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精打细算,却总有失控乱花钱的时候?《无节制消费的元凶》解析消费背后的心理,看你的购买欲是从何而来。

“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是精明而节俭的消费者,对所有操纵我们情感、诱导消费的企图都充满警惕。但商家往往会绕过我们的理性,他们想知道如何将购买欲植入我们的潜意识中。”——雅克・佩雷迪,纪录片《无节制消费的元凶》

原来,消费行为与我们的潜意识息息相关!当我们以为自己小心翼翼时,是否不经意间落入商家精心设计的陷阱?

《无节制消费的元凶》(The Men Who Made Us Spend)由 BBC 记者雅克・佩雷迪(Jacques Peretti)深入调查消费背后的心理,以及商家诱导消费背后的秘密。这部纪录片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揭示“计画性汰旧”、“利用消费者的恐惧心理”、“开拓儿童市场”对消费者和市场的影响。

当我们理解消费背后的原理,也能有意识地抑制消费冲动,做个聪明理性的消费者。


图片|纪录片《无节制消费的元凶》剧照

计画性汰旧的阴谋:短暂的产品生命周期造成过度消费

人们排队购买最新款的 3C 产品,已成为生活中常见情况。但有没有想过,购买最新产品的诱因是什么?

是因为功能更强大、拥有更多款式可以选择,或单纯只是不想落后于人?拥有最新款的商品,就像是一个标志,证明自己是个有能力购买昂贵产品并跟上时代潮流的人。而不断推陈出新的 3C 产品,似乎也呼应了这样的市场氛围——人们确实喜欢追求新颖的科技。

同场加映:《英国人的消费秘密》看有钱人消费模式:真实情况,与你想的不一样|女性理财

但实际上,科技发展可能是一把双面刃。高汰换率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与滥用。

雅克・佩雷迪在调查中发现,加州一间废弃工厂,堆着一箱又一箱全新未拆封的科技产品,造成这现象背后的原因,竟是因为厂商宁可将产品销毁也不愿提供给消费者。

产品生命周期短暂,不断汰旧换新的消费模式,其实是商家实行“计画性汰旧”(Planned Obsolescence)所造成的现象——人为限制产品的使用寿命。最初,始于作为基本消费、日常用品的灯泡。而如今,“计画性汰旧”被广泛使用于各项产品的制造,例如,电器产品中需要经常更换某个“一次性使用”的零件。

吊诡的是,身为消费者的我们并没有察觉或意识到,“过度消费”的生活模式有什么不妥。


图片|Photo by Christiann Koepke on Unsplash

“我们生活在一个产品被设计成有限寿命的世界中,并坦然接受。但为什么呢?因为持续支出的观念,深深植入我们的集体意识里。”——雅克・佩雷迪,纪录片《无节制消费的元凶》

这也和消费主义的兴起息息相关,持续支出,更像是一种对于“有能力购买商品”、“选择想要的生活方式”的肯定。

同场加映:花钱为什么快乐?3 大心理因素看消费行为,健康的花钱习惯维系财务平衡|女性理财

现今,媒体资讯的发达、商家不断推出新品,也是造成过度消费的推手。很多时候,消费者购买新商品不再单纯出于需求,或旧的商品不能使用,而是想尝试新品,购物更成为一种乐趣。

当生产与消费陷入快速循环,不断缩短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在无形中造成对环境的危害与资源的浪费。

利用恐惧心理行销:强调对于疾病和衰老的恐惧

雅克・佩雷迪在调查中发现,促使人们消费的最主要动机并非渴望,而是恐惧。

人类对于衰老、疾病的恐惧被广泛运用于各行业,美容、抗老与疾病防御更是常见的关键词。但这些创新的产品、科技、服务,真的有效吗?或只是以减轻焦虑、恐惧为卖点?

