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晓得你有没有想过人类为什么会画画?

画画不能充饥,不能防身,对物种的物竞天择简直没半点用处,而且我们总是在小说、戏剧里看见老人家这样教训人:学画画?画画能当饭吃吗?


现在我们当然知道画得好的人,收入也是相当不错的。但在农业社会,画画显然是个很难填饱肚子的职业。这样我们不免要问,难道在更远古的渔猎采集社会,画画就容易填饱肚子吗?一个跟生存没有直接关系的能力,为什么会在人类的演化史上留存下来呢?别人去打猎,你在家画画,这种能力真会受演化青睐吗?

还有更麻烦的。人类不但能画画,还能欣赏画;不但能欣赏画,还能欣赏古怪甚至看不出所以然的画。为什么呢?为什么我们看着线条和颜色,大脑却会转化成美呢? 从光波到视网膜,到形成愉快感受,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为什么会演化出欣赏美的能力呢?欣赏美又有什么实际用处呢?

 



还不只这样。画画要动用许多图像认知、情绪转化、手眼协调的能力,光是想到你能够把大脑里杂乱的思绪,转达成画面,表现出来,就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情了;你甚至还可以辨认大脑里的神经脉冲,给它诠释,你不只可以感觉快乐,还可以在意识层注意到你此刻有多快乐。

这么高层次的意识感觉到底是怎么来的?在哪里发生的?动物有这样的意识吗?人类大脑有任何机能直接决定有意识或没有意识吗?我们真的可以像电影《全面启动》中那样,一层一层进入意识的深处吗?

人类有许多独特的能力,每一种都很奇怪,都难以解释。我们有语言能力,可以沟通复杂的意思,甚至只要说话,就能打动异性芳心。我们能唱歌,不只这样,你会因为听到歌声而振奋,或者感动落泪(唱歌的能力还勉强可理解,“感动”这种能力为什么会存在呢?)。

对陌生人友善,在团体中互助合作,有正义感,信任第一次接触的人,同情心,同理心,你知道这些不只是道德戒律,更具有生物学的演化基础吗?可是这世界到处都还有骗子,好人和坏人为什么可以同时演化出来呢?

还有,我们别错过“聊八卦”这个伟大的人类特色吧。你知道全世界人类,不分男女都喜欢聊八卦吗?聊八卦竟然是人类内建的能力,人类为什么要拥有这个看起来没有生产力的能力呢?


 

几十年来,探讨人类各种能力、本质的研究,在全球科学界可谓猗欤盛哉,热闹非凡。语言学家发现大脑的学习关键期,脑神经医学家发现各种神经外伤导致的大脑异常,心理学家测试我们行为的表现模式,演化学家思考我们如何走过百万年的演化道路……甚至广告专家也在研究如何有效刺激大脑产生正面回馈(以便让你在掏腰包的时候爽快一点)。

我们有各种领域不同学门的精彩研究,可惜他们散落在几十个学门、几万种论文和报告里面,偶尔才会变成八卦话题上了报纸版面。而你知道上报的科学新发现基本要素是耸动,记者才不跟你解释背后的原理,即使解释了,我们多半也有听没有懂。

还好我们有葛詹尼加。

葛詹尼加是脑神经科学专家,上个世纪八○年代之前,神经科学与认知心理学这两个领域之间几乎没有互动,直到研究裂脑的葛詹尼加与认知心理学大师米勒,在一次计程车上的对话,才促成了“认知神经科学”的诞生。葛氏因此被誉为“认知神经科学之父”。

葛詹尼加对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功不可没,他写的《认知神经科学》,成为这个新兴领域的权威教科书。纽约时报上的评论说:“对脑科学研究来说,葛詹尼加所做的研究,堪比史蒂芬.霍金之于宇宙论的研究。”


这一次葛詹尼加决定“问大问题”:人类这些能力是怎么来的?我们的脑袋到底跟动物有什么差别?到底是哪些东西让我们变成“人”而不是黑猩猩呢?

当真正的大师决定要为平凡大众写一本科普书的时候,我们的福气就来了。葛詹尼加整理了近数十年来神经科学、演化学、认知心理学、遗传工程、人类学、动物行为学、语言学等学门的相关研究,为我们写下这本纲举目张、条理分明的人类研究科普经典──《大脑、演化、人》。

这是中文世界仅见的大师手笔,一次把人类研究的完整拼图,收纳在富有洞察力的架构里面。这是真正完整、有体系的人类研究,我们可以从最基础的脑细胞构造,一路走进大脑功能的核心议题。

全书分为四大部份。第一部份介绍大脑的神经组成,以及几个贯串全书的概念,包括“模组化的大脑”(不同的脑神经处理不同的刺激),“心智推理”(Theory of Mind)能力,模仿本能以及语言能力等。

第二部份则开始挑战人类研究的基础战场,也就是围绕在“人是社会性动物”的各种议题。从社会化为什么是大脑研究的核心开始,一路处理利他行为的谜团,道德的生物基础,以及结盟、合作、操纵、侦测欺诈、互惠、回报等各种社群生存能力。

