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轩轩讲》邀请到 Youtuber Chairman 椅人(何秉錡 Leo),和我们聊经历脊随损伤的低潮后,他如何以行动力活出最真实的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奔跑、甚至飞翔!
对于身障者,你有什么想像?
在生活中碰到身障者,也许会下意识担心他的安全、想协助他。但你有想过,被“过度”关心,反而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压力吗?
《与轩轩讲》 邀请到 Chairman 椅人(何秉錡 Leo),和我们聊经历脊随损伤的低潮后,对身障者真实需求有哪些理解?根据他个人的体悟,多元共融环境在现代又是如何可能 ?
三大重点,带你快速了解本集精华,更多精彩慢对话都在以下连结:
有障碍的不是人,而是环境,无障碍空间是给所有人使用
“不是我们不想走人行道,是人行道不给我们走。” 椅人说道。
在台湾,人行道设计不仅普遍过窄,时常被电箱、摊贩、机车占用,部分路段甚至没有人行道可走。导致身心障碍者仅能以辅具在大马路上前进,然而若人行道通畅,谁想冒险走马路?
事实上,早在二战过后,美国就针对人行道、街道不利通行进行改变,有意识地将环境设计为所有人都能使用的通用设计(Accessibility)。后来,通用设计不仅帮助了身心障碍者,还惠及所有人。
当空间设计时,不只包含身心障碍者,还已经考虑所有移动不便者如婴儿车、脚踏车、轮椅、推车等的使用需求,就能真正让所有族群安全、便利的享用这个空间。
也只要当无障碍空间被视为所有空间的必须,才能进一步使所有行动不便者都能蒙受其利!
毕竟,在多元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少数,让更多人正视不同,才有机会理解
同场加映:陈俊翰律师是谁?身障平权斗士离世:好的社会,是能追求理想,不被障碍所限!
面对人生的绝望,是家人带给自己更多的希望,也才能更珍惜一切
就算命很苦,但人生是自己创造的,人生与众不同,才有意义。
同情跟同理的界线在哪里?
同理是你站在“我”的角度,用“我”的想法思考,而不是用“你的逻辑”来想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