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小孩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因为孩子聪明、直接,更能看透你的不愉快,一起和孩子面对脆弱然后成长吧!

遇到挫折是难免的,但是要知道此时该怎么对待自己,

想办法解决负面情绪与思维,找机会回复到正常状态。

挫折,让孩子看到不完美;勇气,让孩子承认不完美,

而这种勇气在自己身上,我陪着她一起寻找那个源头。

人非圣贤,妈妈也有想耍赖、想任性的一面。

这天,妹妹兴致勃勃地跑来找我玩,老实说我真的一点劲儿都没有,连应付都嫌困难。

我看着她,尝试很平静地说:“妹妹,妈妈今天心情不好,现在没有办法陪妳玩、陪妳说话,可以让我安静一下吗?妳想做什么都可以。”

“那妳等一下会变好吗?”

“我不知道,也许不会,我今天都想一个人。”

“妳生气了吗?是我害的吗?”妹妹小心的提出这个疑问。

“不是,跟妳没有关系,只是心情就像天气一样,有时晴天,有时下雨,我现在正在下雨。”

“那我,可以看电视吗?”她挑了一个我最讨厌她做的事情,我想这是一种“测试”。

“可以,我说了随便妳。我现在不想再说话了。”我的音量有点提高,老娘耐性快没了,再说下去就会暴冲了!

“喔,好。那等一下妳比较好了,可以告诉我吗?”她倒是很镇定,但是也没有开电视,我想她很聪明,知道一按下遥控器大概世界就毁灭了(虽然,妈妈说可以)。

我惊讶于她的爽快,心情好像有因此好一点点,就那么一点点。过了十分钟,妹妹又来了。我就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

“妈妈,妳有觉得好一点了吗?妳可以陪我玩了吗?”

才过十分钟耶!我的心中虽觉得不舍也有点愧疚,但我知道勉强不了自己几分钟的,何况今天状态真的很差。

“抱歉,还在下雨。”我强压住自己的复杂情绪。这时的我,其实好想大喊:为何一定要我?为何不找别人?烦死了啦!

“可是我好想妳陪我喔!”

“我现在陪妳的话会很不开心,妳也会觉得不开心,要是我不小心发脾气,会很糟糕的。”

她没有说话,脸上满是委屈。我们互相看着,沉默了一会儿,这段沉默里我跟自己对话:能不能有别的办法?办法是一定有的,只是我还没想到而已,更何况她刚刚那么地体贴。我决定给个缓冲。

“这样好了,我们一起来想想,当心情不好时,对方陪妳做什么事情会比较开心。等一下我们来讨论。”

“好!”她似乎感觉到一丝曙光。

这不是缓兵之计。我开始很认真地想:若我想要脱离现在这个低潮,孩子可以怎么帮助我?我等下要认真的开条件。过了几分钟,我走去找妹妹。

“我需要妳的帮忙。妳可不可以在我旁边画画,画什么都好,然后我躺在妳的床上听音乐?但是先不要跟我说话。”

“好!”她立刻忙碌起来,准备画图的工具,还很仔细地问我想看蜡笔,还是彩色笔的画,问我想听什么音乐……。

其实看着她这么用心替我张罗着,我的心情已经很舒服了,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我的孩子永远这么需要我、这么在意我。接下来妹妹好像妈妈一样,而我像个小孩窝在床上,靠着枕头看她画画,她陪着我听吵杂的 GLOBE 精选集。就这样过了半个小时,没事了。

当时我并无意“示范”什么,只是就事论事地想办法解决我的情绪,然后就能恢复正常能量照顾需要我的宝贝,类似的情景应该发生不少次,没想到她默默地学会这样处理情绪。

有次放学回家、吃完点心后,妹妹写起功课。只是,不知道哪根筋不对,那天她写一个字就擦一个字,还越写越生气,最后大哭了起来。

“怎么啦?为什么要这么生气?还哭成这样?”我装作没事,关心一下即将失控的妹妹。

“我写得很丑,为什么每个字都不一样大!”她伤心地继续大哭。

“老师都说妳写得很漂亮了,何况手写字本来就不能像印刷字一样大小相同,重点是要学会这个字!”我知道说这些话可能没什么帮助,但还是尝试把事情讲清楚。

“我就是觉得很丑!我不要这样!”她还是大叫。

“如果妳现在觉得很生气,先暂停一下,等生气完再继续写。”我作势要把作业簿收起来。

“不要,不要拿我的簿子!我要继续写!”我的妈呀,这个自虐狂。

“妳哭手就会没有力气,一定怎么写都写不好。”我也大声起来。

“我会慢慢不哭,妳来旁边陪我,不要讲话啦!哭又没办法一下子马上停!”她边抽噎,边说。

我脑中突然连结起妹妹曾经给我的陪伴。于是,我就搬张小椅子坐在她旁边,忍耐着,听她继续滴滴答答,继续写,继续擦,偶尔忍不住插个嘴:“这个写得不错耶。”

当然马上被纠正:“好不好看是我认为的,妳不要讲话!”

就这样过了半小时,看她自己慢慢稳定下来,慢慢把三四行的功课写完。我做的事情就只是全心等待和陪伴

不被挫折影响是骗人的,但遇到挫折能够知道怎么对待自己,就能拥有迅速恢复的能力。我记得曾有位同事跟我说:“妳好像不会被什么事情打败,因为有时觉得妳崩溃了,隔了一天,马上又精力充沛,说妳想到一个好方法。妳大概只会在谷底一天吧。”

因为“挫折”,我们才有机会认识不完美的自己。当不完美的自己出现时,或许连承认都需要极大勇气。更别提还要懂得和自己和解、相处,甚至进步。

面对挫折,往往伴随着失败的情境,在那个当下懂得控制负面思维、掌握负面情绪需要极大的能量,而我认为那个能量就是勇气的源头。

大部分的人觉得勇气像是人生必备的氧气筒,会流失,会消耗,所以需要时时补充。我倒认为勇气不是消耗品,而是勇敢特质的“产品”,产生勇气的力量就在自己身上。

推荐阅读:拥抱自己的不完美

推荐阅读:妈妈的读心术:给孩子诉说的空间,做情绪的呼吸

延伸阅读:掌握自己的情绪 才能轻松教出孩子的高E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