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张照片打动一个人的心,是摄影师们最有感的一刻。宋美儿作为纪实摄影记者,她心中的纲领就是“真相”。

“比死更可怕的事情,就是照片没办法按时寄送出去。”

反映世界的紧迫感:

在漆黑的大山里像疯子一样狂奔的时候,宋美儿的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赶在凌晨之前发出去”。远处轰鸣着枪声和炮声,每当这个时候她只是更加紧紧地握住方向盘。疾驰一阵子后,她终于到达了山顶。她把卫星电话举到空中,等待电话响应人工卫星的信号,可是却没有应答。经过昨晚焦灼难耐的奋战,第二天早上,她拍摄的照片透过报纸向全世界呈现了海地的惨状。宋美儿在全世界的危急现场取材,采访了无数美国的重大事件。她是美国《明星纪事报》(The Star-Ledger)历史上唯一来自韩国的摄影记者。

宋美儿拥有华丽的履历,她曾获得授予本年度最佳报纸、电视记者的权威大奖─雪梨.希尔曼基金会奖(The Sidney Hillman Foundation),并且获得了身为记者的最高荣誉─凯西奖(Casey Medals)。她毕业于韩国中央大学摄影系,在俄亥俄大学研究所进修新闻摄影,后来她进入《明星纪事报》报社,二○○四年在内战正酣的海地发出了记者生涯的第一篇新闻报道。


“渴求粮食的人们”(Desperate for food)。遭受水灾的海地女人正在整理世界各国送来的救护物资中的衣服。多明尼加共和国的水灾地区希马尼。2004 年5 月30 日,《明星纪事报》报道

妳作为摄影记者踏出的第一步就是去海地,一定很不容易吧。

加入《明星纪事报》没多久的时候,某天晚上我接到了报社的电话,让我立刻出发去海地。当时海地遭暴雨侵袭,整个国家遭受洪涝灾害。我连行李都来不及整理,去报社领取了差旅费就匆匆赶到了机场。因为海地正值内战,没办法直接入境,我们只能在多明尼加共和国借了车从陆路进入海地。到达海地的时候,天气很糟糕,暴雨侵袭村庄,有的村庄因为山体滑坡瞬间就被掩埋,当地居民们很担心会爆发传染病,都极度不安。

因为当时正值战时,谁也不知道状况会如何发展。雪上加霜的是,记者拒绝去现场取材。我坚持一定要去现场。最后,我自己一个人经历一番周折后终于拍到了照片、完成取材,传送了报道。所以我第一次负责的国际报道中,我的名字和照片一起刊在记者行列中。


海地少年坐在因洪水而变成废墟的自己家门口。海地的灾难不仅仅是洪水。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饥饿中苦苦挣扎,持续不断的政治斗争更加深了国民的痛苦。2004 年6 月2 日,《明星纪事报》报道

取材的时候,最辛苦的是哪一点?

在当地最令我焦虑的事情,就是传送照片。虽然现在到处都有网路,但当时我们都是用卫星电话,有很多限制。有一次完全没有信号,我开车寻找能捕捉到信号的地方,自己一个人跑到了山里。但是我熬了整整一夜还是没有捕捉到信号,都快急死了。最后好不容易找到了能上网的地方,传送完照片后,整个人都累瘫了。

不仅如此,到了预定离开的那天,我们却联络不到约好来载采访团的直升机,整个采访团都被困在那里。当时,美国派遣美军帮助政府军压制叛军。报社指示我们利用被困住的这段时间,采访海地当时的政治状况。正好我们可以从一名当地向导那里获得叛军地区的情报。听到这句话的瞬间,我心想一定要去叛军地区看看。我认为叛军的做法都是有原因的,让大家也了解他们的立场才算公平。更重要的是,有一种本能在驱使着我。我到了叛军地区,偶尔可以看到拿枪的人。虽然他们反美情绪很强烈,但人们都意外的友好。媒体报道中的叛军是“邪恶轴心”,但在我看来,他们只是平凡的村民。

