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感到焦虑、无助时,你都怎么陪伴自己?透过 6 步骤正念陪伴,学习承接自己的孤独,与内在自我相伴。

陪伴

这一辈子,陪我们最久的是谁呢?是的,是无人可取代的自己。

当我们做正念身体扫描时,往往会发现,我们似乎对一直陪伴自己的身体,有些陌生。原来这里会有这种感觉啊?原来这里会感受到酸、麻、胀、痛!供我们使用这么久的身体,是如此无声的陪伴着我们。

幸好,带着正念觉知的我们,能反过来好好陪伴我们的身体―觉知、允许、不评判,真正的陪伴自己,正视身体的状况与需求,进而达到真正的爱自己。

同场加映:还会有人爱我吗、我再也不会好了!你常用这 3 个迷思对自己说话吗?

陪伴,就个人而言,是从外在身体进一步往内,与内在的自我相伴。试试跟自己同在的当下,有什么感觉呢?

曾经有个孤独的小男孩,在我引导他观察呼吸,觉知到“呼吸一直都在陪伴我们”的时候,泪流不止,直到练习结束,他闪着泪光感动的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再做这个练习?”我说,只要你需要,在安全的地方,随时都可以!小男孩觉知自己的孤独,接纳这种心情,并试着陪伴自己。


图片|Photo by Kinga Howard on Unsplash

从“陪伴身体”到“陪伴内在的自己”,将正念运用在与人相处时,往往能觉察别人跟我一样,会紧张、害怕、焦虑,也会快乐、兴奋,有各种情绪、需求与行为,觉知对方感受的瞬间,会产生一种同在感。以正念与对方同在,很神奇的,我们会知道如何应对。

这样的同在感,在我们亲近大自然时,特别容易感受到。也许在凝视一朵花的当下,也许在看望山林的片刻,也许在逗弄着宠物的同时,觉知我们共处在同一个空间、同一个时间里,陪伴着彼此的存在。

此刻,阅读这些文字的你,是否也感受到我正透过文字,陪伴着你呢?

自我陪伴

一个人的时候,你会做什么呢?很多人喜欢有人相伴,也不少人爱好独处,但绝大多数人都不喜欢无聊,总会想找点事,例如滑手机、追剧、阅读、逛街、做家事、园艺等。

试着单纯的陪伴自己,保留一个空间、时间,跟内心相处。在自己单独从事活动时,就将正念带入,以正念进行活动,练习与自己相伴,完全只关注自己,看看会有什么发现?


图片|Photo by Pablo Heimplatz on Unsplash

当然,如果想更纯粹的陪伴自己:在一个人的时候,不特别做其他事,只是观察自己的呼吸,觉察自己的身体,或仅只是暂停所有活动,好好的识别自己的情绪,也很好。来吧,练习以正念陪伴自己!

  • 时间需求:每次 15 至 30 分钟,每周 2 次或更多。
  • 物品准备:依想陪伴自己做的事情准备。
  • 观察面向:尽量选择单纯只关注自己的活动,像最好的朋友般陪伴自己。

同场加映:常否定自己,努力证明自己吗?实践认知行为治疗,重建自我信念!

建议步骤

  1. 选择自己能独立完成,不需与人互动的项目,例如:运动、画画、阅读、吃饭等。
  2. 觉察具体环境,例如看到的东西、所处的环境,以五感开始,它们有什么颜色、形状、大小、厚薄、气味、触感⋯⋯。
  3. 识别当下的情绪,以及自己在做这件事的时候,身体内在的感觉。
  4. 觉察陪伴自己时,心里冒出的念头,或想跟自己说的话语。
  5. 试着以观察、接纳、不评判的态度,回应陪伴的主人翁:自己。
  6. 以 3 次呼吸结束与自我相伴的独处练习。

贴心提醒

如果在练习独处时觉得有些害怕,也可以观察害怕的念头,慢慢将自己的注意力带回所处空间里,观察具体物品,例如桌子、笔、地板等,知道自己是安全的,并且随时可以决定缩短或拉长练习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