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有了孩子就不能随时待命;如果学历太高,就不能够吃苦。”不论在美国或台湾,职场性别歧视无所不在。

女性在高盛就是没有办法做到高管位置?

两天前,高盛历史上最资深女主管之一的 Global Head of Platform Solutions,Stephanie Cohen, 正式宣布了离开她待了长达 24 年之久的投资银行巨头。这对于本就男女比例失衡的高盛,无疑是雪上加霜。

截止今年 3 月,高盛的八位高管(Executive Officers)中,仅有两位女性——分别是掌管会计部门的 Sheara Fredman 与法律部门的 Kathryn Ruemmler,两个部门皆不是高盛的主要收入来源部门。

女性离职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工作升迁的机会之外,我们更需要探讨的,是为什么从低层开始慢慢地往上攀升,男女比例的失衡就更严重。根据网路上查到的资料,大多数在华尔街工作的女性,除了得面临职场上对女性的歧视与骚扰之外,在小孩出生之后无暇顾及家庭也是他们离开公司的一大要素。


图片|Photo by Christin Hume on Unsplash

快十年前,我在纽约私募基金寻找投资标的的时候,赫然发现在美国有很多俗称 Women-owned-business(WOB),直接翻译成中文,就是妇女拥有的公司。

在这些公司里头,女性持有 50% 以上的所有权,然后这些公司可以享受政府所给的税赋优惠,或者贷款利率的折扣等。这项政策,看似理所当然,但是却让我对两性平等的认识,投下了一颗震撼弹。

同场加映:职场、理财、身心满意度通通不及格!女人迷与 CakeResume 揭露 2024 最新台湾女性趋势与挑战

当自己还是小朋友的时候,并不觉得两性不平等在台湾,甚至是在美国的社会上存在着甚么样的严重性。当我在电视上看到宏达电的董事长王雪红,或者是之前竞选总统参选人失利的希拉蕊,我并不觉得心中对他们有什么样的歧见。但直到我进入了职场以后,我才发现——性别歧视无所不在。

撇开在大公司中被赋与决策权职位的女性远少于男性之外,我回忆起自己之前的职场经验,也发现男女不平等的情形发生过相当多次。


图片|Photo by Dylan Gillis on Unsplash

当我还在纽泽西担任业务销售员的时候,常常会跟老板一起讨论新人面试的结果。当时的老板很年轻,也有些口无遮拦,甚至说话时非常地直接。面试完之后,老板热烈地跟我们讨论的,不外乎是刚刚那个来面试的女生有多么的 Hot,有些时候甚至会当场跟其他上司讨论起她的身材。

负责决策的同事都是男性,当初我也就没有很在意,甚至觉得老板很好笑、很亲切。

当时老板有几项评估候选人的重要标准——有孩子的妈一定不能够录用、已结婚或者丈夫工作太好的女生要审慎考虑,甚至学历太高的女生我们也要重新评估。

同场加映:职场婚育歧视、升迁歧视、年龄歧视仍然严重|2023 多元共融白皮书(二)

老板给我们的理由,是因为做销售员需要吃苦,需要长时间地投入工作,需要全新全意地把心思放在升迁上。他认为,女性如果有了孩子,就不能够整天随时待命;如果已经结婚,丈夫可能会不同意妳这么辛苦的工作、赚取这么微薄的薪水;如果学历太高,就不能够吃苦,也比较容易跳槽。

老板对于男性候选人的门槛倒是没有这么的多,他只要他们能够保证将来会辛苦地工作就可以了。

所以我们办公室男女生的比例大概一直维持着 7:3。而老板也会有意无意地说出歧视女性的言论。他会私下在男生的聚会里头骂哪一个女下属婊子,只因为她在会议上提出了反对他的言论;他甚至还会很嚣张地跟我们说,他可以任意地跟公司里的女生上床,只因为他是老板。

这些言论,虽然玩笑的成份大于认真的程度,但还是没有任何人起身制止他,甚至有很多的男同事在一旁起哄并且表示同意。


图片|Photo by Cherrydeck on Unsplash

在这间公司工作了几个月,让我对美国两性歧视的观感影响很大;也才知道,其实这个现象在美国依旧存在。

我待的这间销售公司位在纽泽西中部的一座中型城市,老板是来自于辛辛那提的白人;整间公司的决策圈都是白人,除了我一个亚洲人以外,没有其他的有色种族。

这对于讲求种族或者性别平等的美国来说,其实并不是特例。在一些大城市或者是规模稍大的公司里,他们会雇用很多有色种族或者是女性,主因之一是为了遵守法律和不影响企业形象,有些则是因为那专业领域需要依赖少数族群。

同场加映:当 AI 成为招募人才、维护校安趋势:人工智慧是多元共融推手,还是有偏见的歧视机器人?

