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many 编按:死亡对我们来说好远又好近,这个话题从来就不是东方社会会喜欢或是愿意主动去讨论的,但是死亡,是人生必须面对的课题,如果害怕,那让我们一起换个角度想吧。把人生当作是一趟旅行,死亡像是旅行的结束,慢慢的速度会归零,最终达到静止状态,我们面对亡者,心中的狂放激动也会因而降低速度。去巴黎墓园走一遭吧,听听自己的声音,也调整自己的旅行速度。

推荐阅读:【女人迷沙龙】她和他说说,旅行教会我们的事



死亡是人生必须面对的课题

对于躺卧在此地的人们,生命到达终点,他们的旅行已经结束,他们的

旅行速度是零;对于我们这些墓园的沉思者而言,我们内心中那狂奔的

欲望,也被降低速度,最后达到静止的状态。

延伸阅读:第一次面对生离死别

巴黎拉榭思神父墓园

巴黎的墓园也像是一座微型的建筑博览会,所有古典建筑的元素都被使用在坟墓上,而且其设计比例正确,让每一座小小坟墓都有如一座座的豪宅

我很喜欢到各地的墓园漫步,观察各种不同的坟墓设计,以及墓志铭与坟墓设计中所透露出的不同人生观。暑假带一群朋友去法国巴黎旅行,我没有带他们去香榭大道名牌店采购,反而是带他们到巴黎的墓园去欣赏坟墓风情。可能会有很多人认为我这种做法近乎疯狂,但是我总觉得与其到名牌店疯狂 shopping,不如去墓园思考人生,对他们的人生可能更有意义。

巴黎拉榭思神父墓园

漫步在巴黎拉榭思神父墓园之内,会看到许多工艺非凡的铜像雕塑,有威武展翅的天使、死者生前的模样,也有家属悲痛哀哭的生动雕塑。

墓园是城市状态的缩影,纽约曼哈顿摩天大楼林立,因此纽约的市立墓园墓碑林立,也像是摩天大楼都市丛林一般;东京生活空间密度极高,其城市内墓园也呈现出拥挤的状态;而花都巴黎艺术氛围浓厚,巴黎的墓园也有如美术馆一般,充满着艺术气息。每座坟墓上都有雕刻工艺非凡的铜像雕塑,有的是威武展翅的天使、有的是死者生前的生活模样,也有雕刻着家属悲痛哀哭的模样,当然也有描绘死神临门的阴沉雕塑,无论如何,进入巴黎的墓园,有如进入户外雕刻美术馆,雕刻水准之高,令人惊艳!

死亡是人类最后的尊严

我依然记得一座坟墓前,有一具披着斗蓬阴森妇人的铜像,挡在坟墓铁门之前,似乎要阻挡死神的来临,护卫着她的家人,不过这样的努力是否有用?人们永远无法抗拒死亡的到来!即使抗拒了死神,永远在这肉身活着就是好的结果吗?

记得以前读过的寓言故事,讲到一位国王在死神来临时,欺骗死神,并且拘禁了死神,让他无法去执行死亡的任务,也因此这个国家从此脱离死亡的诅咒,不再有死亡的威胁。当死神不再执行任务时,全国人陷入一种不死的状态,那些衰老病痛的长辈,求死不得,痛苦地在病床上呻吟,车祸意外的人们或猫狗,肢体残缺严重伤害,却也无法求死,只能在痛苦中哀嚎,人们后来才发现,“死亡是人类最后的尊严”,国王不得已释放了死神,让他继续完成他护卫人类最终尊严的工作。

墓园的设计其实是针对生者

墓园的设计多少反映出逝者的人生观与生命经验,亦或是反映着逝者的欲望与生命的悔恨;另一方面,墓园事实上是对于未亡人的抚慰,而不只是对于死者的悼慰而已。墓园空间的设计对象,主要是针对生者,而非对于死者;因为逝者已矣,但是生者需要被瞭解、被慰藉,也被引导;丧家遗属来到墓园里,带着哀伤与悲痛,期待来到墓园里,内心可以被安慰,思念之心可以被满足。如果墓园里充满着荒诞的礼俗,充斥着尖锐喧嚣的念经喇叭声,甚或有孝女哭墓、脱衣女郎的怪异演出,如此来内心如何可以被安慰,如何可以在宁静中整顿心灵?