我取材结束后回来,发现采访团发生了骚乱。其他记者给美国方面打电话报告说我失踪了。整个报社都因此进入紧急状态,我花了好一番工夫才让事情平息下来。

取材的时候,我们也曾去过连电都没有的偏僻村子,整个村子都被暴雨摧毁,村民们就生活在空荡荡的土地上。他们失去了家人和朋友,浑浑噩噩地活着。取材结束后回去的时候,那里的村民纷纷塞给我们一张张纸条。打开纸条一看,里面写着一个个名字。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外来人身上,把心愿寄托在写着离散家人名字的纸条上。他们那清澈的眼神,我至今都难以忘记。

“不知道他们现在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宋美儿的言语中透露着担忧,眼神中蕴藏着怜悯。在惨不忍睹的第一次取材的现场,她甚至和同行的记者发生冲突,在取材期间常常展开看不见的战争。同行的记者不愿意住在断水的旅馆,因此他们不得不花了两个小时寻找其他住处;第二天记者以安全的理由不愿去现场,于是她独自一人大胆地去取材。因为她有摄影记者的使命感,即使在内战的紧张感达到极致的状况下,不管什么原因她都必须奔赴现场。她的照相机如实反映了海地当时的状况。

科学老师宋美儿,她人生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变

摄影记者宋美儿曾经是在国中教科学课的老师。当我说“这两项工作一点关系也没有嘛”的时候,她开玩笑般地笑着说,虽然从大学时起她就对摄影很感兴趣,但因为搞学生运动,根本没时间学习。她在大学念的是化学教育学系,她也很喜欢教小朋友,但反覆地教同样的内容令她对生活感到了厌倦。当时她出于兴趣学习的摄影改变了她的人生。

妳放弃老师这个职业选择了摄影,做出这个决定很不容易吧。

实际上我并没有犹豫很久。我在偶然的机会下学习了摄影,对我来说就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些很容易忽视的琐碎事物,透过相机的镜头就变成了有意义的存在。即使是相同的事物,摄影师以不同的意图去拍,照片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我在暗房里看到相纸上慢慢浮现的图像时感受到的惊异,到现在都记忆犹新。当时我就坚定了要当摄影师的决心,于是就放弃了教书的工作。我好不容易考上了中央大学摄影系,因为我一直对社会问题和人们的故事很感兴趣,于是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新闻摄影。关心社会阴暗角落、在我们身边的生活中寻找微小的感动,将这些拍成照片与其他人分享,这就是我想做的事情。

我在中央大学念摄影系的时候,有一次俄亥俄大学的教授来参加在韩国举行的研讨会,这成了我毕业后来美国留学的契机。自然而然地,我对俄亥俄大学产生了兴趣,并在俄亥俄大学研究所进修新闻学。

俄亥俄大学的摄影系属于视觉传达,学校与现场紧密连接,这既是它的特征也是优点。这对我有很大的影响。这种教学方式准确而简洁地教会我们成为新闻记者的方法,也让我们接受了很多训练,等到毕业的时候我已经做好了当一名记者的完美准备。


有精神疾病障碍的二十六岁青年马修.维拉独自吹肥皂泡泡玩。

虽然马修不能说话、听不见,也不能走路,但他也有有一份工作─在地区医疗中心整理物品。马修的父母拒绝把他送到州立福利机构,决定自己在家里照顾他。这张照片刊登在反映纽泽西州福利机构的精神疾病患者真实生活的企划系列“照顾我的人”中。

2002 年11 月3 ~6 日,《明星纪事报》报道

过着严格宗教生活的再洗礼教派信徒姐妹约翰娜、艾斯特和哈丽娜。从贵格会教会回家的路上,三姐妹坐在爸爸的货车后座开心地嬉闹。1998 年,俄亥俄。宋美儿凭藉这张讲述再洗礼教派故事的照片在摄影作品公开征集展“CSOY”(College Studentof the year)中获奖。

如果想当摄影记者,学位或专业教育是必不可少吗?

