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虚拟的游戏世界里,爱情与友情可能如同魔法般命运交织。然而,当热烈的邂逅与悠长的等待碰撞,留下的又是什么样的情感故事?

亲爱的海苔熊,您好:

点我用听的

我是趴趴熊。一名南漂的女孩。360 公里的距离,从寒冬来到艳阳的城市。这首歌,想要献给在 2022 年网路上认识的一位朋友,名为“呆呆熊”。虽然已经没有联系两年多了,但是这首歌,承载了我对他无尽地思念。

“我们的爱,错过了就不再回来。直到现在我还默默的等待。”

两年前,在一款游戏上认识了呆呆熊。后来因为一些因素,退游了,而他还在原先的伺服器游玩。事隔半年后,我回归了该游戏,但不是在原先的伺服器游玩。但是,后来游戏进行了“伺服器合并”一事,原先分开的两个人,再次有了连结。

“趴趴熊”,也是他帮我取的昵称,因为他喜欢“熊熊遇见你”里面的阿极。而“我们的爱”这首歌,也是曾经和另外一位朋友一起演奏的曲目,在夕阳下,传递着我们的爱。

“那时候的你说,要和我手牵手,一起走到世界的尽头。”

虽然,这一首歌是我们的定情曲目,但是后来,只剩下我默默的等待······

呆呆熊,如今,我真的来到了你所居住的城市。实践了我们的诺言。几天之后,是你的生日。想对你说声:生日快乐。

好想好想你······

现在,剩下看看我们的照片、听听属于我们的歌曲,来传递我的思念了…

 

by 趴趴熊,点播日期(2024/7/11 上午 10:59:40)

亲爱的趴趴熊:

读完你的故事之后,我想起了自己先前有一段时间也在玩“玛奇”的日子,那时候大家可以一起聊天,坐在萤火旁边取暖,唱歌弹琴,常常一个下午就这样过了,真的是一种梦想的生活,很喜欢那时候在公会里面和大家一起玩的样子。

但随着大家年纪渐渐长大,生活忙碌,游戏型态改变、智慧型手机兴起等等,很多事情都变得不一样了,前阵子我想要打开游戏重新进去玩玩看,却发现我现在的电脑是 MAC,已经不再能够玩 PC 版的游戏了,而我手边有的 PC 电脑灌了很久,最终还是因为系统问题没有办法开启游戏。

我曾经有想过为什么游戏里面的角色会让我们这么印象深刻,后来我想到好几个假日和晚上,当时有一个我的公会兄弟“拗神”和我一起打王的时候,会跑到前面帮我挡怪,有时候他被打死躺在地上,我也会用羽毛帮他复活。

我记得那段时间自己也有一段很短的露水姻缘,好像是某一年的端午节划龙舟比赛,认识了一位白色头发的女孩(当然是游戏里面的角色是白色头发啦),有时候我们就一起坐在河边聊天,我开始想像她的年龄、生活的地方,她跟我分享她小时候发生的事,游戏里面有天气系统,我们就这样从白天一直聊到了黄昏,然后再聊到了晚上,晚上的时候草原会有野狼出没,我们升起营火,偶尔还要打一下原野上面的怪物才能够坐下来继续聊天。

我想,或许就是某一种可以暂时逃离现实社会当中的压力的那种轻松感、不需要扮演原先角色,能够在游戏当中呈现出自己想要的面具、可是又同时可以得到陪伴的感觉,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就形成网路游戏里面的友情或恋情吧?(讲是这样讲,不过现在我已经忘了这个女孩的 ID 了。)

(同场加映:你的关系也有“伪远距离”吗?比起物理距离,更重要的是“心的距离”

图片|Photo by Tuấn Kiệt Jr. on Pexels

网路游戏里有真爱吗?

