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世界阿兹海默症日——台湾失智症风险因子管理白皮书即将发布。透过公私协力共同推动健康台湾,守护每一份记忆。
《台湾失智症风险因子管理白皮书》 40 岁起即为失智预防黄金期
在世界阿兹海默症日前夕,财团法人国家卫生研究院(国卫院)宣布,此次携手各方,即将发布首份《台湾失智症风险因子管理白皮书》。根据卫生福利部(卫福部)与国卫院 2023 年调查,台湾 65 岁以上长者失智症盛行率已达近 8%,平均每 13 位长者就有 1 人失智 [1]。
《台湾失智症风险因子管理白皮书》呼吁 40 岁起即为失智预防黄金期,需及早控制 14 项可控风险因子,其中跟慢性疾病相关,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透过积极落实健康管理,将可有效延缓甚至预防失智的发生 [2]。
“护脑五守则”失智预防,建立健康识能
国卫院高龄研究中心“失智研究与防治专家小组”召集人暨高雄医学大学神经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杨渊韩教授指出,《Lancet》2024 年最新报告指出,多达 45% 的失智症病例可透过控制 14 项可改变因子来预防或延缓 [2],中年期的肥胖与三高是最需关注的风险因子。
他强调,肥胖与糖尿病不仅是多种慢性病与癌症的根源,更是隐形的失智推手;多项国际研究证实,中年肥胖与糖尿病患者在晚年罹患失智症的风险显着增加。
若能及早进行体重与血糖管理,将能有效降低发病率并延缓病程。为帮助国人及早采取行动,《台湾失智症风险因子管理白皮书》特别提出“护脑五守则”:顾腰围、控血糖、压不冲、脂不高、肾要好。
图片|国家卫生研究院X诺和诺德 提供
公私协力共推全民防失智蓝图【健康台湾】携手【长照3.0】
国卫院院长司徒惠康表示,国卫院做为国家卫生政策智库,以解决国人重大健康挑战为使命。预计发布的《台湾失智症风险因子管理白皮书》,正是去年签署三年合作备忘录后的第一项公私协力(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重要成果。
失智症的预防与照护不仅是医疗议题,更牵动长照与社会永续发展。结合国卫院的科研实力与台湾诺和诺德在肥胖及代谢领域的专业,期望透过减轻慢性疾病对国民健康的负担,以实现“健康台湾”中针对“慢性病防治”、“肥胖防治”以及“888 计画”的长期目标。
卫福部长期照顾司祝健芳司长指出,《台湾失智症风险因子管理白皮书》呼吁 40 岁起及早预防的观念,与长照 3.0 政策高度一致。
第一阶段已放宽外籍看护聘雇规范,协助减轻家庭照护压力;第二阶段将于 2026 年上路,删除失智症年龄限制,服务将扩大至 50 岁以下的早发型患者,让政府能更早介入。她强调,透过结合慢病管理与社区资源等,能预防与延缓病程发展,实质降低家庭与社会的长照负担。
国际实证X在地行动 借镜国际,让健康预防在地化
国卫院副院长许惠恒指出,国际间已将失智预防视为公共健康核心策略,借镜国际经验并透过跨国合作,有助于台湾完善防治蓝图。以享誉全球的芬兰 FINGER(预防认知障碍及失能的芬兰老年人介入计画)为例,其成功经验已扩及欧美与亚洲主要国家成为“全球 FINGER 计画”,透过慢性病代谢控制、运动、饮食、认知社交刺激等多面向介入手段,预防与延缓失智。
和芬兰同处于北欧的丹麦,早已将失智症防治与照护列为首要国家计画之一,目标是在 2025 年成为友善失智症国家。日本自 2019 年推动《认知症施策推进综合计画》,将糖尿病等“生活习惯病”控管视为预防核心,以延后 70 岁长者发生失智症时间为目标。
国家高龄医学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执行长许志成则表示,《台湾失智症风险因子管理白皮书》由数十位国内权威医学专家共同编着,预计于今年年底正式出版。
全书以流行病学为基础,系统性整理失智症的主要危险因子,涵盖代谢疾病(肥胖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中风后认知障碍及癫痫等共病,并延伸至空气污染、感官剥夺、心理社会因素与生活型态影响,并针对失智症防治提出政策建言。
他指出,失智症是台湾高龄化最严峻的挑战之一,期盼这份成果能成为推动国家防治策略的重要里程碑,并透过公私协力与国际合作,为台湾的健康照护带来新的曙光。
图片|国家卫生研究院X诺和诺德 提供
诺和诺德在台行动:透过公私协力聚焦慢病管理 携手推动健康台湾
台湾诺和诺德总经理杜翰思(Hans Duijf)表示,诺和诺德总部位于丹麦,拥有超过百年历史,是全球肥胖与糖尿病防治的创新先驱者,以“驱动改变,携手战胜严重慢性疾病”为企业使命。杜翰思指出,根据研究显示,肥胖者的失智风险比一般人高出 74%3,糖尿病患失智风险更高达 1.5 到 2.5 倍 [4],因此,学界又称失智症为“第三型糖尿病”。
台湾过重与肥胖比例高达 50.8% [5],肥胖和糖尿病已是台湾最沉重的疾病负担,其防治不但是健康台湾政策的重要目标,更是失智症预防的前哨站。诺和诺德此次一同响应《台湾失智症风险因子管理白皮书》的发布,希望透过公私协力,呼吁各界采取行动,为台湾打造更健康、更具韧性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