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视觉发展在 2–6 岁进入关键期,但在台湾儿科临床端普遍观察到,幼童因语言能力尚未成熟,往往无法清楚表达视觉不适,使视觉相关问题在初期阶段难以被家长或教师察觉,导致延后就医的情况相当普遍。

2025 年 11 月 15 - 16日儿科医学会年会期间进行的医师访谈调查中,共完成约 60 位儿科医师访查,其中八成医师表示幼儿视力问题“经常因难以察觉而延后就医”,反映现行幼儿视力筛检方式在临床端仍存在明显不足。


(图取自 Envato)

幼儿“不会说、不知道怎么说”,视力问题难以在第一时间被辨识

受访儿科医师一致指出,幼儿面对视觉模糊、不清楚或影像重叠时,通常不会告诉家长“我看不清楚”,原因不是隐瞒,而是无法分辨什么是“清楚”或“模糊”,语言能力也不足以描述具体不适,常以行为反应取代语言,例如:

  • 靠近观看书本或玩具
  • 歪头看物品
  • 常揉眼、眯眼
  • 走路偏移、容易撞到东西
  • 抓不准物品位置

然而这些表现常被误认为专注力不足、个性害羞,或只是小朋友“注意力不集中”,进而忽略了背后可能的视力问题,家长若无法立即将这些行为与视觉问题连结,将使风险延后被察觉。一位北部儿科医师表示:“幼儿不知道什么是‘视觉异常’,也没有能力用语描述不适,因此家长如果没有留意,就很容易让问题拖到更后期才被发现。”

当孩子“终于看得清楚”时,首次展露出真正的笑容

台南平安诊所院长杨为杰医师分享一位一岁多幼童的案例,生动呈现幼儿视觉问题容易被忽略的情形。

这名小女孩是家中老二,自襁褓期起就比兄长少了许多笑容,对人反应较弱,与他人互动也明显冷淡。家长原以为孩子可能较害羞,或可能有发展迟缓、自闭症早期表现,因此格外留意,但孩子的行为又不完全符合典型的自闭症判断标准。今年初杨医师开始推动幼儿视力筛检,这名小女孩在例行接种时接受了简短、非接触式的仪器视力筛查,结果意外发现:孩子双眼均有超过 500 度的屈光异常。

杨医师立即协助安排转诊至儿童眼科医师,并开始配镜矫正。令人惊讶的是,家长于后续回诊时表示,孩子戴上眼镜后的变化非常明显:

  • 开始会笑了,笑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自然
  • 愿意看着人,能辨识他人表情
  • 学习速度明显变快,对外界反应也更多元

杨医师表示:“孩子不是不想笑,也不是不想跟人互动,而是她看不清楚世界。”因看不清楚,因此无法理解他人脸部表情,也难以与人建立互动连结。

“当她终于看见时,她的世界变亮了,人也变得更开朗。”

杨医师补充,早期发现视觉风险不仅能协助家长更快理解孩子的困难,也可大幅降低未来弱视的风险。“家长后来告诉我,最舍不得的,是想到孩子可能已经模糊地过了一段时间。”


(图取自 Envato)

幼儿配合度有限、传统检查方式难以执行

受访医师普遍反映,传统视力表需孩子具备理解与一定程度的语言表达,对 2 - 4 岁幼儿们尤其具有挑战。此外,部分检查需点散瞳药水,也可能造成幼儿不安。因此,多位儿科医师皆认为:非侵入、快速、幼儿接受度高、能协助初步辨识风险的手持式视力筛查仪已成为基层医疗端的重要需求。

手持式视力筛查仪在美国、日本已成为常规工具

全球儿童视觉照护已逐步采用更适合低龄幼儿的手持式筛查方式,美国使用超过 10 年,广泛应用于儿科诊所、家庭医学中心与校园健康计画。日本普及超过 5 年,已被纳入多项幼儿健检与社区健康计画,用于协助早期辨识视觉风险因子。

国际实务显示,手持式视力筛查仪能提升幼儿配合度并改善初筛效率,使家长及医疗端更早掌握视觉风险。受访台湾儿科医师表示,本土幼儿筛检方式仍有改善空间,与国际相比“工具导入速度偏慢”,但临床需求十分明确。

协助初步辨识视觉风险,并非诊断用途

儿科医师一致强调,手持式视力筛查仪主要功能为:

  • 协助医疗人员“初步辨识”视觉风险因子
  • 可以检测的视力问题包含近视、远视、散光、不等视、斜视、瞳孔大小不一等弱视风险因子
  • 以非接触方式进行,快速且幼儿接受度高

但筛检结果仅供初步评估,不具诊断用途,最终诊断仍需由眼科专科医师确认。

儿科医师提醒家长:若出现五大视觉异常行为,建议尽早评估

儿科医师杨为杰也提醒:家长可留意五大视觉异常行为,若幼儿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尽早安排视觉评估:

  • 靠近观看书本或玩具
  • 歪头看物品
  • 常揉眼、眯眼
  • 走路偏移、容易撞到东西
  • 抓不准物品位置


(图取自 Envato)

儿科医师杨为杰表示,早期辨识有助降低延后就医的情况,并提升后续转介效率。

此次 60 位儿科医师的访谈回馈显示,幼儿视觉问题的核心痛点不在于症状是否严重,而是 是否能被及早发现。若能透过更符合幼儿特性的视觉初筛方式,加上家长与医疗端的共同卫教推动,将有助改善台湾长期存在的幼儿视觉延后就医现象,提升幼儿视觉照护品质,并为每个孩子建立更清晰、安全的学习与发展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