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节目《谈性说爱》主持人扬,大胆谈性,成为许多人的树洞与依靠。她期待“安全性行为”不再只是个人的防护,而是社会一起让“性”变得安全!

那是一集推迟了好久的录音。为了讨论性病议题,Podcast 节目《谈性说爱》主持人扬,跑去做了 HPV 筛检,没想到结果竟是阳性——她感染了第 16 与 18 型人类乳突病毒。

“我在那一刻,深刻感受到性病的羞耻感,想说我是不是不要聊这集,这样大家就永远不会知道了?”

思忖了很久,扬决定还是说出来跟听众分享:“我感染了 HPV!”

与内在的羞耻感搏斗,把自己赤裸在大众面前,只为帮助社会坦然拥抱性,没想到引来许多听众说:“谢谢妳讲了出来,我也是感染者,这让我觉得没那么羞愧了。”

正是这份赤裸无畏,让扬的 Podcast 节目一路从 2019 年来到 2024 年,将近 200 集,成为许多人探索性爱的入口。

学校没教就自己来学,我的性学习日记

“节目一开始只像个数位日记,记录我对于性知识的学习历程。”那时的扬在 Netflix 上看了《性爱自修室》,脑洞大开,一连看了好多相关的内容:“发现原来谈性是可以这样有趣,不死板、不悲伤、非教育,完全颠覆我的过往认知,以前在学校从来没学过。”

于是扬开启了意想不到的学习之旅,每周把新的性知识存放在 Podcast 节目上,渐渐地,听众从周遭朋友扩散到陌生人,她也从个人独白走向访谈专家,更开启招牌单元〈写性给我〉,接收来自听众的询问与故事,成为他们的树洞。

“有很多知识是我做节目后才知道的。”比如俗称的处女膜,正确名称应是“阴道冠”,不是一片膜,而是位于阴道口的环状组织。而且每个人的形状都不同,也不是每个女性都会在第一次性行为之后流血。

“我以前都没有发现,这个名词其实怪怪的!”

性作为一个开头,一路把扬与听众带到更远的地方,从心理、生理、性别、历史、文化、语言、教育、哲学等不同角度切入,就会看见不同的面向。像是节目还会探讨不同语言如何形容高潮?寂寞算不算国安危机?

“性的羞耻感,让许多人不敢跟身边的人聊性,怕家人朋友会觉得自己很奇怪。久了就会以为这些事情,不用知道也没关系。”而扬就是打破沉默的那个人,跟着大家一起从零开始学习。

关于性的难言之隐,大多来自父权作祟?

深度理解,广度展开,听众放心地跟着扬的脚步认识性,也把他们的秘密心事交付。

在〈写性给我〉的单元中,有女性听众提问:“我从小就性欲旺盛、喜欢自慰,是不是很奇怪?”“老公已经很久没碰我了,是不是我哪里出了什么问题?”

也有男性听众坦言:“社会期待我们主导性事,但是我第一次性行为时,真的是吓得要死,找不到阴道入口在哪里,还要假装镇定!”

扬像是社会观察家,从千千万万的问题里发现:女性习惯自我检讨、男性遇到问题无法求助还要假装勇猛,背后原因都是——父权在作祟。

“父权其实让所有性别都受苦。”

为了符合社会标准、主流期待,大家把自我一个个隐身起来,反而让我们离真实、踏实的幸福越来越远。

“我以前不敢去谈性别,怕被骂女权自助餐,却发现性与性别终究是密不可分的。”

这世界猎的不是病毒,而是“性”这件事

性在集体层面上受性别文化的影响,在个人层面则常常与内在安全感有关。

扬提到:“女性习惯检讨自己,会不会也因为比起当面沟通,改变自己是更简单的?”

