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 DiSC 模型,我们可以更快了解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行为偏好,进而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这不只是用在职场团队合作,更能成为亲子教养与伴侣沟通中的关键密码。
你是不是也曾经想过:“我明明已经退让、妥协了,为什么对方还是不开心?” 或者:“我一直努力把事情做到完美,却总被说太慢、太龟毛?”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惯用的沟通方式。而这些方式,来自我们天生的行为风格。
DiSC 是什么?
当我们在人际互动中,总会发现有些人喜欢主导、有些人热情外向,也有人温和亲切,或是谨慎细腻。DiSC 行为风格模型,正是一个帮助我们更懂彼此、理解这些差异的实用工具。
DiSC 这个理论最早由心理学家威廉・马斯顿(William Marston)在 1928 年提出。他观察到,人们在面对环境与他人时,会展现出不同的行为倾向,大致可分为四种:有些人倾向果断直接、善于做决策;有些人则充满活力、喜欢与人互动;也有人习惯维持和谐、关心他人的情绪;还有些人注重细节、在行动前会经过谨慎思考。
这四种倾向并没有对错之分,而是展现了每个人独特的思考方式与沟通风格。透过理解自己与他人的行为模式,我们能建立更有共感与效率的沟通,也更容易在关系中找到平衡与连结。
透过 DiSC 模型,我们可以更快了解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行为偏好,进而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这不只是用在职场团队合作,更能成为亲子教养与伴侣沟通中的关键密码。
当你开始理解每一型的特质与需求,就能做到真正的“同理”,少一点误会,多一点连结,让关系回到柔软而有力量的起点。
两题简易测验,看看自己的 DiSC 风格!
想知道自己的风格吗?以下简易测验提供给你!
测验前提醒:风格没有好坏之分,皆有优势和盲区!每个人是都是四种风格混合,各有优先性和倾向性。
第一题:
第二题:
DiSC 四型风格总览:下滑看详细分析!
- D 掌控型:目标导向、行动派、直率
- i 影响型:热情开朗、爱社交、直觉型
- S 沉稳型:温和支持、重视关系、喜欢和谐
- C 严谨型:逻辑理性、追求完美、谨慎分析
如果你觉得自己比较像是“领导型、活力派、说话直接不拐弯”——
你可能是 D 或 i 型, 可以点这篇去看看另一篇风格解析 ➜ DiSC 测验风格解析(上):给总是冲第一、带动气氛的你
稳定型(Steadiness):不是没有底线,是不想破坏气氛
S 型人格(稳定型,Steadiness)的人性格温和、亲切、耐心,是团体中最让人安心的存在。他们重视人际关系与和谐氛围,擅长倾听与陪伴,也乐于支持他人。比起变动与挑战,S 型更偏好稳定与熟悉的节奏,他们的信念是“慢慢来,比较快”。
在团队中,他们往往是默默稳住节奏、照顾大家情绪的关键角色。当身边的人情绪波动时,S 型常是那位让人愿意靠近、倾诉与信赖的对象。虽然不爱冲突、较难拒绝他人,有时也可能因此委屈了自己,但正因他们总以他人为重,才让关系更有温度、更有连结感。
-
给 S 型倾向的一句话:“你温柔得像风,也该为自己撑起一把伞。”
-
你的倾向特征是:温和体贴、愿意倾听、重视和谐、忠诚可靠、抗拒冲突
-
你总是退一步,换来和谐;总是先想“别人会不会不舒服?”再想自己。但久而久之,连你也忘了自己的声音。
-
你不喜欢冲突,但不代表你没想法;你愿意倾听,也值得被倾听!
-
你不只是好好先生/小姐,而是真心在意关系的平衡,想让彼此都安心、舒服。
-
-
如何与 S 型风格沟通?“请先给我一点温柔同理,再理性谈事。”
-
说话语气放柔和,避免太冲或太急
-
强调合作与支持,别让他觉得被单独抛下
-
给 S 型倾向时间适应改变,尊重他的步调与情绪
-
-
给 S 型倾向的爸妈:“你温柔无比,但有时候要坚定,孩子才能学会独立。”
- “我们再等一下吧!”这句话其实是出于对孩子的照顾与包容,希望一切能顺利和谐。然而,有时过于迟疑,会让孩子过度依赖你的选择,试着鼓励孩子自己做决定,并在必要时给予支持与引导。
谨慎型(Conscientiousness):不是难搞,是在乎数据要精准
C 型人格(谨慎型,Conscientiousness)的人理性、务实、追求完美。他们重视规则、标准与正确性,做事之前会先分析、规划,凡事力求精准与周全。对 C 型来说,细节决定成败,只有品质过关,他们才安心。
他们擅长资料搜集与逻辑判断,是团队中的分析师、计画者与风险控管高手。在需要细腻处理或高精准要求的工作中,C 型总是能展现令人佩服的执行力。虽然可能因完美主义倾向而给自己较多压力,但正是他们的严谨与坚持,让团队与产品品质始终维持高水准。
-
给 C 型倾向一句话:“你不用事事完美,偶尔放过自己,也是一种成熟。”
-
你的特征是:谨慎思考、重视细节、理性分析、讲求标准、害怕犯错
-
你的观察入微、逻辑缜密,一点点不合理就会让你在心里翻腾很久。
-
你怕出错,不是怕被骂,而是怕让人失望。
-
你是默默撑起品质的人,是所有成功背后的隐形结构。
-
-
如何与 C 型风格沟通?“请给我资料和逻辑,也保留思考时间。”
-
先给出具体资讯与逻辑依据,帮助理解全貌
-
避免过度情绪化与催促,尊重他们的思考节奏
-
给时间厘清与分析,他们就能做出最理性的选择
-
-
给 C 型倾向的爸妈:“你的细心让一切有条理,但有时候放手,孩子才能成长。”
- “不是这样做,你要这样做才对呀!”这句话其实是希望孩子做事能有条不紊。但过度的标准要求与细节控制,可能让孩子感到压力,甚至产生抗拒。试着放下些许完美主义,给孩子更多探索与犯错的空间。
在每一段关系与每一个团队中,我们都能看到不同性格带来的力量。对于 S 型(稳定型)的人来说,他们的温柔与耐心,往往不是最张扬的特质,却是最能让人安心的存在。他们擅长倾听、支持、稳定情绪,是在关系中默默守护、长久陪伴的角色。这份“不强出头”的温暖,正是许多人最需要的依靠。
而 C 型(思考型)的人,则以他们的精准、谨慎与高标准,为团体带来井然有序的节奏。他们对细节的敏锐与对品质的坚持,是让人可以放心仰赖的根本。他们不轻易妥协,却也因此让整个团队多了一份可靠的品质保证。
这些风格,可能不像 D 型的果断或 i 型的热情那样立刻被看见,但却同样不可或缺。在这个节奏快速、变化剧烈的世界里,我们不需要每个人都跑得快,也不必为了迎合他人而改变自己。你原本的样子,就已经很好。每一种节奏,都值得被尊重;每一种风格,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学会欣赏这样的多元,也是在学会更深刻地看见自己。
如果你觉得自己是比较偏行动派、冲第一的人,另一篇介绍也许更适合你 ➜ DiSC 测验风格解析(上):给总是冲第一、带动气氛的你
当我们愿意看见自己的样子,也愿意理解他人的不同,沟通就不再只是技巧,而是一种连结彼此的能力。从 DiSC 开始,让理解成为关系的起点,也让你我都能自在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