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 IG 贴文底下,不同性别看到的留言不一样?这些 AI 潜在的无意识偏见,你有察觉到吗?
IG 同则贴文下,不同人会看到不同的留言?
AI 应用不当,会加大无意识偏见!
在数位时代,人工智慧(AI)已深入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然而,AI 应用不当可能会加剧无意识偏见,特别是在性别议题上。
一个引人深思的例子来自社交媒体平台 Instagram,一位内容创作者 thekingzletter 分享了一个有趣的观察:在一则关于“女生抱怨男友迟到”的影片下,男性和女性用户看到的热门评论完全不同。
女性用户看到的评论多是支持影片中的女生,如:
- “他不尊重你的时间,分手吧!”
- “他有跟妳说他会晚到吗?没有的话放生吧!”
- “甩了他吧”
- “我不喜欢他”
- “他根本不尊重女生的时间!”
男性用户看到的评论则倾向支持男友,例如:
- “别整天等他,自己找点事做吧。”
- “抱歉喔,我就是那个一起打高尔夫的朋友。”
- “放过他吧,他正开心的勒。”
为什么会看到不一样的留言?AI 的演算法造成什么现象?
该篇贴文下,有位机器学习研究者分享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为协同过滤(collaborative filtering),目的是最大化用户的萤幕使用时间。
AI 演算法根据每位用户的使用习惯,显示最可能吸引他们继续浏览的评论。在社交软体环境中,协同过滤可能导致用户只看到与自己观点相似的评论。这种机制虽然提高了用户参与度,却也可能强化既有观点,限制多元视角的接触。
同场加映:AI 会取代人类做决策吗?抛开无意识偏见、拥抱多元共融,巧用 ChatGPT 人类一定要有的能力
透过此案例的留言现象,我们也发现 3 点 AI 演算法会造成的现象如下:
- 同温层效应(Echo Chamber Effect):用户可能只接收到符合自己既有观点的讯息,减少接触多元观点的机会,可能加剧社会分裂。
- 固有偏误(inherent bias):如果 AI 的资料库存在性别或文化偏见,这些偏见可能被无意识地强化和传播。
- 社会对立:长期的协同过滤与讯息隔离,可能导致不同群体之间的理解和沟通障碍,增加社会对立情绪。
图片|Canva
还有哪些 AI 应用,有显示出性别偏见的案例?
这个社交软体的例子只是冰山一角。近年来,AI 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都显示出性别偏见的问题。
一、图像生成系统中的性别偏见
根据 Nature 的报导,AI 图像生成器(如 Midjourney)在生成专业人员的图像时,对性别存在偏见。例如,当被要求生成某些“专业”的人物图像时,系统往往会生成男性形象,特别是在年龄较大的专业人员中,这强化了性别偏见。
二、医疗诊断系统中的性别偏见
根据 IBM - United States 的报导,医疗诊断系统在对不同种族和性别的病患进行诊断时准确性不同。例如,对于黑人的诊断准确性低于白人,这是因为系统训练数据中女性和少数族裔数据不足。
三、招聘中的性别偏见
根据 IBM - United States 及 World Economic Forum 的报导,许多应用追踪系统(如亚马逊的招聘系统)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演算法来筛选简历,但这些演算法往往会根据某些特定的词语(如 “executed 执行”或 “captured 捕捉” )进行偏见筛选,这些词语更常出现在男性简历中,导致女性应征者受到不公平对待
同场加映:当 AI 成为招募人才、维护校安趋势:人工智慧是多元共融推手,还是有偏见的歧视机器人?
四、虚拟助理中的性别偏见
根据 IPI Global Observatory 的描述,人工智慧工具女性化的趋势模仿并强化了社会的结构等级和刻板印象,“男性”机器人被认为更适合安全相关工作,而当日本在 2015 年推出第一家配备机器人接待员的饭店时,大多数机器人都是“女性”。
亚马逊的 Alexa、微软的 Cortana 和苹果的 Siri 等“家庭虚拟助理”都优先被赋予了女性声音。
图片|Canva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如何有意识行动?
个人层面
- 定期进行“算法清理”:定期检查并调整社交软体和搜索引擎的设置,如清理浏览历史、重置推荐算法,或使用隐私浏览模式,以减少同温层效应。
- 参与 DEI 与无意识偏见相关培训:主动参加或组织有关无意识偏见、共融领导力、文化敏感度的培训课程。这些课程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可能存在的盲点,并学习如何更好地实践 DEI 原则。
同场加映:梅琳达盖兹、黄仁勋都景仰的 AI 科学家:李飞飞,让 AI 包纳多元族群
组织层面
- 建立多元共融的 AI 治理架构与组建多元化的 AI 开发团队,确保不同背景的人才参与。
- 制定明确的 AI 使用 DEI 指导原则,为员工提无意识偏见培训,提高对潜在偏见的认识。
- 设立 AI 伦理委员会或审核小组,实施持续的 AI 系统 DEI 评估,分析对不同群体的影响,及时调整系统以确保公平性。
通过上诉行动策略,我们可以系统性地应对 AI 强化无意识偏见的挑战,创造更公平、共融的环境,同时提高 AI 系统的可靠性和社会接受度。
创造一个多元共融的世界,每个你都很重要
- 2024 第三届多元共融愿景奖(7/31 截止报名):https://womany.net/dei/awards
- 给职场专业人士的 DEI 电子报:https://womany.net/s/10rb7ef2
- 报名 DEI 认证班,成为关键永续人才:https://womany.net/s/10jkw353
- 女人迷协助企业对内培训建立 DEI 意识、对外建立雇主品牌形象,理解女人迷 DEI 服务:https://womany.net/dei/solu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