举例而言,原本只是到美容机构进行护肤,却因为受到广告影响、大众审美的灌输,而突然产生“容貌焦虑”,甚至连自己平常不在意的小细纹、小瑕疵好像都被放大,不自觉地担心自己是不是哪里需要改善,这是许多人都可能产生的心理变化。

这也是一套典型的行销手法:透过观念的灌输制造焦虑,把恐惧植入人们心中,再提出解决办法。


图片|Photo by Blake Wisz on Unsplash

这种销售技巧源自一百多年前的史丹利・雷梭(Stanley Resor),他是现代广告业的先驱。他提倡研究心理学和人类动机对于广告和消费心理的重要性,更明白利用恐惧,以激发人类对安全感等生存的本能。

着名的例子是“李施德林漱口水”。一开始,很少人知道或在意“口臭”这件事,但在宣扬“口臭是社交隐形杀手”,只要使用漱口水就可以让人们拥有清新口气,成为更受欢迎的人时,就成功地“创造市场”。

这样的广告模板沿用了数十年,如今,“故事行销”(Storytelling Marketing)的手法也广泛流行。而利用人们最深沉的恐惧——对于“死亡、疾病和衰老”的恐惧,许多药品接连问世,成为“缓解焦虑、提出解方”的存在。

同场加映:乱花钱怎么办?《秒懂行为经济学》:善用心理学找出不理性购物诱因!

在雅克・佩雷迪的调查中,提出吊诡的状况:强调高胆固醇将对身体造成危害的观念下,人们开始大量使用“他汀类药物”,但事实上,高胆固醇只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诸多因素之一,并不是唯一的致病因素。

而且,降低胆固醇的方式也并非只能依赖药物,而是可以透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获得改善。然而,观念的误导却可能造成人们对药品的滥用。

如今,恐惧行销心理也被运用在“公共卫生”领域,如琳琅满目的“抗菌”产品;以及“促进健康”的保健食品,如标榜能补充身体所需的维他命水;或是为了对抗衰老,而沉迷于锻炼脑力的游戏。

但值得深思的是,这些产品是否有效,是否夸大不实,是否“必要”?克服恐惧和依赖心理,消费者才能以理性的角度判断,衡量自身需求。


图片|Photo by Arturo Rey on Unsplash

开拓儿童及游戏市场:激发人类追求奖励的心理

每个大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小孩。商家利用了人们对游戏深深着迷的这一点,开拓无数可观的市场。

“授权”为娱乐产业、玩具市场创造崭新而庞大的商机。最典型的例子是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创作的《星际大战》(Star Wars),从此改写了玩具的销售模式——不再只是以主角为模型所制成的玩具,而是根据所创造的科幻世界做成玩具系列,除了人偶以外,消费者也可以搭配成套的配件,从而产生连带需求。

甚至,除了玩具以外,我们在生活中也时常看到枕头、背包、钥匙圈等各种授权商品,这样的变革,在儿童和成人的销售市场上都获得巨大成功。授权的兴起,让文创、娱乐与玩具产业间相辅相成,就像缔造了一个新颖行业。

同场加映:“是乱花钱还是真的有需要”金钱心理学:为什么我们赚的越多反而花的越多?

聪明的商家从中发现另一套有利可图的商业模式:先创造玩具,再为之创造一个故事。而这就是《变形金刚》(Transformers)的由来。

接着,游戏不再只为孩童而存在。游戏公司开发了以青年人为客群的游戏,着重于强大的操作功能和角色的带入感,彷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展开身历其境的冒险,例如“第一人称射击游戏”(first-person shooter,简称 FPS)。

如今,当我们在逛动漫展、游戏展时,也发现并非只有孩童乐在其中,有不少成年人也热衷于游戏的世界。人们对游戏深深着迷,无论孩童与成人。

除了游戏产业,其他行业也纷纷利用了人们着迷于游戏的心理,并提供集点卡或包装盒上的刮奖卷,这种行销策略称为“游戏化”(Gamification)。其中所使用的原理在于激发人类追求奖励的本能,更引发消费者对某样商品产生“黏性”(stickiness)。

《无节制消费的元凶》除了揭示消费背后的心理、商家诱导消费者购买的真相,也阐述现代消费主义的发展轨迹,是一部非常精彩的纪录片。相信看完这部纪录片,我们也能成为更聪明理性的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