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庭、职场到亲密关系,“沟通”是日常练习。心理师带你认识非暴力沟通,重新学会好好说话、真诚连结。
文|吕芯仪社工督导/社工师/旭立心理谘商中心
在现今社会中,从伴侣到家庭甚至是职场,人际沟通无所不在,而“语言”既能是桥梁,也可能成为伤人的武器。我们往往以为自己在“表达”,却在不知不觉中用了批评、否定、责怪,让彼此的距离愈来愈远。
而“非暴力沟通”是一种帮助我们“说出真心话、听见真需求”的语言方式,这个语言方式是由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Marshall Rosenberg)所创,非暴力沟通不是一套话术,是一种以同理与连结为核心的沟通哲学。
什么是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强调“不带评价、不带攻击地表达与倾听”,让我们能够真诚地表达自己,又尊重对方的感受与需要,它包含以下四个基本步骤:
- 观察:客观描述事件,不加评价。
- 感受:说出自己的真实情绪。
- 需要:觉察自己内在未被满足的需求。
- 请求:具体表达我们希望对方怎么做。
同场加映:如何和工作态度消极的同事相处?把握 4 原则,用“非暴力沟通”看见彼此需求!|DEI 永续人才指南
图片|Photo by Maria Fernanda Pissioli on Unsplash
现在让我们来进行一个测验,了解你平时的说话风格是甚么类型?
请针对以下五个情境,选择你最常见的反应方式,记下 A、B 或 C 的选项。
Q1. 当朋友迟到了30分钟时,你会说:
- A.“你怎么总是迟到?你根本不重视我!”
- B.“你迟到了,我很担心你,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
- C.“唉,又迟到,算了啦,我早就习惯了。”
同场加映:爱的形状|从《二十五,二十一》到《花束》:非暴力沟通 4 步骤,让爱自然流露
Q2. 当同事犯了一个错,你会说:
- A.“你怎么可以这么粗心?这根本就是常识啊!”
- B.“你这边好像有个地方没注意到,要不要我们一起再检查一下?”
- C.“算了,反正不是我错。”
图片|Photo by Vitaly Gariev on Unsplash
Q3. 当伴侣忘记你生日,你会:
- A. 冷嘲热讽地说:“哇,好记性,真是感人。”
- B. 坦白说:“我感到很失落,因为这一天对我很重要。”
- C. (默默忍耐,什么都不说)
Q4. 当你感到被忽略时,你会:
- A. 直接批评对方:“你根本只在乎你自己!”
- B. 表达自己的感受:“我感觉自己不被看见,我希望能被重视。”
- C.(将情绪压抑下来,转而疏远对方)
同场加映:“我都是为你好!”非暴力沟通:真正的在乎,并不是限制对方的可能
Q5. 当孩子考试没考好时,你会说:
- A.“你就是不够努力,才会有这种成绩!”
- B.“你一定很难过,要不要一起看看是哪里卡住了?”
- C.“你自己看着办,我已经不想管了。”
图片|Photo by saeed karimi on Unsplash
看到这里,你准备好确认测验结果了吗?
- A选项特别多,代表你倾向“攻击型”语言,容易造成关系的紧张与对立。
- B选项特别多,代表你接近非暴力沟通风格,能清楚表达感受与需要。
- C选项特别多,代表你经常压抑自己的情绪,导致内耗与他人关系逐渐疏远。
如何开始在关系中实践“非暴力沟通”?
一、练习“感受词汇”与“需要词汇”
许多人习惯用评价性语言(例如:生气、烦、累),使得双方的关系紧张,可以改成正向的语言(例如:担心、失落、期待、难过等词语),帮助自己更清晰地说出内在经验。
二、用“我讯息”取代“你讯息”
将语句从“你怎样”转为“我感觉⋯⋯因为我需要⋯⋯”,可以避免让对方陷入防卫状态。
三、延迟反应,先听再回
当对方说出让你不舒服的话时,先深呼吸,试着理解对方未被满足的需要,而不是立即反击。
同场加映:致聪明的妳:与伴侣沟通时,如何不咄咄逼人-非暴力沟通概念篇
图片|Photo by Ben White on Unsplash
语言可以是武器,也可以是桥梁!
非暴力沟通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掌握的技巧,而是一场持续性的练习,这也提醒着我们冲突的根源,不在于需求的冲突,而是沟通方式的失联,当我们不再指责对方,而是坦诚地说出自己的感受与需要,愿意倾听对方的想法,彼此的心就会有更多靠近的可能。
就从今天开始试着用“我观察到⋯⋯我感觉⋯⋯因为我需要⋯⋯你愿意⋯⋯吗?”的语句开启每一次重要对话,也许,关系会有你意想不到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