考模式

情绪是从特定的思想而来,我们必须学习用较有效益的方式来思考,也就是“理性思考”。我们之所以会被诱发出负面情绪,是因为认知上的扭曲,使我们把一切看得太严重,并且预设不幸将会发生。简单来说,“非理性信念”只会导致我们痛苦。

一起来看:不要被情绪绑架:放下愤怒,与自己和解

桂帆经过“理性思考”之后,发现“有人陪伴”这件事对她来说并非“绝对需要”,而是“偶尔想要”,而且也不是“非常糟糕”,而是“有一点糟”。

最后,我们要问自己“当我要做这辈子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事情时,这个问题会带来多大的阻碍?”桂帆的答案是“几乎不会”。看吧,理性思考多么有力量。

“喔,对了,那本《不理性的力量》在讲些什么呢?”

“嗯,那是一本关于人类有哪些不理性的行为,并且藉由察觉,我们可以化不理性为力量。”

“两本书有异曲同工的感觉。喔,对了,我觉得我们应该要常见面。”桂帆笑着说。

“怎么说?”

“你为我的写作带来灵感。”

“好啊,版税怎么抽呢?”

这场下午茶之约,起始于悲伤,结束于欢乐,是好的下午茶。

四十岁,我们可以让自己成为老是自怨自艾的阿桑,也可以成为一个丰富的女人,你永远都可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