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自由行,最不适应的就是小吃的口味。相较于台湾满街琳琅满目的吃食,北京菜虽然着名,但想要在街上随意寻得合意的小吃,却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那天我们的确又饿又累,到前门大街时,许多店家都已经陆续关门了。正当我们漫无目的地在街上信步闲逛时,突然看到斗大的“台湾夜市”四个字,定睛一看,才发现下面有三个小字“在前门”,原来是前门台湾文化商务区在2011年7月12日甫规画开市的观光景点。


 

那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半了,满街只剩稀稀落落的摊贩,一杯珍珠奶茶跳楼大拍卖,都还得要花10元人民币,相当于台币50元。夜市里面有一条台湾小吃街,里头网 罗了台湾各地着名夜市的招牌小吃,诸如蚵仔煎、担仔面及大肠包小肠等等。每一条通道都以台湾的县市命名,区隔出各地夜市的势力范围,台北街旁边是市民大 道,基隆庙口旁边是宜兰路,而桃园街就在横贯公路的旁边。

 

 

这种将邻近县市画分在同一地理空间的做法,其实我们并不陌生,台北的武昌街和汉口街也隔没多远。于是我们可以从挂满灯笼的基隆庙口夜市,花个几分钟就步行到了高雄六合夜市。一时间,彷佛看到电影“鸡排英雄”中,八八八夜市陈情时,乐华夜市、逢甲夜市及六合夜市前来支援的场景。各地美食夜市都为了共同目的,跨越空间的距离齐聚一堂。


 

除了台湾小吃外,北京人的台湾印象还包括什么呢?前门台湾文化商务区内还开了一家西门町响当当的阿宗面线,立着一间以邓丽君为主题的音乐生活馆,以及各种以台湾美学、名品为名的流行馆。不仅可以看到各种精品,杂货店陈列的黑人牙膏及黑松沙士,也是台湾的代表商品呢!我笑着说:“太好了,要是伴手礼准备不够, 就可以杀来这里买了!”

 

不过北京人最重要的台湾印象还是来自阿里山。台湾商务区内特别开辟了一区“阿里山广场”,阿里山小火车咖啡店旁,矗立着一棵显眼的阿里山神木造景。虽然当时已经将近晚上十点,前门大街上大部分店家都已经歇业了,阿里山广场上还是人来人往,个个就着昏黄的灯光,一杯来自小火车的咖啡,就可以与三五好友高谈阔论,进入台湾绮想。

 

尽管台湾的阿里山神木早已于1998年死去,阿里山小火车也在今年年初发生意外后,短暂停驶半年。而就在这半年的期间,北京的前门大街树立了一棵阿里山神 木,架设了一截阿里山小火车。有形之物虽然会消亡,记忆却可以重新塑造,神木与小火车仍然在北京人的台湾印象中生生不息,是台湾魅力最具体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