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生活型态医学期刊》研究显示,父亲的忧郁不仅影响个人,也对孩子的成长发挥深远的影响。作为父亲,感到忧郁并非少数,一起看三个应对育儿倦怠的策略!
爸爸忧郁会影响孩子
根据 2016 年《美国生活型态医学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Lifestyle Medicine)一篇关于爸爸和心理健康的研究回顾显示,爸爸的忧郁症与其子女从婴儿期到幼儿期的负面行为有关,且爸爸的忧郁症已被证实,会影响孩子青春期和成年早期得到忧郁症或焦虑症的可能性。
另一项针对 722 名、18 岁以下儿童的爸妈所进行的网路调查报告显示,许多爸妈感到孤独;79% 的爸妈和 75% 的爸爸表示,希望在工作之余有更多与其他成人互动的机会,当感到孤独时他们的倦怠感也会增加。
男性的忧郁被社会低估
国家卫生研究院群体健康科学研究所所长邱弘毅指出,国家卫生研究院近年来探讨家庭与儿童成长议题,发现家长的生理、心理与行为变化对儿童成长有重要影响。上述研究中提到,当父母养育小孩时,双方的忧郁往往是共存的。
邱弘毅说明,社会文化对男性的影响以及性别偏见导致男性的忧郁被低估。
此外,心理健康状况常常反映在外化行为上,例如反社会行为或暴力行为,进而影响家庭和孩童。他也呼吁,随着越来越多的男性参与育儿,爸爸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更是不容忽视。
同场加映:男性忧郁症更不愿对外求助?怕被当鲁蛇,受角色规范的男性心理问题
3 招避免育儿倦怠
董氏基金会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叶雅馨表示,倦怠感本身就是人体机制所拥有的智慧,提醒我们可能压力过大、时间分配不佳或自我要求过高,这时要调整工作与生活的时间分配、对自我要求的态度,同时要建立轮流的概念。
尤其是新手爸妈,当先生感到疲倦时改由太太照顾孩子,彼此轮流照应。
要如何避免育儿倦怠呢?叶雅馨提醒,父母先认识忧郁症及症状,帮助自我觉察,以降低长期忧郁和罹病风险,避免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建议可以寻求可供自己喘息的人力资源:
1. 寻求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协助。
2. 邀请有孩子的家长安排活动:一起到公园玩、到亲子友善餐厅聚会⋯等。
3. 邀请没有小孩的朋友参与活动:能为自己分担孩子的照顾压力也能增进人际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