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不只是为了商业考量!对平面设计师乔纳森.巴尔布鲁克而言,以人为本,不以钱为第一考量,永远是最重要的。

字体设计就是力量。

Jonathan Barnbrook

设计是产业的一部分,同时也成为行销的手法,在现今社会里,设计俨然已是企业基于利润必须考虑的核心策略,但真的是这样吗?有部分设计师对这些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现象提出异议,他们主张设计并非产业且不可沦为行销手段,设计师不能因为不择手段只求利润的企业而出卖良心;平面设计师乔纳森.巴尔布鲁克(JonathanBarnbrook)就是这种人物之一。

作为英国着名平面设计师的他,相信设计是将设计师自己的哲学与信念传达于大众的沟通方式,不是为了企业利润而存在的服务业。话虽如此,不过却也有一些设计师对此反驳,认为那种观念不符合现实,因为这一切都囊括于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内。针对这些论点,巴尔布鲁克的回答是:“胡说!人比钱重要!”


充满对社会批评性的作品“Corporate Fascist”,在作品中巴尔布鲁克将起始战争的美国总统比喻成希特勒。

巴尔布鲁克的故事

他的设计领域从版面、字体、企业形象到唱片设计都有。

乔纳森.巴尔布鲁克于一九六六年出生于英国卢顿。学生年代在学校报纸封面设计比赛里获选,成为他进入设计界的契机,当时他才十三岁。喜欢设计的他在卢顿的巴恩非尔德学院与克洛伊登学院修完学分课程后,到伦敦的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主修平面设计,并且在皇家艺术学院完成平面设计硕士课程。此外,他在史塔佛德郡大学以字体设计主修得到名誉博士学位。

当一九九〇年巴尔布鲁克从大学一毕业,就开了挂自己名字的设计工作室,到了一九九七年创立了专门设计字体的公司“Virus Fonts”。

巴尔布鲁克的设计领域相当广,包括字体设计、版面设计、企业形象设计(CI)、网页设计、唱片封面设计、影像设计等,大部分的作品都是革新又突破的。研究所毕业之后并未立刻就业的他,不做既有的作品、不被任何人干涉,希望能以自己的色彩自由地实验,其具代表性的例子是一九九七年与英国艺术家达米恩.赫斯特(DamienHirst)一起合作的专题书。该专题书脱离既有的平面形式,采用立体图片与贴纸来完成,同时,书中将赫斯特的作品分类为各个系列后,用不同的版面设计来突显每个作品的特色。

推荐阅读:好设计!打动人心征服世界:什么是绿色设计?

 


英国艺术家达米恩.赫斯特的专题书设计。

 
大卫.鲍伊在二〇〇二年的专辑“异教徒”封面设计。

歌手大卫.鲍伊(David Bowie)与巴尔布鲁克的合作也是常被讨论的话题之一,在二〇〇二年的“异教徒(Heathen)”、二〇〇三年的“实体(Reality)”以及二〇一三年的“明日(The Next Day)”等专辑封面上,巴尔布鲁克除了将歌手的个性与藉由音乐传达的精神一起表现出来,也采用自己所开发的字体,将设计师的个性含在设计之内。

巴尔布鲁克在设计上与能发挥实验精神的艺术家或歌手合作,也和民间企业、公共部门、非营利机构、美术馆、画廊等单位一起工作。虽然他的设计工作室规模不大仅有三、四个人而已,但却具有充分的竞争力,足以执行像日本森美术馆(Mori Art Center)、六本木之丘(Roppongi Hills),以及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The Museum ofContemporary Art)的形象设计等大型企划。巴尔布鲁克曾举办过多次个人展览、团队展览与海外巡回展览,在二〇〇七年于伦敦设计博物馆举办的回顾展览“Friendly Fire”,即为详细介绍巴尔布鲁克创作世界的知名展览。


二〇〇七年出版的《Barnbrook Bible》里,所收录的日本六本木之丘形象设计。

行动派艺术家

巴尔布鲁克希望透过字体设计表达真相,并唤醒设计师们的批判精神。

巴尔布鲁克虽与众不同,但不可将他视为是个只喜欢搞创意的平面设计师。若与他的信念相违背,那么就算再高额的企划,他也不会接受;把设计当作单纯的服务工具、忽视其文化价值与设计师想法的客户绝不会受到他的欢迎。举例来说,背弃博爱而贩售武器,或生产危害生命产品的企业就属于这种范畴,巴尔布鲁克除了不与他们合作之外,偶尔还会以激进的行动主义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战争、恐怖主义、权利携手,缺乏伦理的巨大企业常在他的作品里成为批判的对象。