比如常有女性问到,性爱时如果另一半不想戴保险套,她却不敢沟通该怎么办?“要思考一下自己‘不敢’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害怕讲出真心话后,会让妳失去这段关系?那妳在日常生活里,一定也有其他不敢沟通的地方。”

扬坦言:“我没有觉得戴套就一定是对的,重点是两个人的沟通。只一味地叫人戴套,却没有讲明为什么,就像回到以前的守贞教育,用情绪勒索的方式,告诉你性行为就是错的。”

坦承开放地沟通性,一直是扬认为最重要的事。她在确诊 HPV 后,有次到学校演讲,她问同学:“有得过 Covid-19 的人请举手?”现场大部分人都大方举手。“那你们当时第一时间做了什么?”“拍照上传限动,说自己确诊了!”

扬紧接着说,你们还记得 Covid-19 刚开始发生时,社会也有一波猎巫潮吗?但随着病毒快速扩散,大多数人都感染过的状况下,大家反而不再觉得羞耻。

“但 HPV 病毒在人类历史上存在的时间,比 Covid-19  还要久,我们却依旧在猎巫,表示这世界猎的不是这个病毒,而是‘性’这件事。”

“但这就是一个病毒,我希望有一天这个社会看待性病时,就像看待感冒一样,不再有什么好奇怪的。”

三个方法让性爱更安心:建立五个手指防护网

“性病并不可怕,但是真的很麻烦。”后来当扬聊起性病,她都会这样说。

亲身体会过感染 HPV 的历程,定期回医院检查追踪,还做了子宫颈环状切除手术,她希望听众能知道的是,了解事前有哪些路径可以预防,如果感染了,也知道哪些方法可以治疗。

“现在的性病治疗已经很发达,不再是无药可救,除了HPV外,即使是感染了爱滋病毒,只要定期服药,达到 U=U(Undetectable=Untransmittable),也就是让病毒量低到测量不到,就没有传染风险,也几乎不会发病成爱滋病。”

扬分享了三个可以让性爱更安心的方式:

1. 多听多聊,邀伴侣共同学习:

正如扬一路的性知识学习,当了解越多,理解每件事物的风险,选择就会越清楚。“没有一条路是绝对安全的,就像戴保险套也会有怀孕、感染的风险,但至少让我知道事情发生时,有哪些资源可以求助。”

扬鼓励大家邀请伴侣一起学习性知识,寻找资源。彼此沟通越多,心就更安定。

2. 戴保险套、打疫苗、定期筛检:

大家都知道要戴保险套,但可以进一步探索哪个尺寸、材质更适合你们。可以跟伴侣一起用好玩的方式尝试,让安全措施变成一种情趣。

针对特定性病,如 HPV 已经有疫苗可以防范,在了解风险与自我评估后,鼓励大家去施打,增加自我的保护力。

而性病筛检可以至少每年做一次,趁着健康检查的时候,顺便一起检查,例如我们能透过免费、匿名且无痛的筛检来确认自己是否感染爱滋病毒。及早发现,可以尽快开始治疗,也能减少传染给他人的风险。

3. 建立“五个手指”的安全防护网:

扬张开手掌,告诉大家可以用手指细数:当你感到不舒服或不安全时,身边有哪五个可以求救的对象?沟通不只是跟伴侣之间,也可以是跟家人、朋友,甚至是社会资源。“当我们知道有哪些保护资源,在做任何决定时,都会比较安心一点点。”

“其实我一直觉得,所谓的‘安全性行为’,不只是个人的防护,而是整个社会可以一起努力,让‘性’这件事变得更加安全!”

这就是扬一路在《谈性说爱》里做的事,带领大家敞开地讨论,共同编织一个安心的环境,让每个人都能在里头,更加自在地,谈性说爱。

专访的最后,扬也从女人迷“爱的 48 手”床游牌卡中,挑选了三个她个人最推荐,可以为性爱增添激情与亲密的体位,分别是:从后方进入的“后橹”、可快速抽插的“达摩返”,以及肢体疯狂交缠的“依偎”。

而为什么是这三个体位?欢迎到“为i筛检|让i发声”官网看更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