巴黎拉榭思神父墓园

披着斗篷阴森妇人的铜像,挡在坟前,似乎要阻挡死神的来临(左),挨着脸颊表情愁苦的雕塑(右),带给人们对于生命的无限悼念和启发。

一座理想的墓园应该是一座花园,是一座像创世纪伊甸园般的天堂异境,因为人们在花园中可以藉着绿荫草地、花香鸟鸣,内心得着抚慰;在宁静的花园里,内心烦扰得以沉淀,在静默沉思中,整理出对于生命的安定与出路。一座理想的墓园也应该有启示性,墓碑上的墓志铭,或是墓园里的雕塑,都可以提醒世人,生命是何其短暂生活是何等的脆弱;如何在短暂的人生里,成就永恒的生命价值与意义?也叫我们珍惜生命中现有的幸福,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感恩。

金马奖导演蔡明亮,之前到巴黎拍摄的电影《脸》,不仅拍摄罗浮宫及其内部平时隐祕的空间,也特别到巴黎的墓园拍摄多场的剧情,可见巴黎的墓园与罗浮宫同样是花都巴黎重要的古典空间。在墓园拍片对于中国人而言,可能是忌讳又难以接受的事,但是我却觉得墓园其实是人生历程中,最具哲理思维的空间,可以为电影带来极大的生命冲击,让观者无法逃避地去面对生命中最终的关怀,也就是“死亡”的议题,从来没有人可以因为逃避死亡或背对死亡,而可以免于死亡!

既然死亡是人生中必须面对的课题,何不好好去面对,必且好好去思考这个课题。

墓园是微型的建筑博览会

巴黎的墓园也像是一座微型的建筑博览会,所有古典建筑的元素都被使用在坟墓上,而且其设计比例正确,让每一座小小坟墓都有如一座座豪宅一般。古典形式的建筑,最重要的是古典元素的大小长度,要符合黄金比例,否则就会显得不伦不类,台湾许多豪宅建案喜爱古典建筑元素,可是却常常显得怪异,就是因为其古典建筑元素间的比例没有抓好,也凸显了设计建筑师古典建筑的涵养与训练之缺乏。

或许对于建筑系的学生或学习建筑的人而言,巴黎的墓园提供很好的学习环境,只要经常到墓园来观摩甚至速写,都可以让你学习到古典建筑的黄金比例与古典元素的搭配组合,有助于在设计古典形式建筑时,可以有较好的表现。

你会喜欢:惊艳德国!寿命最短的全水建筑

历史名人的长眠之所

巴黎拉榭思神父墓园安葬着许多名人,包括音乐家萧邦与罗西尼,剧作家王尔德等人,这些历史名人的坟墓,每天都会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客前来献花悼念。萧邦的墓虽然只是衣冠冢,但是还是不减乐迷们的热情,天天有观光客来凭吊,并且献上鲜花致敬,连我学音乐的母亲,即使已经八十多岁,却仍然在几年前来到此地悼念萧邦。我曾经疯狂地想像,如果藉着影音互动装置,让人们来到萧邦墓园前,就有萧邦的钢琴曲演奏,那种情境恐怕更叫人催泪吧!

王尔德的坟墓,因为太多人在坟墓有翼天使雕像上留下红色唇印,以祈求爱情的完美结局,当局今年特别在清洗雕像之后,在坟墓旁加装透明压克力围栏,结果还是有人想办法进到围栏内,在坟墓雕像上留下红色唇印。

人生最后的静止状态

漫步在巴黎拉榭思神父墓园之内,并不会感受到传统墓园的恐怖与哀戚,只有温暖的阳光与清新的空气,反倒是像一座观光胜地般,观光客穿梭其间,寻找他们崇拜人物的安眠之所。

对于躺卧在此地的人们,生命到达终点,他们的旅行已经结束,他们的旅行速度是零;对于我们这些墓园的沉思者而言,我们内心中那狂奔的欲望,也被降低速度,最后达到静止的状态。

 

图片、文字来源:【旅行的速度】(大块文化出版

 

旅行教会我的事
〉〉旅行可以让妳得到什么?
〉〉散心也是旅行的意义 日本京都
〉〉旅行碰见的孩子,他们教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