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不是一种被动的感情?爱是给予而不是取受,若能在爱中发挥给予的力量,就有唤起爱的能力!

爱是一种活动,不是一种被动的感情。在最一般的意义上,爱的主动性特征可以这样描述:爱主要是给予(giving),而不是取受(receiving)。

何谓给予?这个问题的答案看似简单,实则充满歧义性和复杂性。对给予最常见的误解是假定给予就是放弃某些东西,是被剥夺和做出牺牲。一个人的性格如果没有发展成熟,没有超越接受取向、剥夺取向和囤积取向的阶段,就会以上述方式理解给予行为。

市场性格的人会愿意给予,但一定要通过交换,只“给予”而没有“取受”对他来说就是受骗。那些性格主要取向是非生产性(non-productive)的人会感觉给予就是被别人拿走东西。

因此,这种类型的人大多数拒绝给予。还有些人把给予视为一种自我牺牲,因此是一种美德。他们认为,正因为给予是痛苦的,所以才应当给予。给予之所以是美德,正因为牺牲是美德。

对他们来说,施比受更有福的教喻意味着体验剥夺要比体验快乐有福。

延伸阅读:“学会付出,是如此美好的经验”从 3 个面向出发,让你更好地照顾身边的人


图片|Photo by cottonbro studio on Pexels

但是对有生产性人格的人来说,给予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给予是能力的最高表现。在给予的行为中,我体验到我的强壮、我的丰饶和我的能力。生命力和能力的这种丰盈高涨让我满心快乐。

我体验到自己在满溢、支用、生气勃勃,因之欣喜万分。施之所以比受更让人快乐,不是因为那是一种剥夺,而是因为给予行为是在表现我的蓬勃生命力。

然而,给予的最主要领域不是物质领域而是人的领域。一个人能给予另一个人什么?他把自己给予出去,把自己最珍贵的东西给予出去,把生命给予出去。

这不必然表示他为别人牺牲性命,而是表示他把他生命里活生生的东西给予出去:把他的喜悦、他的兴趣、他的了解、他的知识、他的幽默和他的忧愁给予出去。在这样的生命之给予中,他丰富了他人,以增强自己生命感的方式扩大了他人的生命感。

他给予并不是为了取受,给予本身便是狂喜。但在给予中,他不可避免地会把某些东西带入另一个人的生命中,而这种带入生命中的东西又会反射回来,回到他身上。

同场加映:台剧《亲爱坏蛋》解析范永诚、路湘婷为何貌合神离?心理师:满足单方期待的,不是真正的爱


图片|Photo by Josh Willink on Pexels

在真正的给予中,他会不能自已地取受回赠他的东西。给予意味让取受者也成为一个给予者,双方都会分享因为他们带入生命中的东西所产生的喜乐。在给予行为中,某种事物诞生了,参与给予的这两个人会共同感谢为他们所诞生的生命。

表现在爱上,这意味着:爱是一种唤起爱的能力,而无能于爱就是缺乏能力去唤起爱。

马克思对此有精辟表达:“设若人就是人,设若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充满人性的关系,那么你只能用爱去换爱,用信任换取信任。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对他人施加影响,你必须是一个能促进和鼓舞他人的人。”

“你同人及自然的每一种关系必须是你真正个人生活的一种特定的、符合你的意志对象的表现。如果你在爱别人,但却没有唤起他人的爱,也就是你的爱作为一种爱情不能使对方产生爱情。”

猜你喜欢:刘冠廷、孙可芳爱情长跑 12 年的秘诀:爱情就是一份相知相守的日常幸福


图片|Photo by Shihab Nymur on Pexels

“如果作为一个正在爱的人,你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被人爱的人,那么你的爱情是软弱无力的,是一种不幸。”施就是受的情形不仅见于爱的领域。

老师一样可能被学生教导,演员一样可能被观众启迪,精神分析师一样可能被病人治疗——需要的只是他们不把对方看作物品,而是以真诚和生产性的态度互相对待。

几乎不必强调的是,爱作为一种给予的能力,有赖人的人格发展。一个人如果要具有这种爱的能力,先决条件是他已达到由“生产性取向”主导的人格。

在这种取向中,当事人已经克服了依赖性,克服了自恋性全能心态,克服了剥夺他人或囤积的欲望,对自己的天赋人类能力产生了信仰,有勇气仰仗自己的能力达到自己的目标。

他以何种程度缺乏这些品质,他就以何种程度害怕把自己给予出去,因之也就以何种程度害怕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