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赏”入围者铃木凉美写下风尘女子的日常,透过文字,我们于是走进了那些平常难以抵达的深夜场警、烈酒微醺,延伸家与爱的议题,原来那些选择的背后都和爱有关。

文| 杨子霈

天生貌美的女人能否以此赚取男人的利益?

如果自己的女儿自愿这么做,身为母亲又将如何反应?

日本作家铃木凉美的芥川赏入围作品《资优》(ギフテッド),便试图探索这千古难解的大哉问。虽然中文版书腰上打着“前 AV 女优 现芥川赏入选作家”的头衔,但其实内容一点也不情色,情感节制到有点干燥。

同场加映:铃木凉美入围芥川赏:以前 AV 女优经验创作《资优》,描述酒店女公关与重病母亲

轻描淡写下,隐含爱恨交织的母女情

小说以身为情色工作者的第一人称“我”来叙述,开头即叙写罹患重病的母亲搬进主角位于红灯区边缘的家中,主角每天既想从母亲身边溜走,又依然尽力照顾着她;母亲想跟主角有更多相处,却又绝口不提过往将主角手臂肌肤烧烫伤的过往。

小说笔调中性而冷静,稍有热度的字句只有:“母亲因为吃不下向我道歉实在很莫名其妙。即便如此,我仍希望母亲向我道歉,为了什么都好,我希望母亲向我道歉。”其后又岔开叙述其他生活琐事。

在琐事中一点一滴呈现主角的奇特母亲:拥有吸引男性的“资优”美貌,在夜总会几近半裸地卖唱,也极受有钱男客人喜爱,却不愿卖身而一心只想写诗,和已婚剧团导演相恋生下主角,却不愿拿导演一分钱,独自困窘地抚养女儿,对于靠美色得到好处的其他女性极为不屑。

主角国二时常和同学在外鬼混喝酒、晚归,母亲也不叨念,但有天主角和一群年长男人鬼混回家时,母亲突然紧抓主角拿菸头及打火机,烧灼她的手臂,而主角的反应,只如此写道:“看着母亲陷入我皮肤的手指,感觉与其说是母亲抓住我,更像是母亲与我紧紧相连。”

随后又岔开来叙述其他情色产业人员的事,主角对母亲的情感究竟是愤怒、不解、爱或恨,小说却不做渲染。

直到母亲临终前说:“不懂的事不要去懂。”“只要懂妳懂的事就好了。”“我不后悔生下妳。我对妳爸也是这么说的。”这就是母亲对主角所有困惑的最后回应了。

对照小说中反复提到身体有烧烫伤或纹身,是无法去泡泡浴或价码不错的风月场所的,才令人能懂得母亲的复杂心理:以美色得到男人的好处,是母亲最不屑的事。

她不愿意女儿也踏入情色产业,不惜以毁灭式的方式破坏女儿的身体,破坏的冲动来自强烈的情感──女儿的身体来自母亲的身体,酷似母亲,却不受母亲的意志所主宰,一步步走向没有光的所在。

而女儿明知母亲最不屑于以美色得到好处,却迳直踏上此条道路,似乎也是对母亲的试探和质问──做出妳最不喜欢的事,这样妳还爱我吗?为何不能以情色资本换取男人的利益?妳为何要如此虚伪和矛盾?

轻描淡写的笔触下,其实隐然含着澎湃强烈、爱恨交织的母女情结。

猜你想看:2024 三大性别选书:《始于极限》、《性的正义》我们如何理解女性主义?

图片|Photo by Antonio Friedemann on Pexels

“情色资本”是一种资本吗?

而对照铃木凉美与学者上野千鹤子的对谈书简结集《始于极限》,其中对“情色资本”的讨论,便更能理解铃木凉美在《资优》中对此议题的困惑与表达。

铃木凉美自陈年轻时相当欢迎“情色资本”的观念,并将其视为对“伤害”的崭新诠释,可以摆脱乏味的“被害者”标签。而她投身情色产业,一方面也是想考验母亲对自己的爱的极限,以及对不屑以美貌赚取男人利益的学者母亲发出质疑。

上野千鹤子则毫不客气地直指:情色资本无法积累、只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其价值也只能被单方面评估,评估的标准完全掌握在评估者手中。

所得到的报酬包含了“耻辱费”──AV 女优和酒店小姐都无法将他们的工作经历写进履历,这经历会对女性余生带来长远的影响。

因此,怎能算得上是能跟“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相提并论的一种“资本”呢?

图片|Photo by Camila Cordeiro on Pexels

《资优》实为对这段母女情谊最刻骨铭心的描画

因此,《始于极限》可以说是对小说《资优》主题更深化的辩证与讨论,读完《资优》再来读《始于极限》,将更能深入理解小说中的母女情结与所欲辩证的主题。

然而,小说《资优》仍具有《始于极限》所未能具备的,文学上的感染力,以及透过象征才能达成的微妙的人生体会,比如小说生动而真实地呈现情色工作者的生活与心理,也写到了自杀而死的 SM 女郎惠理及她生前要好的牛郎,呈现这些情色产业工作者混乱、沉湎、无法自拔的生活实感。

小说中不断出现难以推开的“门”的意象,描写主角位于红灯区边缘家中的门是必须以全身重量、并搭配一些技巧,方得以推开的,似乎也象征母女关系的“和解之门”,必须是穷毕生之力来打开的。而结尾母亲留给主角名为〈门〉的诗:

夜晚就快来了。

可以吗?

门会砰地一声关上了。

门关上时,不需要解释。

可以的话,请静静地关上。

似乎象征这扇“和解之门”,也随时可能因母亲不道歉、女儿叛逆、死亡⋯⋯等种种因素闭合,死之将至时,母亲也只求能温柔地闭合此门。

无怪主角读到此处时,只觉手臂烧烫伤处“曾经那么在意的凹凸不平,此时此刻突然摸不到了,感觉那里已经既不肿胀,也没有凹陷。”“即使脑海中又浮现出皮肤发出细微声响燃烧起火的画面,也不像以前那样感到疼痛了。”

这对母女,也许最终也没有达成真正的沟通与和解、原谅与宽恕,但彼此之间最深沉的情感却已然穿越隔阂,成为彼此归途与未来之路的依靠。

《资优》实为对这段母女情谊最刻骨铭心的描画,呈现不原谅、不宽恕、不和解之外,亲子之间仍有可能达成的同情共理,无怪乎能成为第 167 届芥川赏入围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