Yee(2006)发现,大约 16% 的女性和 5% 的男性曾与他们在 MMORPG 中认识的人约会过[1],科学家也曾经好奇这个问题:“我们到底在网路游戏里面寻求什么?我们真的能够从游戏当中找到一些有意义的东西吗?”结果发现还真的可以,这东西就是“与其他人之间的连结”,具体来说可以分成下面这四种连结关系[2]:

1. 游戏内的友谊 (In-game Friendships):始于游戏内的互动,通常在完成共同任务或活动的过程中建立,主要限于游戏内的交流与合作。

2. 游戏外的友谊 (Beyond the Game Friendships):从游戏内的互动开始,但随着时间推移,玩家会在其他平台如 Skype 或 Facebook 上继续交流,讨论游戏外的话题。

3. 类似现实生活的友谊 (Comparable to Real-life Friendships):与现实生活中的友谊几乎差不多,朋友之间有很高的互相支持,有些即使从未在现实中见面,也能有很深的情感连结。

4. 感情关系 (Romantic Relationships):从游戏内的互动开始,随后发展成更深的情感关系,甚至可能进一步发展为现实中的感情关系,结婚或建立家庭。

所以如果你真的要问说是不是可以在游戏里面找到爱情,答案是肯定的,甚至有些人是因为游戏而认识、结婚在一起,但重点是有没有从线上打怪的互动内容,移动到现实生活里面的聊天,深化彼此的关系。不过,倘若当初趴趴熊你真的和对方在一起了,两人又是在网路上面认识的,很可能就会面临下一个问题是:分隔两地的远距离恋爱。

(猜你想看:远距离恋爱对方没接电话怎么办?转变心态,我们都为自己的快乐负责

图片|Photo by Min An on Pexels

远距离恋爱

我常常说远距离恋爱是一种关于未来和期待的恋爱,研究发现,远距离恋爱的伴侣的确相较于一般的伴侣对于现状有更多的不确定性(Uncertainty)。

但是,确定以后会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也就是彼此有讨论未来的情侣,比起完全没有讨论,甚至是不知道以后会怎样的情侣,内心的焦虑和惶恐比较低,感情的满意度也比较高[3]。换句话说,重点并不在于距离,而在于两个人如何克服距离所带来的影响,其中一个方法就是计画未来。其他常见的经营方式还有:

规划线上见面聊天的时间,最好是有固定的频率,比方说每天的什么时间聊天,或者是每周几次的聊天。在一起比较久的伴侣,如果因为工作忙碌可以增加一些弹性,但是在弹性当中也需要有坚持,例如当彼此时间刚好对不上的时候,至少要坚持一周能够聊天两个小时之类的。

遵守约定。这个很重要,不论是线上,或者是好不容易能够实体见面的机会,因为这不只和见面有关,也和信任有关。许多远距离伴侣的争吵,常常是从不遵守约定开始,产生裂痕或猜疑,觉得不被重视等等。

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但是也不要“报喜不报忧”。前者是为了不要让对方都觉得每次打视讯过去都像是在抱怨,虽然在一起还是要有情绪界线,后者是因为,如果两个人都只停留在聊表面开心的事情,那么距离就会越来越远。

最后还有一点比较特别。这是前阵子我听到同事在做有关于“分偶夫妻”的研究得到的灵感,他说这种类型的夫妻就是因为工作或种种原因分隔两地生活,有些夫妻的确是朝着未来有一天能够重新相聚为目标,但也有一些夫妻把彼此当成某一种线上的灵魂伴侣,喜欢各自生活,见了面一起生活反而会吵架。

其中一对夫妻,太太好不容易结束出差的工作回来一起居住,却因为生活习惯不一样,所以最后仍然决定分开居住(太太有洁癖,地板上一根头发都不可以有,先生喜欢打电动,家中洋芋片、饮料、垃圾有时候累积好多天才丢)。

后来他们开始实践开放式婚姻,没想到关系反而改善许多。或许非典型的一对一远距离关系也是一种远距离关系。

图片|Photo by Trinity Kubassek on Pexels

关于未竟的承诺

但比起这些,我觉得影响你最多的应该是有关于你点播的这首歌里面,那个“等待”的概念。你还在游戏里等待,你还在线上等他回来,可是他已经不会回来了,那些属于你们的回忆也就只是在过去而已。就像我一开始分享的那些经历,终究也只是那时的美丽。想一想,是多么的惆怅。

心理学上跟这个比较有关的概念是“感情中的期望破灭” (Broken Expectations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虽然我不确定你们两个之间当初是不是有承诺,可是就像我前面所描述的,线上游戏里面的种种设计,很容易让人陷入那种美好的感觉当中,而当期待越美丽,掉落的时候也越用力。

于是这里就遇到了一个问题,当初到底要不要给彼此承诺好呢?我想问问趴趴熊:“如果可以回到当初线上游戏的世界里,再次和对方聊天,你会和对方立下具体的约定吗?或者是说你会希望对方能够给出承诺和约定吗?”

