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是女性都担心罹患的疾病,但其实现代医疗已相当进步,如大魔王般的三阴性乳癌,也有机会透过免疫疗法,获得适当的治疗!来听听乳房外科医师周旭桓怎么说。
“确定是乳癌的那一天,我以为自己做好了心理准备,结果从医生嘴里听到答案的那一瞬间,整个人还是像被雷劈一样。”这段告白,来自《不够善良的我们》中的 Rebecca,年仅四十岁罹患乳癌,切除了乳房。
Rebecca 一角的遭遇,引起大众对于乳癌的关注。根据卫福部国民健康署“110年癌症登记报告”,新发生女性个案 15,448 人,相当于每天约有 42 人罹病[1]。而且罹癌年龄有年轻化趋势,小于 40 岁以下乳癌比率约为 16.6%,为美国的两倍[2]。
“乳癌”二字让人心惶惶,但执业十年,看诊超过千位患者的乳房外科周旭桓医师坚定说到:“乳癌不是绝症,台湾已经有很好的医疗资源和团队,我们能给予病友的帮助,远远超过大家想像的!”
20 岁罹癌,治疗后仍能结婚生小孩
周医师的诊间日常,是为女性的乳房健康把关,“每当把确诊消息告诉患者,她们的反应都非常不同,有人平静接受,积极面对;有人情绪反应大,无法理解为什么发生在自己身上,需要一段时间慢慢接受。”
许多个案可能早已摸到硬块,或是乳房出现异常,但是不敢去就医,“大家都怕来看医生,就要被抓去治疗,而我们在戏剧上看到的治疗过程,像是化疗,往往都被演得很可怕。”有病患在逃避了一段时间后,再回来时情况变得更严重。
但随着近年来一些名人公开自己的罹癌经验,大众开始提升对乳房健康的意识。周医师提到,女星朱芯仪在 2022 年宣布罹患乳癌,那半年的门诊量突然暴增,很多病人开始愿意面对自己的病情,“我后来有机会碰到朱芯仪,我就跟她说,妳真的救了许多人!”
不再是绝望的、恐惧的,周医师希望让大家知道,现代医疗已经相当进步,有很多成功治疗到稳定控制病情的个案。“我曾经碰到一位年仅 20 多岁的病患,她当时都还没结婚生小孩,但是经过积极的治疗之后,成功康复,过了两年她还结婚生小孩,现在每年定期回诊追踪,状况都很稳定。”
“你可能很年轻就面对这件事,觉得很辛苦,但只要接受到适当的治疗,往后还是可能回归正常生活!”
大魔王三阴性乳癌,其实有最新免疫治疗
周医师上述提到的个案,罹患的是“三阴性乳癌”,被形容犹如乳癌中的大魔王,高复发风险、高转移可能,以及高死亡率。
三阴性乳癌指的是两种贺尔蒙接受体(动情激素接受体、黄体激素接受体)呈现阴性,HER2 蛋白(或基因)也没有表现的乳癌。因患者缺乏这些荷尔蒙受体,无法采用荷尔蒙疗法以及标靶治疗,治疗方式相当有限。
“但近期医学研究发现,可以采用免疫疗法搭配化学治疗,能够加强抑制三阴性乳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效果,使肿瘤缩小,并减少乳房切除的面积。”
周医师形容,免疫疗法就像重新训练你体内的军队,“让免疫细胞重新认识到癌细胞是他的敌人,就能启动自体的免疫机制,减少残存的肿瘤。”
不过目前针对三阴性乳癌的免疫疗法,在台湾是没有健保补助的。偏偏治疗的费用极高,乳房切除手术前要打 8 次,术后要打 9 次,总共 17 次,一次需要 10 万,加起来就是 170 万。
“我们很多病患,都笑称自己是‘百万俱乐部’。”高额的医疗费用,让许多患者无法负担,只能选择采用化学治疗,“但如果化疗在她身上没有效果,就很难再找到其他治疗方式。”
因此周医师相当希望,三阴性乳房的免疫治疗也能纳入健保范围。“像是韩国就有部分补助,帮助病患减少金钱负担,能够接受更多可能的治疗选择。”
疾病看似可怕,却让人更能思考想要的人生
乳癌比起其他癌症如大肠癌、胃癌等,多了一层特殊性,是因为社会赋予了乳房“性魅力”的象征,女性也将乳房视为身体认同的重要一部分,“常常有病患觉得,我没有了乳房,是否就不是女人了?”周医师以医学角度表示,“以生理结构而言,乳房对于人体的功能,是以喂母奶为主,它的生理性相较于子宫、卵巢,反而没这么重要。”
然而周医师也明白,对女性而言,乳房或许代表的是对身体的认同或自信,“其实现在十位乳癌患者中,不到三位会需要做到全切除,大部分都是切除局部即可。即使全切除,也有乳房重建手术可以选择,让大家接受治疗同时,也能活得美丽。”
罹癌过程虽然辛苦,但周医师也在病人们身上,看见疾病带来的正面意义。
“有许多病患一开始都很旁徨迷惘,无法为自己做决定,但随着疗程演进,我发现她们变得更了解自己,知道想过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跟眼神越来越笃定,更能积极面对疗程!”
周医师举例,当他告诉患者:“治疗可以使存活率增加 5%”病患对于这句话没有感觉,无法理解。但当看到其他病友在治疗后的新生,就有了正面想像。发现疾病未必是 100% 的绝望,反而让人更有时间与空间,去思考真正想要的生活。
有些病友表面上看起来很坚强镇定,但离开诊间就在外头崩溃大哭,其实病友不需要独自面对,身边许多亲友都愿意支持。“曾经有一对夫妻,老公为了陪老婆抗癌,把自己的头发也剃光了,就是在对她说:‘这段路我会陪妳一起走。’”在这样的挑战里,他们的感情变得更加坚定。
面对身体的病痛,每个人一定都有恐惧、担忧、悲伤,但是我们已经来到了一个不同以往的医疗世代,有着更多先进的技术,与医疗人员的守护。只要定期筛检,保持健康饮食与规律运动,发现异常就即早寻求专业协助,都有机会透过治疗回归正常生活。
这段路程里,妳不会是自己一个人,妳有曾经走过的学姊可以询问、有亲爱的家人、朋友与伴侣共同陪伴、也有专业的医护团队能够依靠。妳会再次长出对自我的信心,更加清楚想要的人生,然后带着深刻的体悟与淬炼,活出精彩、美丽与健康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