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经失去所爱的人吗?每个人的人生都难免会经历“失去所爱”的悲伤,但是,所有人面对及表现悲伤的方式都很不一样。 一起看这四种悲伤模式,了解属于你的那份独一无二的悲伤。

你曾经失去所爱的人吗?每个人的人生都难免会经历“失去所爱”的悲伤,但是,所有人面对及表现悲伤的方式都很不一样。

了解自己的悲伤模式,你会更知道如何帮助自己舒缓伤痛;了解他人的悲伤模式,则可以降低彼此误解、发生冲突的机会。

每个人的悲伤都是独一无二的

关于悲伤的一个常见误解是:“没有哭就代表不悲伤”,但其实悲伤的样貌并不是只有一种。

悲伤辅导心理师肯尼斯 J. 多卡博士(Dr. Kenneth J.Doka)以心理学研究为基础,再加上数十年的临床经验,在《继续前行,悲伤就不会是尽头》书中分享了人的 4 种悲伤模式,分别是:感性的悲伤、理性的悲伤、感性与理性混合的悲伤、感性与理性拉锯的悲伤。

同场加映:【真实手札】觉察悲伤与焦虑:温柔照顾共生的情绪们,记录生活的幸福感


图片|Vidamore 提供

你的悲伤模式是哪一种?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悲伤模式比较接近哪一种,可以先进行下方的小测验:回想上一次失去所爱的人的经验,哪些叙述符合你?

  • 我很容易哭,也会对他人表达自己的感受 — A
  • 即使我想哭,也不会在他人面前掉泪 — C
  • 我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悲伤,但别人可能认为我很无情 — B
  • 我会避免太情绪化或流露任何情感 — B
  • 我对自己没有表现出强烈的悲伤而有罪恶感 — C
  • 我不想刻意表现出我没有的感受 — B
  • 我靠喝酒或药物来克制痛苦的情绪 — C
  • 我认为觉察和接受自己的情绪是很重要的 — A
  • 即使把心思转移到其他事情上,我也无法停止悲伤 — A

A 较多 — 感性的悲伤者

你的悲伤混合着忧伤、愤怒、罪恶、寂寞等五味杂陈的强烈情绪。你会觉得很难专注思考、常常忘东忘西、公私生活变得一团乱,任何小事都可能引发情绪反应。身为感性的悲伤者,你可以透过表达和探索情绪来缓解伤痛,例如写日记或是寻求谘商。

猜你想看:突然被资遣,该怎么调适?心理师 3 方法助你走过“被离职”悲伤五阶段,迎来新生的蜕变


图片|Vidamore 提供

B 较多 — 理性的悲伤者

理性的悲伤者也会有焦虑、寂寞的情绪,但可能不太会哭泣;这些人可能因为缺乏强烈的情绪反应而让别人感到困惑。但悲伤还是需要出口,重返工作岗位或从事熟悉的活动可能对你很有帮助,或是可以选择属于自己的纪念方式来抒发伤痛。


图片|Vidamore 提供

C 较多 — 感性与理性混合 / 拉锯的悲伤者

C 较多的人有可能是“感性与理性混合的悲伤者”也可能是“感性与理性拉锯的悲伤者”。

感性与理性“混合”的悲伤者

这类人会在不同类型的悲伤中游走,有时可以暂时把自己的情绪放在一旁,去做该做的事,但有时也会对这样的自己感到困惑。你可以根据当下的悲伤类型来拟定对策,感性地回应某些悲伤、理性地回应其他悲伤。


图片|Vidamore 提供

感性与理性“拉锯”的悲伤者

这类人的外在行为与内在情绪背道而驰,例如有些男性会压抑自己真实的感受,导致悲伤长年没有获得纾解;有些人则可能对自己过于理性的悲伤感到愧疚,而捏造情绪、假装悲伤来融入其他人。这样的人可以尝试与挚友聊聊或是参加支持团体,和其他有类似经历的悲伤者谈谈各自的故事。


图片|Vidamore 提供

也提醒大家,这些悲伤模式没有好坏、对错之分;有人可能会同时拥有两种悲伤模式,或是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面对不同的对象时有不同的反应,并不能一概而论。

最后我们想跟你说:

“表达悲伤的方式不同,并不代表你对对方的爱与想念比不上其他人。”


图片|Vidamore 提供

也许“失去”是一份让你更认识自己的礼物。在每一次经历失去与悲伤时,给予自己足够的时间,好好探索与表达属于自己的悲伤模式,同时也尊重每个人不一样的悲伤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