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原来可用贴近生活的“爱情金三角”来理解人在爱情中的样貌。这三个元素包含:亲密、激情、承诺。

2015年的2月14日,在阅乐书店的情人节沙龙,很过瘾。台面上,有人是为肆一而来、为蔡淑臻而来(偷偷举手)、为二小姐而来,更多的是被女人迷 womany 吸引而来。

所以,爆满。

但骨子里,我们都是服膺爱情与亲密关系的信徒,期待困惑能得到些答案、问题找到个出口。有痛过的,希望可以来敷些药,虽然不至于完全不痛,但至少可以减缓些痛楚。有结束得莫名其妙的,希望可以多些理解,让自己少些往“why me”里头钻。还有一种最特别的:带着另一半来,内心渴望带来受调教一下。我坚持相信,只要愿意陪伴一起出席,都值得盖个章:“肯定”

大家对知识的渴求究竟有多强烈?站上人气作家-海苔熊,原努力想隐身在听众席,却仍被迷粉 cue 出来,光凭这一点应该就不难想像:连最后的 Q&A,都很热烈。热烈到我忍不住想在这边多停留些,从谘商实务经验以及文化的角度,去回应这三个“用生命发问”、血泪交织、重要且够典型的问题。

Q1:“为什么有些人,明明现有关系很稳定、前一天才刚跟伴侣共进浪漫晚餐,隔天一早却说他/她爱上别人了?”

我喜欢淑臻说的“不够成熟与负责”,以及海苔熊提醒我们“人的生物本质,的确是有可能同时喜欢上多个对象”。除此之外,我也爱用很贴近生活的“爱情金三角”(Stenberge,1986)来理解人在爱情中的样貌。这三个元素包含:亲密(Intimacy)、激情(Passion)、承诺(Commitment)。

推荐阅读:两性心理学家告诉你幸福关系的关键

如果我们用总和100%去看,每个人在面对爱情时,会带着自己偏好的三元素组合投入关系里。完美的关系,是亲密33%、激情33%、承诺33%,但这种完美比例,只存在理想中。大多数的我们,会在某一、二项的比重特别高些。

举例来说:假设格雷是个重视激情(60%)远大过亲密(30%)与承诺(10%)的人(如有雷同,纯属巧合),那么他就会带着这样的偏好,去找寻可以令他满足的对象与关系。

相对的,他的伴侣也要能够忍受他是个低度“承诺”(不单只是口头上的承诺,更包含对关系的认定)的情人;特别是在热恋期的“激情”消褪之后,尤为挑战。

任何人,都有可能偶发、随机性地遇到这样的伴侣。但如果你发现你总是遇到这样的人,那么或许该思考的是:为什么我总被这样特性的人给“勾”到?在他们身上,我渴求些什么?或是映照了自己什么特质?是否总是天真地相信浪子会为我而改变?与自己在原生家庭里的成长经验是否有关?

肆一也引导我们去思考:如果对方有这么多你不喜欢的、甚至没那么爱你,那么你为什么还要爱?

这些,都是我们在面对伴侣“对感情不忠”、急于探求原因的同时,更需要向内探索的议题,以避免陷入无限回圈、令自己痛苦不已。而这样的向内探索,也同样适用于下一个问题里,关于“为何我一而再、再而三遇到类似的人”之解答。

同场加映:从女孩到女人,我们一定遇过的五种坏男人

Q2:“面对爱情里的困境,我想积极沟通与面对,男友却一再逃避;而且我还一而再、再而三遇到这样的人,怎么办?”

二小姐提醒得很棒:这问题其实无分性别、任何人都有可能遇到对方逃避面对关系困境与沟通。另外,我的确也听过一个很有趣(也很戏谑)的说法:“装死,是男性与生俱来的本能。”这样的字眼,其实带有浓厚性别刻板印象的意涵。但我也看到性别偏见的背后,关于文化的议题。

推荐阅读:当《明日的记忆》成为今日的性别议题:男性有没有柔弱的权利

在我们文化里,男性的成长历程很少被教予“如何分享自己”,并且学习到这件事是重要的。直到念谘商心理科系、开始修炼前,我自己与身边大多数的“哥儿们”到18岁以前的成长历程,就长这个样子。