你也会喜欢:路灯照得亮眼前路,却望不尽身后身

他曾在某一次受访时道出自己对政治的看法,“二十世纪的历史与现今政治成了无止尽的灵感泉源。我们藉着在学校学习或是从新闻接触到的历史,其实皆出自狭隘的观点,而狭隘的了解与解释历史,让我怀疑何谓真实或正确,这也正是我成为字体设计师的理由之一,因为我可以有机会透过印刷的单字来表达真相,最起码可以介入读者解读的过程里。平面设计师得持平面对每个宣传品,所以对那些浅窄的观点我不得不表达怀疑。”

从这段话的脉络里,我们便不难理解巴尔布鲁克为何与标榜反消费主义的加拿大非营利组织“Adbusters”一起合作。取名原意为“揭穿广告”的该团体,所发行的同名杂志《Adbusters》曾在 2000 年发表过一篇宣言─“当务之急二〇〇〇(First Things First 2000)”,巴尔布鲁克是为此签署的第一位设计师,率先唤醒设计师们的批判精神与伦理意识。


(上图)在二〇〇一年美国平面设计协会研讨会期间所制作的广告版。
(下图)批评美国政商勾结的海报。

正如历史上的领导者们善于利用印刷品成为宣传手段,巴尔布鲁克也相信平面设计可以有效改变世人的认知,因此,他绝不吝于将自己的信念透过设计表达且传扬于世。在二〇〇一年,于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美国平面设计协会(AIGA, American Institute of Graphic Arts)研讨会期间,巴尔布鲁克制作了一个巨型广告看版,上面写着提伯.卡尔曼(Tibor Kalman)曾说过的句子:“设计师们,请远离让你们说谎的企业。(Designers, stay away from corporations that want you to lie for them.)”

一起看看:无法浓缩的咖啡美学:胶囊咖啡机里没有爱世界的温度

或许,某些人将他视为脱离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但其实他是个致力于在日常生活里实践信念的人:住在狭小的房子、为了环保以脚踏车与地铁取代开车。还有些生活小事,像是他不去星巴克喝咖啡、也不喝可口可乐,在授课时对学生们强调该追求的是信念,不是金钱。巴尔布鲁克不愿意扩充设计工作室的理由,也是为了与世人接近和沟通。

字体就是我的力量


(上图)“马森”字体。原本命名为曼森,但 Émigré 公司考虑社会大众的观感,因此将名称改为马森上市。
(下图) 慈善团体“爱音乐,爱食物(Love Music Love Food)”的标志。

巴尔布鲁克说:“我们创造新的形状,好让人们更能够表达自己。”巴尔布鲁克在设计工作上很重视字体的角色,他甚至被称为字体设计师,字体为巴尔布鲁克设计经历的出发点。字体在平面设计工作上是最基本的要素,也是解读设计的密码之一,能让设计师更深地介入企划中。正如一见到专辑封面出现的乐团象征图案,马上能联想到乐团的风格一样,字体可以反映出设计师的声音、哲学与思想。基于这种理由,巴尔布鲁克创办了字体设计公司Virus Fonts。

巴尔布鲁克所设计的字体大多具有实验性与革新性,也将自己想传达的概念赋予在字体名称上。取名源自于连续杀人魔曼森(Manson)的“马森(Mason)”、以脏话命名的“混帐(Bastard)”、意指火箭的“飞鱼(Exocet)”、指笨蛋的“白痴(Moron)”等,都是他设计的字体代表作。其中,由美国的平面设计公司Émigré 所上市的“马森(Mason)”,是被纽约现代美术馆收购的第一个数位作品。另外,刻印在石头上的作品“科技无用(Technology is Nothing)”,目前正收藏于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从音乐获取很多灵感的巴尔布鲁克,在学校念书时,常常将自己喜欢的乐团标志画在课本上,模仿得一模一样。可能因为这样,在二〇一〇年他接受《MyFonts》的访问时,说:“发表一种字体等同于乐团发表专辑。”他表达想将多层次的意思、创意性的影响力、重要又使人感兴趣的哲学放入字体设计中。

一起看看:以泰国水患为灵感所设计的字体

也许有些人认为,他似乎想透过字体设计为自己的信念打广告,但是巴尔布鲁克本身并不喜欢给人“强烈个性”或“巴尔布鲁克风格”这类的印象。他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别人做设计,他曾说过:“我们创造新的形状,好让人们更能够表达自己。”对抗世界的腐败、反对商业主义的巴尔布鲁克,看起来是消费主义时代下难以生存的设计师,但是,他确实变成一名成功的设计师。他证明了自己的想法—为了实现正义所做的努力,就算是极为渺小的实现,依然很有价值,毕竟它能发挥一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