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来听听驻站作家 commonmaster 与我们分享他所阅历的外国人搭讪经验,真的是非常有趣呢!

“搭讪”是门大学问。从一开始的搭讪法,各国的民族性冷暖立见分晓。在亚洲社会的脉络下,无论在街头、商店或各种社交场合,若有人未经介绍便随意向异性搭讪,多少都会被贴上不太正经的标签。

延伸阅读:为什么对女生而言街上并不安全?搭讪与性骚扰的一线之隔

相对之下,场景若换到欧美国家,尤其是以热情着称的南欧地区,搭讪就只是件稀松平常的事,是人和人之间的一种互动模式罢了。吊诡的地方在于,不少亚洲女性在自己的国家原本对搭讪这一回事嗤之以鼻,但是一旦换个环境,体验到真正懂得放电的搭讪高手时,往往就失去招架之力了。

“我在义大利旅游时,每天都有好几个美男子对我抛媚眼示好呢⋯⋯”

每当听到这种语带沾沾自喜的宣示,我总忍不住暗自觉得有趣:“在这里,只要是单身女子(或男子),这种经验是很正常的吧!”

不少人都发现一种现象:越往南方的国家,人们就越热情、料理也越美味;越到北移,人们就越冷淡、食物的变化也越少。暂且不提地中海以南的非洲地区,光就欧洲大陆来说,南欧的义大利、西班牙或法国南部等地,人们的热情豪放众所周知,不管男女老少见面总是要来个热情拥抱亲四下。

推荐阅读:我在西班牙,挑战朋友亲密的界限

一旦越过了忙着制作巧克力的比利时,来到偏北的荷兰、北欧,或是再穿越英吉利海峡抵达大英帝国,人们的肢体语言便愈发收敛,搭讪的话题也从热烈盛赞对方,转变成令人哭笑不得的冷笑话。

但显然,不管是哪一国的矜持绅士,内心都同样垂涎着秀色可餐的女孩们,这点只要在几轮啤酒之后,男性本色就会自然显露了。一旦多喝几杯,原本生涩尴尬的谈话也会越来越放松,而有意无意的肢体碰触也越来越大胆。

同场加映:解析!男人的六种拥抱方式代表意义

对于擅长搭讪的欧洲男士而言,最名正言顺的搭讪情境便是社交派对。这类场合无论有多么冠冕堂皇的目的,无论是以机构名义在外租借场地的大型派对,或是因某人生日而举办的私人聚会,最终极的目标永远都只有一个:搭讪异性。

重点在于,如何在无人介绍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向完全不认识的对象开口攀谈。能否顺利开启一段对话,甚至延伸更多后续发展,这种开场的搭讪台词(pick-up line)可以说是重要关键,所以只要上网随意搜寻,总会出现琳琅满目的“搭讪大全一○一”“最佳搭讪台词精选”等等噱头。

只不过,大部分的现成章句,总是俗气到令女士猛翻白眼:

“请问,我死掉了吗?不然我怎么会见到天使?”

“除了当个性感宝贝外,你平常还做些什么?”

“你好,我刚来到这个城市,请问到你家应该要怎么走呢?”

对大部分男性而言,比较正常的作法,是利用周遭事物顺势开启话题:

“你也是XXX的朋友吗?我跟他很要好,怎么从来没见过你?”

“这音乐真不错。你知道是谁的歌吗?”

“哇,好漂亮的洋装/项炼/包包!”

此外,由于欧洲男女抽菸的比例相当高,“请问可以借个火吗?”一度是最好用、也最顺理成章的搭讪台词,也常有为了找藉口向对方攀谈,故意把自己的打火机藏起来的例子。但在近年越趋严厉的室内禁菸法令下,令不少社交男女都对这个最佳开场白的殒落,感到无限唏嘘。

你会喜欢:【玩情趣】十句和电影相关的逗趣搭讪开场白

“你不是说我在西方男性眼中很有魅力吗?才不是吧!你看,我在酒吧里也没人来跟我搭讪啊!”我曾经开玩笑地向英国男友东尼抱怨道。

东尼似乎在考虑到底该不该把这种搭讪策略传授给我,犹豫了一下才回答:“宝贝,那是因为你没有释放出讯号。”

讯号?这是什么智慧手机的最新功能吗?