老实说,承诺是一件很吊诡的事情。没有给承诺会充满不确定性,但如果给了承诺,又会有履行承诺的压力。

关于承诺,这世界上有分成两种人,一种是很热情,常常把“我爱你”挂嘴边的人,这种人通常回应性很高,传讯息也会秒回,时不时会关心你过得好不好,研究显示这样的人也比较会给出承诺,如“我等你、我要永远和你在一起”[4]。

另一种刚好相反,绝口不提我爱你,也不喜欢回讯息,整体而言在关系当中是比较冷漠的那一个,感觉就像是“熊熊爱上你”里面的那个阿极,但有些时候他也会做出很温暖的举动(例如当小女孩跑到白鳄鱼的池子里面的时候,阿极会赶快跳进去把她救出来)。

有趣的是,经常给承诺的人并不一定比较能够实践承诺,实践承诺的能力跟“自制力”比较有关,前面谈到的第一种人,往往可能会因为太过积极热情,情绪一上来,高估了自己能够实践承诺的能力,结果到最后却开了空头支票,让对方期待落空。

所以,如果他就像阿极,或许不给承诺,是他减少自己压力的方法,而且如果给了承诺,到时候产生的落空感,失望感,可能更大。

图片|Photo by Jonathan Borba on Pexels

最后,如果在看这篇文章的你,心中有一个人一直放不下,尤其是你曾经对他有所期待,可是这个期待却落空了,那么或许你可以思考一个问题是:你最早最巨大的失望是什么?尤其是对于关系承诺有关的失望。

我认为,亲密关系当中的失落、失望、放不下,或多或少都和人生早期的经验有关。蛮多人在自己建立关系之前,会先观察到自己的父母或家人建立的关系,而这些长辈们的感情如果坎坷不断,也会影响到你对于关系、承诺或失望等等的经验。

一篇研究访谈了 12 位 15 到 19 岁,历经父母离婚的青少年,他们内心发生了什么,结果发现了这些少年身上都背负着一个“不忠的十字架”(The C.R.O.S.S. Infidelity),由于他们很早就经历父亲或母亲背叛,对于感情抱持着许多谨慎和怀疑的心情,通常内心会有以下五个历程[5]:

1. 反应(Reaction):在得知父母不忠后感到愤怒、仇恨、失望等情绪。

2. 审慎(Circumspection):对建立自己的关系持怀疑和谨慎的态度。

3. 自我认知(Self-Recognition):开始认识到自己在面对这些情况时的情感和行为,可能会觉得自己很糟、有的可能会对感情失望。

4. 停滞(Stagnation):有些人无法走出痛苦,长期困在负面情绪中。

5. 逆转(Overturn),有些人能够从中汲取教训,利用这些经验来改善未来的生活和关系,积极面对未来。

在他们小小的世界里,关系是可能会破裂的,当你爱上一个人,这个人也爱你,但他有一天可能会去爱别人,丢下你,那么感情就是没有保证的——更可怕的是,你也可能会做出类似的事情。你不但不相信关系,你也可能会不相信自己。

久而久之,你可能会变成一个害怕承诺的人,或者是害怕相信别人所给的承诺的人;更有可能是完全相反:正因为在你的成长历程当中很少看到那种真正可以完整而美好走下去的关系,所以你非常渴望有一个可以等待你的人,有一个可以陪伴在你身边的关系,所以你等待,所以你留下来,所以你在他不一定有给承诺的状态底下,赌一个希望。

说来讽刺,你点播的这一首“我们的爱”创作者飞儿乐团,当年三个人也是一起做梦一起冲,但今非昔比,往事已非。所以不论是歌曲本身,或者是创作者背后的故事,都直接的呼应了你们的事。

或许现在的你,不管用什么方式都已经无法联络到他了,但我相信这段回忆对你来说仍然是很重要的,让我们一起在空中对呆呆熊说,生日快乐,谢谢你曾经带给我这么美好的回忆。谢谢你,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