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孝顺心,或许是从时间的压迫感淬炼出来的,在孝顺与奋斗拿捏平衡的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如果有一天有预言家对你说,你与父母亲见面的次数只剩下十次时,你会怎么做?
我一直相信,人的“孝顺心”很多时候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时间的培养、人心的领悟,再加上时间流逝的压迫感淬炼出来。
孩子们对父母的依赖,是本能,也可以说是人性。在我们初来乍到这个世界时,父母亲正值青壮年,他们在我们的眼中是无敌的,是长生不老的。
因为我们还小,很多时候我们并不会注意到父母亲肩膀上所背负的重担,我们也对他们予取予求。我们对父母百分之百的依赖,因为我们还不够强壮到能够独自面对这个世界带给我们的困难,我们需要被呵护、被指引、被滋养。
当我们进入青少年时期时,我们变得无比自私且又带点倔强,认为自己已经足够强大到面对世界的挑战。纵使内心还是有所不安,纵使自己的经济还不能够自主,但在父母面前,我们还是不由地表现出了厌恶与不耐。
他们再多的关心,再多的不舍,都是对于自己独立自主的不信任。我们刚学会了飞行,就自负地认为可以翱翔世界。
延伸阅读:《坏妈妈》剧评:父母毁了你的人生?心理师分析五种适应策略的好处与代价
图片|Photo by cottonbro studio on Pexels
到了二十岁出头,你真正开始学会走出自己的人生。你有太多想要做的事情,你想要体验世界各地的风土民情、你想要找份工作养活自己。你开始谈起了恋爱、你开始有为数不少的派对、你开始减少了回家的时间。
父母亲的担心还是在那,他们只是不说,怕耽误了孩子们的发展,怕触怒了你;他们的支持也一直在那,就等你们在外受伤了,回家找他们诉苦疗伤。
等到了而立之年,你开始有了自己忙碌的生活、家庭、事业之后,你才开始领悟到父母对自己一直以来的付出;一直以来承受无声的重担;一直以来自己对他们的忽略。
你才开始感到无比的感激,想要多跟他们说说话,多陪伴他们。而无意间的一次见面,才发现父母早已不是我们年幼时所认为的长生不老。他们头发白了,身体瘦了,爬楼梯不再那么流畅,深深的皱纹也顺着脸颊爬了上来。
以上的过程可能都曾发生在你我的身上,或者你正在经历其中,当然我也不例外。
从二十岁出头后,我就来到了异乡,从文具销售员、银行分析师、私募基金到查帐员等,自己的经历与挫折可以花上好一段时间跟读者分享,但一直到最近我才发现,跟父母亲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牺牲相比,自己的经历根本不算什么。
没有他们一直在背后的支持,不管是经济或是精神上的包容,亦或是让自己在台湾没有后顾之忧,我根本就不会有机会去经历在异乡中的一切。
图片|Photo by Pawan Yadav on Pexels
刚去美国的那一段时间,我大概每一年半或两年才回台湾一次,一直到后来工作稳定之后,我就规定自己每年一定要回家一次,每周一定要跟爸妈通话一次以上。
一直以为自己做得够多,直到上周末的通话之中,母亲无意间开玩笑地说道:“我们已经快七十岁了,如果有幸能够活到八十,我们大概还可以再跟你见面十次。”
看似平淡无奇的玩笑话,实则在内心掀起了波涛。与邻居一周都有可能碰面十次了,原来我与自己父母在这辈子剩余见面的次数,是如此的少。顿时儿时与父母相处的回忆遍布心头,物是人非,我还是他们的孩子,只是距离变得如此遥远与陌生。
你可以说我这是无病呻吟,抑或是咎由自取,如果你当初没有选择出国,你就不会经历如今的一切。可人的一生是由无数个取舍所构成,很多时候你选择的人生道路对当时的你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就如同如果我在大学刚毕业后就选择留在台湾,我与家人的距离更近了,生活更安逸了,但我或许就不会经历在国外所经历的一切,也不会遇到我的老婆。
母亲接着说:“你啊,只要健健康康过着不要让我们担心的生活,把婚姻维持好,我们就放心了。”母亲的这一席话,又有着更深一层的爱。
同场加映:为你挑片|《瀑布》是水的坠落,也是灵魂的坠落:父母只会变老,“长大”是孩子的事
图片|Photo by Elina Fairytale on Pexels
或许,在父母亲的眼中,纵然有着再多的不舍,他们还是会尽力为了儿女着想,不愿因为自己而耽误他们的生活;或许,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好,过得幸福快乐,不让父母亲担心,就是自己最大的孝顺。
说得更感伤些,就是在父母亲离开了这个世界之后,他们知道孩子们在这个世上没有了他们,也可以活得很好。“孝顺”的重要大家都知道,古今中来不知道有多少诗词歌颂过它的美妙。
但就如文章开头所说的,很多人并不会对“孝顺”有多特别的行动与体悟,直到自己的人生跨越了某个阶段;很多人在年轻时凭着一股热血,毫无顾忌地往前冲,直到达阵后才惊觉是父母亲的包容与支持,让你能够冲得义无反顾。
猜你想看:“我爱你,但我也想过好自己的人生”让我们好有感觉的三个“孝顺”迷思
图片|Photo by Marcus Aurelius on Pexels
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在重复那些老生常谈,而是希望你们在努力打拼的过程中,能够“提早”有这些体悟。
如果你一个礼拜只跟父母亲通一通电话,那就改成想家时就打通电话吧!如果你这周末刚好有一点空挡,还在犹豫要约哪些朋友出去聚一聚时,那就改成到爸妈家吃顿晚餐吧!
如果你还在因为父母亲的唠叨而感到厌烦,说出一些伤人的话,那就尽量选择把脱口而出的冲动吞回去吧!如果你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那就努力地把生活导回正轨,对自己负责,不要让父母担心。
孝顺与奋斗并不一定互相排斥。很多时候,在你奋斗的路上,请记得多回头,多看看自己的父母,多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牺牲,甚至只需要跟他们多说说话,在之后的人生才不会后悔。
而且最重要的,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好,就是对父母亲对大的孝顺,我们不能够再任性地为所欲为下去。
最后再问自己一次,如果有一天有预言家对你说,你与父母亲见面的次数只剩下十次时,你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