可是在离开了大城市之后,某些不受约束的小公司常常会毫不遮掩他们心中对少数族群的歧视;而这,或许才是许多美国白人男性心中非常真实,却也是相当丑陋的想法。不仅仅是升迁或者工作的问题,就连进入到了公司以后,许多少数族群遭受到的言语暴力才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议题。

其实根据数字,我们也不难看出一些端倪。美国在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2023 年公布的全球 146 个国家的性别平等排名中,排名第 43。

看似没有特别差劲,但细看评分的内容,除了经济参与度和工作机会可以在全球排名到第 21 名以外,美国的女性政治参与度竟然只排到了第 63 名。就算美国女性的工作机会与男性均等,在同一个职位上,女性的平均薪水也只有男性的 77.3%,这项指标也拉低了薪水平等的这个项目。


图片|Photo by Gabrielle Henderson on Unsplash

台湾因为不是联合国的成员国,所以我们在榜上没有名;可是根据主计处自己 2021 年的统计结果(性别落差指数),我们可以排上世界前 7。这点我抱持着怀疑的态度,因为根据主计处所提供的资料,台湾排名较高的是生殖健康领域、赋权领域之国会议员比率,不是中等以上教育程度比例、或是劳动市场领域。

对于一般的职业妇女来说,这个排名比较没有意义,因为教育参与度和工作机会才是让多数大众“有感”的指标。

这些数字让我回想起我之前在私募基金的工作环境。

同场加映:性别歧视、玻璃天花版,《大叔之墙》谈女性职场困境与日本男性优位主义

我之前待的那间私募基金规模不大,但是老板们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除了哈佛,或者 MIT 的 MBA 毕业的人之外,旗下的分析师和员工也都是持有证照的专业人才。可是,跟之前销售公司一样的情况,整间公司只有两位女员工,一位跟我一样是分析师,另一位,则是负责接电话和安排老板行程的秘书。

而每次帮老板面试新人的时候,老板也总是会优先考虑男性。他给我们的理由,是男生比较好说话,不用担心会触犯到法律,也可以一起跟着老板努力工作到半夜;再加上老板喜欢找员工一起出去喝酒,所以他觉得找男生出去会比较轻松。

老板有老板的考量,我们也不能够说他歧视女性,但这些“为了图自己方便”的观点确实会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图片|Photo by LinkedIn Sales Solutions on Unsplash

所以我说,虽然美国给予女性的工作机会很多,但是工作的性质和责任的大小跟男性还是有着差别。虽然美国老早就通过了 Equal Pay Act,也就是法院可以判断与处罚雇主提供男女性在同一职缺上不平等的薪水,但是这个法案也只杜绝了同一个性职职缺上的不平等,并没有涵盖一些雇用上的程序保障。

当然,每一个职业的男女性比例都会不同。例如像是我之前待的银行,和现在工作的会计师事务所,里头女性的比例就非常的高,高层也不缺乏女性的上司。

同场加映:在职妈妈的困境与挑战:为什么人们普遍抵抗“性别歧视”,却总是助长“妈妈歧视”?

可是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时候,做到很高层的女性老板大多单身,抑或是未婚。虽然我手上的样本数不多,但是其实对西方女性的婚姻,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以上是一些简单的经验分享。当然我们不能够以偏概全,不管是在台湾或是在美国,都有不少企业主真正地重视内部文化的多元。但危险的是,如果没有法律制约男性雇主“只雇用同性”以图自己的方便,或我们只注重国际排名等表面形象,忽略了底层人民真正的经验,就会间接造成性别不平等的持续。

你也有过不愉快的职场性别歧视经验吗?欢迎留言,我们一起讨论,一起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