东尼像教导小朋友似地告诉我,无论在派对或酒吧等等社交场合,直接的眼神接触、放松的肢体语言,或甚至只是脑海中是否转着“我想来认识异性”的想法,都可以是释放讯号的一部分。

推荐阅读:“不爱自己的女人无法性感”巴黎女人的迷人秘密

尽管大部分的男性并没有敏感到可以具体分析这些细微差异,然而在习惯搭讪的社交脉络下,这些动作表情集结起来所产生的“我对这个人有兴趣”的讯息,欧洲男士们与生俱来的搭讪雷达都能够自动侦测到。

东尼口中的这种搭讪讯号,乍听之下仍有点抽象。不过,我从丹麦女友麦布莉的身上,终于见识到了释放讯号的威力。

在麦布莉远道前来拜访我的当晚,我们来到荷兰小镇里的当地酒吧,打算一起小酌一杯叙叙旧。麦布莉拥有北欧民族的高大身材,我一百六十五公分的身高,站在她身旁却几乎矮了一个头。年过三十五,外貌其实并不特别出众;然而,她有一双会笑的眼睛。

延伸阅读:当朋友都成双成对时,给单身女人的四个建议

“嗨!”我们准备在吧台边坐下,麦布莉便轻松自然地向邻座的两名男士点头招呼。两位男士立刻将好奇的目光扫射过来。

“我从哥本哈根来的,请问你可以推荐这里比较特别的啤酒吗?”麦布莉笑着对酒保说,音量让酒保以外的人都听得清楚。这下全酒吧男性的注意力似乎都集中到这里了。

“是什么把你从丹麦带到这个荷兰小镇的?”邻座一名壮硕的男子开口。

麦布莉开始说明她是来探望在荷兰念书的台湾朋友,这下众人的视线又转到我身上。我们这两名奇妙的女性友人组合,显然让在场所有的单身(或非单身)男性们都产生了兴趣。

在酒吧整晚,我和麦布莉忙着应付不断上前攀谈的荷兰男士。当我正和 A 男交谈时,眼角余光已接收到一旁 B 男的热切视线。看来东尼教导过的“讯号”准则不但所言不假,而且是男女适用。

随着我结交的女性友人越来越多,我也发现许多欧洲女性不仅习于接受搭讪,自己也相当懂得如何开启好的搭讪话题。不需要特别出众的外表或打扮,便可以藉由友善的肢体语言、风趣的谈话,让自己轻松成为群众的焦点。

在一个搭讪的文化下,搭讪并非只是男性专有的权利,西方女性在面对搭讪时的态度也相对显得泰然自若,不会花枝乱颤地兴奋窃笑,也不会惊慌失措避之唯恐不及。她们相当清楚,对方的搭讪之词只是社交的寒暄词令,搭讪的动作也不代表对方就对自己一见钟情,而是在生活中增添更多“探索”的乐趣。

同场加映:为什么我交不到男朋友?

初抵异乡的某个晚上,我和另一名台湾女孩小妍,加上在国际学生宿舍认识的南美女孩莫妮卡,三人在晚餐后一同到镇上的酒吧续摊。正逢酒吧里最拥挤的时刻,人人都手拿一杯饮料站着交谈。没多久,站在我附近的一名棕发男子便试图和我攀谈起来。

小妍在旁看见这一幕觉得有趣,忍不住咯咯笑起来:“你这么受欢迎啊!”

在我看来,小妍的举止并没有太大不妥。然而,莫妮卡立刻皱眉“嘘”了一声,男子也略感不悦地抬头看了一眼。

后来我们学到了,在社交场合中,若对方有所动作时,无论是在旁窃笑,或是直接戳破对方的搭讪意图,都被认为是不礼貌的作法,等于是不给对方台阶下。即使不打算理会对方的搭讪,此时也只需大方地应付几句,再找个时机或藉口离开即可。显然,搭讪这门学问还有许多待学习的地方呢!

推荐阅读:为什么面对两性关系时特别容易“想太多”?

“你们台湾男人真的是很不会搭讪啊!”往返台法两地工作的法国人尚弗瑞德,有次语带戏谑地感叹道。

“呵,那又不是我们的文化。我们一般的观念是你要是真心想跟某个女生交往,你才会积极地去跟她互动。如果经常跟许多女孩随意搭讪,人家只会觉得你是花心的玩咖罢了。”我费力地想替广大的台湾男性同胞辩解。

“你们都想太多了,能够跟像你这么美丽的女性说话,本身就是一件愉快的事啊!”尚弗瑞德笑着说,果然三句话不离调情模式。

看来,一个民族的搭讪习性似乎真能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态度呢!
 

 

更多欧洲文化观察,都在《男人样本:我在欧洲的不客观爱情文化考察

 

《男人样本》正是一份贴身、独家、不客观却体察深刻的文化比较研究,以另类人类学的眼,侧看欧洲男性背后的文化样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