“哥儿们”的情谊,跟“姊妹淘”的情谊很不同。哥儿们是不太分享感觉的,甚至不太被允许在同侪间表现脆弱,除了担心有损男性形象外,也因为其他哥儿们看到自己的男性好友哭泣,可能会引发很高的焦虑:“我现在该怎么办?”吃喝玩乐很容易,但却不知道该怎么接住好友的负向情绪。

习惯分享自己的人,会知道“分享”的好处多多,是整理想法、探索自己情绪的绝佳途径。但对于不习惯分享的男性而言,这件事,有时候像是要他们的命。更何况,在面对关系困境或冲突时,往往需要更深的自我揭露,于是平常没有学会这项技能的男性,便容易不知所措。这时候我们自以为最好的因应方法,就是俗称的“装死”、什么都不做,因为怕多做多说多错。

听听男人的观点:明明约会很顺利,为何男人不再约你?

由此可见,除了少数“极品”(我真的看过这种极品)之外,大多数人“分享”的能力是需要透过学习的,不是每个人与生俱来都会。即便是习惯“分享”的人,成长路径也是练习而来,只是我们没刻意去觉知。

在你们的关系中,你会很清楚对方是否是个习惯分享的人;假使你希望对方在遇到关系中的重大议题时,能具有“分享自己”的能力,那么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开始“调教”,这件事就变得必要。

但别忘记作家-肆一提醒我们的:“每个人因应压力与冲突的方法不一,也需要被尊重。”

如果发现伴侣真的很不习惯分享,即使经过调教后亦然,那么理解后需得回到你们的关系中去讨论:未来遇到极需要沟通时,该怎么办?而且最好趁“平时”就要讨论好,否则等到“战时”,会更难聚焦。

同场加映:你真的懂男人心吗?搞懂男人思考逻辑的七个重点

Q3:“我的伴侣是独子,但我们有共识不生孩子、他也愿意支持我。然而,我很担心他的家族压力加诸在我们身上时,会承受不了。”

文化,真是我们许多人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也再度验证:婚姻,不只是关乎两个人,而是两个家庭,甚至家族。

推荐阅读:二十个藏着“但是”的婚姻杀手

“独子”在华人文化里,是个很特别的角色身份,越传统的华人家庭里,越是如此。特别是“传宗接代”这件事,所涉及的往往不只是“独子”本身,还会牵连到另一半。这议题的情绪张力有多大,光从众多“本土亲情伦理大悲剧”总喜欢把它放进剧情里刺激收视率,便可窥知一二。

在台湾,“独子”的角色,甚至会令许多女性忘之却步。

谘商室中,我们看过太多家庭,为了要达到“传宗接代”的使命,不只要生育,而且还要生到“男丁”方休,就算已经生了三千金、四千金,只要一直没生到男丁,那就很抱歉,请继续生下去。于是,战火从小家庭内开始延烧,一路烧到两边的原生家庭、大家族,共构这场混仗,纠葛到不行。

所以每每这样的故事,都听得令人极度不舍,包括沙龙当天亦是,令在场不只肆一、淑臻两位来宾、二小姐,还包括现场聆听故事的我们,为之心疼与鼻酸。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个超大的亮点:在这故事里头,“独子”这个最重要的角色,位置是鲜明的。

故事中的他,何以重要?因为抵挡男方家族压力的关键枢纽,即在独子的角色位置。唯有他能先划出那条隐形的文化界线、奋力抵挡文化的压迫入侵伴侣次系统,才有可能让彼此在亲密关系中更加安在。

那这件事又何以不宜由婚姻中的女性来做?因为她是“媳妇”,不是“女儿”。这说法虽然残酷,却也真实,真实到令人想哭。一旦由媳妇出头面对,那么文化的压力,就会直接越过我们这些儿子,转移到媳妇头上。

而当丈夫努力捍卫界限、抵挡文化压迫时,婚姻中的女性角色可以做什么?除了支持,还是支持,并且进一步去理解“夹心饼干”的辛苦,给予适度的疼惜。

我们这些独子,要的不多。只要这样,我们就很甘愿继续打仗了。

推荐给你:爱的表达,才是沟通的第一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