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会宣布 2024 巴黎奥运达成男女运动员比 1:1 的创举,实践“性别完全平等”。除了在性别议题上的突破,巴黎奥运还有哪些 DEI 多元共融巧思?本篇带你一探究竟!

第 33 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24 Summer Olympics)将在 7/26 至 8/11 于法国巴黎举办,以“奥运更开放(Games wide open)”为口号,期望能透过四年一度的运动盛会,带给人们敞开心扉的力量,不再将差异视为障碍。更开放部分项目供普通民众参与,落实“奥运更开放”的目标。

呼应国际奥会以“多元共融、性别平等、年轻世代”三大主轴为奥运会设立的全新目标,从火炬、海报、吉祥物的设计,到运动员性别比、自选运动项目等安排,都可看见巴黎奥运在打造多元共融赛事的野心。

本篇将带你一起看看,2024 巴黎奥运有哪些 DEI 亮点!

一、首届男女运动员人数相同,实现“性别完全平等”

2020 东京奥运最受瞩目其中一项成就,莫过于在性别平等的推动,达到 49% 的女性运动员占比,更是史上 LGBTQ 选手最多的一届,而 2024 巴黎奥运将这项创举,更向前推了一步。

自 1900 年首次开放女性参与奥运,女性在奥运场上的地位逐渐提升,国际奥委会更于 2014 年的改革议程中,将性别平等列为重要议题,目标让男女参赛选手比例达到 1:1,而这个目标在 10 年后的巴黎奥运达成了。

同场加映:2020 东奥创女性运动员参赛新纪录!预期巴黎奥运男女比将达到 1:1

国际奥会在今年国际妇女节宣布,2024 巴黎奥运创造了性别平等的历史创举,不仅在运动员性别比例上,首次达到男女各为 50%,更计画在 92 位赛事评论员中安排 35 位女性,此人数将比 2020 东京奥运成长 80%。

此外,巴黎奥运会更决定以体坛、社会上的杰出女性位奥运村街道命名,目标是彰显女性在社会的重要性,以并增加女性在公共空间的知名度。


图片|巴黎奥运官方网站

二、多元友善空间,提供运动员哺乳支持

不只在参与人员比例上,巴黎奥运更致力于为运动员打造更多元友善的竞赛空间。根据奥委会的相关规定,奥运期间选手、教练所居住的选手村是禁止儿童进入的,针对有哺乳需求的运动员则是在有需要时,放宽让运动员陪伴哺乳期的婴儿。

对此,巴黎奥运官方宣布将为哺乳期运动员提供升级的照顾支持,以附近饭店做为运动员哺乳、照顾孩子的空间,让需要陪伴孩子的运动员更加方便。

法国奥委会秘书长阿斯特丽德・古雅特指出,这项变革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运动员维持生活平衡,完全专注于比赛。他也期许这些措施能延续下去,而不只是为了巴黎奥运的临时设置。

同场加映:盘点奥运场上的女力时刻:德国女子体操队“紧身衣革命”、为自己而跳的“体操妈妈”!

二、象征“公平、自由”的奥运徽、圣火火炬,吉祥物

本届奥运徽是首次以拟人化形象呈现,象征着“奥运是属于所有人”。结合“金牌”、“圣火”、以及象征自由理性的“玛丽安娜女神”三大元素,展现奥运精神并向女性运动员与历史致敬。此奥运徽设计会沿用至同年的帕运会,亦是奥运史上首例。

 

呼应本届在男女运动员比例的创举,本届奥运圣火火炬由法国设计师 Mathieu Lehanneur 操刀,融入“公平、水、和平”3 大象征意义,传递“性别平等”意念。其中巧合是,1900 年为首届开放女性参与的夏季奥运会,当时的也是在巴黎主办。

奥运吉祥物“弗里吉(Phryges)”则是以象征自由的弗里吉亚帽(Phrygian caps)为灵感,分别设计了代表奥运的“奥林匹克弗里吉”及代表帕运的“帕拉林匹克弗里吉”,他们带着相同的信念:

