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进入转职旺季,你也心动了吗?但转职真的能为职涯加分吗?换工做之前先做这 3 件事,无痛转职还能扩充职场竞争力!

年假期间,学弟 David Line 了贺年图,但接着:“我年后想转职,想找学姐聊聊⋯⋯”。其实 David 辞意已坚,所以他想聊的重点是“该如何换?换什么工作才好?”。

年后正式进入转职旺季,你是否也心猿意马?但该如何转职才是加分,让职涯愈来愈好?

记录工作实绩、让履历更充分

不论你是否动了转职念头,我们都应随时记录“工作实绩”,就不担心如何丰富经历、写出亮眼履历。 “工作实绩”不仅是具体描述做什么,更重要是结果,再佐以“量化 ”资讯,让好事迹具说服力。

以“招募管理师 Recruiter”为例:你履历中写着“负责程式设计人才招募” 不如写“负责后端 Java、PHP 工程师招募 50 人/年”(具体明确 + 量化); 远不如写“ 2022 年负责后端 Java、PHP 工程师招募 55 人(原目标为 50 人,达率 110%)” (具体明确 + 量化 + 好结果)。

同场加映:转职、跳槽前思考 6 件事:升迁天花板在哪?能否提升自己?

好的事迹值得记录,但不好的呢?

有些失败经验应记下,但不直接写在履历中,而是成为面试时谈挫折的实例,最好再多思考如何预防再发生的解决方案,则失败经验会是为工作中的成长契机!


图片|Photo by Adeolu Eletu on Unsplash

新旧工作、公平比一比

不少人转职,是为了找到更好的机会,如:更多的薪资、更高的职衔、更能生活平衡的工作等。

转职时,我们容易放大新工作的显见优点,新工作给高于现职 5000 元的薪水,但也许餐费、交通等补助不如现职,也没有运动课程、补班日放假等。

同场加映:年后想换工作吗?事前做好这些准备,你可以更无痛转职

若因“钱”想转职,则新公司的福利设施、假勤制度应充分了解,方确保实质薪酬增加,只是该确认点不宜在第一次面谈,最好是被录取时,顺理成章跟人资好好讨论。

若因现职太累,想要更平衡的工作生活,如何确保不跳入另个火坑呢?那面谈时,除充分了解工作范畴、绩效目标合理性,还要询问主管管理模式、绩效标准、团队氛围等,若能约快下班时间面谈,即可顺便观察新公司同事的加班状况。


图片|Photo by Kelly Sikkema on Unsplash

水平转职 vs. 垂直转职

有时转职是不得不的选择,工作本身没有问题,但产业/企业发展前景不明,或市场不景气有裁员风险,你得防患未然看其他产业工作,前几年受疫情影响下,像旅游业的业务可能会转成房仲业、保险业的业务等,这是“水平转职”(同一职务转不同产业)。

不论何原因“水平转职”到不同产业,要能知彼“对产业前景/企业发展须了解”,更重要是知己“对该产业/企业的产品服务是否有兴趣”。

同场加映:转职好,还是坚守工作好?写下各自让你快乐的理由,倾听自己真实的心声

既然有“水平转职”,当然也有“垂直转职(同产业但不同职务)”,这就更难了,需要不同专业职能才能胜任,更是转换职涯跑道。有此念头,其一可能是现职提不起劲,从“安静离职”到采取转职行动,其二是现职并非不好,只是你找到更想做的工作。

这类转职前置准备期须拉长,确保你已建立新的专长,且要有心理准备,转职后短期内薪资不见得成长甚至是变少,所以若在原公司中能“垂直转职”应是不错的选择,薪资可能不会减少,且在熟悉的环境中,能缩短新工作适应期。


图片|Photo by LinkedIn Sales Solutions on Unsplash

不论转职的起心动念为何,我们都期待更好的职涯,随着工作年资愈长,转职机会成本愈高,要更审慎评估是否值得转换,若暂时没有适合的机会,也不用急就先尽力完成眼前事吧!

美国艺术家安迪沃荷 (Andy Warhol):“走得多慢都无所谓,只要你不停下脚步”。

新的一年开始,换不换轨道不是重点,而是能否持续在职涯上成长前进,因为成功不会只有一种方式,也不会只有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