(这里有一个很妙的章节,作者介绍了人类为什么喜欢聊八卦。闲聊不只是情感交流,也包括资讯和情报交换,研究发现人类聊天说闲话,相当于其他灵长类的社交理毛行为;黑猩猩最多会花二○%的时间互相理毛,而人类一天平均有六到十二小时跟其他人对话。)

 


第三部份葛詹尼加处理的是人类独有的奇异才华。

艺术和审美,说故事和小说创作,音乐、舞蹈、手工艺……,还有,我们有物理的直觉(你让婴儿看一个违反物理法则的物体,他会觉得惊讶),生物的直觉(我们先天就有能力区分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东西),以及心物二元论的直觉。

心物二元论让我们赋予万事万物一种和物质不同的心灵,我们很容易对外在事物拟人化,我们也很容易把自己(我),和身体区隔开来(如果我能够脱掉这身臭皮囊就好了)。而这个能力,让我们进入了意识研究的领域。

意识研究最大的谜团就是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之间,这种感知是如何出现的。大脑有一个一个的模组处理光波刺激、声波刺激、温度、湿度、人类身体的维生机能,我们的困扰是大脑有这么多自动化的功能模组,为什么在意识层,我们却认为只有一个单一完整的“我”?

有没有哪个功能模组负责“我”呢?或者是由整个大脑的各种区块联合执行呢?因为不同原因而切开左脑和右脑的裂脑病人,会有一个我、还是两个我呢?如果是一个我的话,是哪一边大脑在发号施令呢?(结果答案比回答哪一边更麻烦,也更神奇。)

意识看起来应该是大脑研究的最后圣杯。各种领域的科学家用各种方法逼近最后的解答,到目前为止,尽管科学家比起十年前有了更多发现,但要回答底下这个问题,仍然有相当距离:

如果我们做出一个机器人,赋予可以执行所有大脑功能的程式,那么这个机器人会有意识吗?


事实上本书最后一章,就讨论了机器人和“人机介面生化人”的议题。过去人工智慧是一个跟大脑神经科学无关的领域,然而有越来越多的AI资讯科学家认真思考,从理解大脑运作原理的角度来发展人工智慧。

 


这一章作者特别详细介绍了目前最成功、辅助人类残障的侵入式人机械面──人工耳植入物。把矽晶片、电极和传导电线真正植入人类头骨和耳蜗之间,把外部的声响重新解译为电位脉冲,直结传入大脑听觉神经。让严重失聪的人可以重新获得听力。

如果大家看过科幻电影里的生化人,老实说,人工耳恐怕就是生化人的第一步,而且是非常成功的第一步。人工耳正是彻底理解大脑听觉机制,而发展成功的案例。

不过随之而来的议题是,人工耳本来是改善听障的装置,可是因为电脑程式可以设定你听到的频率范围,所以我们很容易可以创造出听觉的超人,例如直接听到声纳超音波的顺风耳。大脑研究一旦进入人机介面生化人议题,复杂性就惊人地增加,远远不只科学问题,也包括随之而来的道德问题。

其实整个大脑研究,只怕处处都是道德问题。你对大脑了解越多,越容易找到方法施以操纵或影响,而且是在对方不知不觉间。

随着科学演进,除了听觉问题,我们还会面临其他麻烦。视觉系统可以调整出红外线夜视能力,大脑可以智商提高,记忆增强,我们甚至有可能发展出几何晶片、微积分晶片,或者在大脑中植入可供下载的记忆体,像《骇客任务》那样,下载直升机驾驶模组就可以开始开飞机。

最后这一章画出了从科学到科幻,一条清楚的路线图。这个路线图如此顺畅,你几乎可以预见,未来科幻将不再是科幻,科学一定会走到那里。而人类恐怕也会开始扮演上帝的角色。

只不过葛詹尼加这本书却有一个没有明说的假设:所有大脑的功能,完全可以用神经、突触、生物化学、演化史加以解释,而这些事情完全不需要一个创造世界的上帝。

由上帝造人,变成由人类扮演上帝来造人,我们似乎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了。演化史上人类曾经经历过大脑智力的“军备竞赛”,我们需要更大的脑以便在社群里活得更好;现在我们经历的,则是谁更了解大脑,谁就占有优势的竞争。这是较量谁认识大脑更多一点的“军备竞赛”。

而本书则是迄今为止最完整、最富洞察力,也最深入浅出的指南。

(本文同步刊载于作者部落格“内容推进实验室”)

 

点此处想看更多《大脑、演化、人》资讯

 

更多科普好文章:
女人流泪会让男人没“干劲”,想当然尔?
脸书朋友比较多,不代表你的大脑杏仁体比较大!
核辐射如何对人体造成伤害?

 

 


本文作者:老猫,本名陈颖青。
我是一个二十四年经历的纸书老编辑,也是一个写了六年文章的部落格站长。生平主编出版的图书超过二百余种,赢得各大报年度图书奖及新闻局金鼎奖多次。现职是猫头鹰出版社社长,并兼“自然珍藏图鉴”“猫头鹰书房”和“科幻推进实验室”等书系主编。已婚,有老婆和四只小猫。

文章出处: 泛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