运动可以改变一切,包括我们的生活、健康及人际关系。

三、女子残障田径员担任联席主席

2024 巴黎奥运的联席主席由法国女子残障田径员玛丽・阿梅莉・勒富尔 Marie-Amélie LE FUR 担任。她曾代表法国参加过四届夏季帕运会,更在 2018 年当选法国帕拉林匹克运动会委员主席,在当时成为首位当选主席的现役女性运动员。

巴黎奥运对弥平差异,倡议公平共融并不仅止于会徽、火炬等象征。为倡议体育教育的多元共融,巴黎奥委会于 2019 年设置巴黎奥运捐赠基金(Paris 2024 Endowment Fund)投入社会专案,着重于鼓励女性及身心障碍者的实践。

而 2023 年的期中报告显示,有 63% 的法国民众在这些专案的推进下,认为巴黎帕运(Paralympic)改变了他们对身障者的认知,并对他们产生正面印象。

四、pride house 纪念不再恐同

为达成“奥运更开放”的愿景,巴黎奥运致力于打击一切形式的歧视,宣布为性少数群体设立“骄傲之家(pride house)”,以纪念国际不再恐同日。与 Fier-Play association 合作,在奥运期间为 LGBTQ+ 运动员、随行员、粉丝与盟友提供专门的庆祝空间,由多位代表性人物担任大使,包含:法国跨性别艺术家 Louïz、越裔英国 LGBTQ+ 倡议者 Amazin LeThi,澳洲的帕运划船选手 Nikki Ayers,以及牙买加游泳选手 Michael Gunning。

同场加映:无畏惧地成为自己!Tom Daley:身为同志与奥运冠军,我感到无比光荣

首次担任骄傲之家大使的 Michael Gunning 出生于英国,即使深知牙买加恐同情形严重、同性关系仍是违法,还是选择代表牙买加出赛,更因此收到民众的威胁。

但正是同志运动员的身份,让 Michael Gunning 感受到运动的能量,这也是他参与骄傲之家的主因。他曾在受访时说:

“奥运就是让人们团结一致的场合,我希望让那些到巴黎准备参加世界顶级体育赛事的人,能获得启发、教育和力量。”

“当每个人都可以做真实的自己时,体育运动就会变得更加美好,我会永远感激我获得的所 有支持,正是这些支持造就今天的我。”

五、永续环境

延续 2020 东京奥运在环境永续的努力,巴黎奥运誓言打造最节能永续的奥运盛会。回归“城市行奥运”,避免新建的大型场馆在赛事结束后沦为蚊子馆,巴黎奥运将战神广场、巴黎大皇宫等知名景点化身竞技场馆,更确保在少数新建的场馆设施中使用生物材料、回收资源等永续材料。

选手村的设计也采用可回收资源,并结合地板冷却系统,透过地下水调控室内温度,打造不需安装冷气的环保绿建筑。如同法国总统所说:“选手村是以未来设区为目标进行打造,是为了 2050 年的气候做的准备。”巴黎奥运选手村预计在赛事结束后作为环境友好社区使用,延续绿能永续经营。

承诺要比东京奥运减少 50% 碳排量,巴黎奥运在交通配套也做足准备,不仅所有场馆都能透过大众运输抵达,更在城市街道新增自行车道及 3,000 台共享自行车,减少因交通而产生的庞大碳排量。


图片|@paris2024

作为运动的最高殿堂,奥运的核心精神在于透过运动建立各国连结,达到世界和平。从 2020 东京奥运到 2024 巴黎奥运,我们看见多元共融议题与运动领域的结合,而且更加贴近日常生活。从象征物的设计到赛事规划、场馆设计,巴黎奥运在所有环节展现“奥运更开放”的精神,让这项受全球瞩目的运动盛会能更加落地,成为所有人都能一起参与的庆典,不再因为差异受到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