并不一定是这样。有很多专业摄影师都没接受过专业教育、不是摄影系出身,实际上就算在报社工作也很少看到从新闻广播系毕业的记者。比如,有个记者他原来是音乐人的,后来成了专门取材音乐领域的记者。更多的人是以这种方式成为记者。反而是有过相关经验的人观察社会的视角更广阔。这样的经验能培养看待其他事物的眼光。而且,完全无关的经历也能成为滋养灵感的土壤。所以阅历多的人拥有更丰富的视角。

我认为,一个人在烦恼、旁徨的时候,内心会产生自己的哲学。这种力量是无法仅通过学校课程学会的。以什么样的视角拍摄什么样的照片,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留学结束后,宋美儿没有选择回韩国,而是决定在美国报社积累经验。她从印第安纳州布卢明顿的《先锋时报》(The Herald Times)开始,先后在《西雅图邮讯报》(Seattle Post-Intelligencer)✽、《俄勒冈人》(The Oregonian)✽实习。最后,她在新泽西的《明星纪事报》报社经过三天的漫长面试后正式被录用。

努力寻找真相的摄影记者:

宋美儿在美国报社做摄影记者的同时,很珍惜自己韩国人的身份。她相信,她拥有的韩国人的特质使她不同于其他的摄影记者。她希望倾注自己的才华做有意义的事情。对她来说,记者这个职业是她实现梦想的工具。二○○九年,她离开了作为摄影记者工作了九年的《明星纪事报》。在此之前她一直忙于完成工作,辞掉报社的工作后,她心中充满了热情,决定大胆去做之前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她的梦想之一就是“北韩和古巴计画”,她希望超越目前大众对北韩的有限而扭曲的认识,传达北韩当地真实的面貌。另外,她现在还在韩国的几所大学讲授影像新闻课程。

患铅中毒的三岁小女孩那伊拉吉雅在油漆剥落的旧公寓里看窗外。1974 年以前粉刷的油漆中含有铅成分,在管理不善的地方,墙面油漆剥落,有很大的危险暴露在铅中毒中。这篇报道是集中取材铅中毒儿童的系列企划之一。该报道刊载后,纽泽西州制订了以儿童为对象定期检查铅中毒的法律。宋美儿凭藉这篇报道获得了雪梨.希尔曼奖和记者界最有权威的凯西奖。

2001 年11 月2 ∼ 4 日,《明星纪事报》报道

古巴特立尼达镇的巷子里,孩子们用手当球棒打棒球。在古巴常常可以看到人们在巷子或空地上打棒球。不仅是孩子,对大人来说棒球也不只是单纯的运动,而是慰藉疲惫生活的休闲娱乐和畅想未来的希望。

如果给优秀的摄影记者下一个定义,妳认为是什么?

推荐阅读:人生,对自己负责就够了

推荐阅读:摄影师:她不妥协的按下快门 林特

延伸阅读:战火之下,加萨孩子们的哭泣,你听到了吗?

同场加映:无国界医生救人反染病!伊波拉病毒登陆美国

同场加映:《一千次晚安》:捍卫正义的女性英雄

过去在《明星纪事报》工作的九年里,我每天和记者同事一起去现场取材大大小小的新闻。为了探究真相,我们要做很多次采访。从来不怕危险和麻烦、亲自深入现场的记者同事、社会各个角落发生的各种事件还有大众视线之外的被忽视的生活现场,这些都是锻炼我、使我在记者之路上成长的养分。

摄影记者是透过照片传递讯息的记者,所以必须尽到记者的本分,为社会中的弱者发声,在权力和不合理现象面前绝不退缩。另外,不仅要客观报道在现场的所见所感,揭露被误解或掩盖的真相也是摄影记者的义务和责任。

推荐阅读:记住:记者也是人

着名摄影师路易斯.海因(Lewis W. Hine)✽一九四○年代拍摄了有关童工的照片,并向美国国会申诉童工问题,从而促使政府出台禁止雇佣童工的相关法案。一个人的力量改变了法律、改变了社会,这简直就像奇迹。

我在学校学习摄影的时候,老师常说照片可以改变世界,虽然就像以卵击石般困难,但真的可以改变。我之前去过很多现场,拍摄了很多照片。我想透过相机镜

头捕捉的东西,并不是一张照片中的被拍摄对象,而是以一张照片可以替代十篇报道的“灼热的真相”。我相信照片的力量,相信它可以改变世界。

不久前,宋美儿在整理房间的时候,偶然发现了她在《明星纪事报》工作期间收到的读者寄来的卡片。卡片上写着“看到妳拍摄的照片,我的一天都变得不一样了”。她拍摄的一张照片打动了某个人的心,这也证明了她所相信的“照片的力量”。

本文摘自大田出版《像他们一样工作:纽约人的生存白皮书,向他们学习热情、创意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