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迷举办 DEI 企业盟友沙龙,由 KPMG 张凯柔高级顾问师、女人迷营运总监 Merci 带来实践作法,视障跑者林信廷引导工作坊进行。会后企业问答踊跃,带你一探多元共融企业解方!

2023 年 8 月,女人迷首度举办 DEI 企业盟友沙龙,邀请超过 30 家企业、近 50 位企业夥伴共聚,在两场分享与一场工作坊之间,邀请企业夥伴畅谈多元共融的企业价值,也交换心得与作法。

多元共融友善职场:吸引未来人才的关键

KPMG 张凯柔高级顾问师在开场演讲中揭露,根据 KPMG 与 Yourator 合办的“P 世代青年永续人才调查”,统计发现 1995 年后出生的 P 世代人才,超过六成求职时在乎团队文化与价值观、超过七成期待有弹性工时制度,更有许多对于心理健康与安全感表达深切重视。

张顾问直言,面对如今高龄化、少子化、非典型家庭型态比例渐增的当代社会,企业已不可再想单靠优渥的薪资、亮眼的头衔或者塑造工作成就感来留住人才。

如何让多元共融的价值与财务绩效连动、创造收益,长期是企业最关心的议题。留住好人才、多元人才不仅对员工绩效、营运收益有帮助,亦能提供更广泛的视野、更丰富的商业眼光,也能节省反覆沟通训练的成本。

选人用材上,DEI 不只是员工福利,更是企业的人才竞争力。多元共融的愿景,除了扮演抢才留才的利器,也是企业体质强健的根基。

同场加映:促进企业人才永续的 DEI 多元共融:从国际趋势到 Google 台湾的在地实践|女人迷直击

拥有友善的工作环境、弹性的工时、多元的工作模式,除了对于求职者而言更具吸引力之外,员工主观的幸福感、对企业的满意度与信来程度也会增加,自然提升向心力与生产力。

此外,在多元共融推动上,企业也常遇到人际沟通问题,造成内耗、资源应用难以有效最佳化,人才潜力也无法被开发和提升。若希望员工创意被激发、聚焦共识更精准,创造友善共融的职场不可或缺。

DEI 职场文化的实践: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在今天的企业小聚当中,不论是 KPMG 顾问或女人迷,都提到“从小处开始”的策略。从显微之处着手,不只能确保 DEI 政策能稳扎稳打推行至每位成员心中,也能反覆试错、从中学习精进。

譬如女人迷内部推行、已上轨道的混成式工作模式,也并非一步到位。女人迷营运总监 Merci 在分享中提及,当时先是一位高阶主管身居矽谷,不便与团队实体见面,才打下线上会议的习惯基础。随后又遇上疫情,为了确保大家身体健康,混成模式才逐渐开发完善。

“我们从讨论有没有可能远距开会,到如何好好开一场线上会议、让沟通效果与产出不逊于实体,再到线上会议有没有可能激发更多创意⋯⋯”不停迭代、永不停止抱持希望往前尝试、推进,是多元共融的企业文化得以推进的关键。

KPMG 也谈到内部今年度开始的“友善职场工作坊”,邀请员工想像友善职场的样貌,想办法缩小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把话语权还给真正参与在职场中的员工。例如用“喝杯咖啡吧”等等暗号,作为众人精疲力竭时让会议暂时休息的密语。

猜你想看:如何开个好会?会议的价值,等于结论价值扣掉时间成本

张凯柔顾问补充给企业“新生代友善职场五构面”,强调从个人扩及到团队、家庭、社区与社会环境,都是友善职场核心关键。例如帮三明治世代满足家庭照顾的需求,或者推动回馈社会的企业责任实践。

只要拥有思考工具与观念,一步步从评估到制订目标与策略执行,更容易落地。若企业需要,也有顾问产业、媒体合作曝光可作为配套与陪伴。

企业问答:如何照顾身障者特殊需求?不妨先观察,善意同理别怕出错

照顾员工与求职者的需求,是企业的责任。面对如今远距工作、弹性座位,以及现代化办公室室内设计的情况下,究竟如何兼顾视障者的特殊需要?

工作坊后的问答环节,便有任职于金融产业的夥伴提问,谈到坐在她隔壁的同事是位视障人士,看着同事面临种种不便,自己想要帮忙,但伸出援手前总是很迟疑。私下探问,同事也说希望待遇与其他成员相同即可,让她感到困惑又心疼。

对此,带领 DEI 企业盟友沙龙的视障跑者林信廷老师分享,在日常中给予障碍者协助时,首先要能在不同的需求中看见生而为人的共通需求。信廷老师鼓励大家,同理他人的需要并不如一般所想困难。

至于不知如何开口、着手帮助时,不妨先静静观察一下。也许对方只是突然迷失,稍后就会找到方向。最后他也表示,其实无论这个帮忙来得多么局促或笨拙,只要是从善意出发、有协助的热忱,相信受帮助的对象都能够感受得到。

企业问答:推多元工作型态,资深员工反弹?职务再设计、教育训练是解方

分享结束,企业盟友沙龙设计活动环节供企业夥伴组内讨论,分享在公司里是否曾经遇到在推动多元共融职场时的阻碍?

有位任职营建产业的同仁就提到,内部的世代隔阂让公司在推动弹性工作模式时遇到许多困难。公司为新进人员设计远距工作、弹性工时等吸引人的工作措施调整,确实在面试人才时成为亮点。

但内部许多高阶主管是在职 20 年以上的资深员工,当新政策推行时,许多人心生排斥,甚至出现员工间相互监视、举发彼此怠忽职守的情形。另外,若没有认同感与责任心,职员也许很难认知到即便远距也要认真工作、保持产能。

猜你想看:在职场,需要在意别人的评价吗?别受外界眼光束缚,高效沟通发挥潜力!|DEI 永续人才指南

女人迷营运总监 Merci 推荐企业透过“职务再设计”,帮助主管重新思考该如何将能力贡献给公司,以及开展教育训练,让员工对于青银共融有更多讨论。

此外,也鼓励在公司内部促进“非暴力沟通”,让职务夥伴在横向上学习找到团队能运作、相互理解的方法。

多元共融、友善职场:国际社会新趋势

国际社会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多元共融的重视日增;职场内的人际关系或组织概况,也经常是外界评估企业体质的指标。

各产业都有可着力之处、各家公司都有各自的强项与限制。规模大的跨国企业固然握有更多资源、掌握全球趋势,但小企业也不乏实践的创意作法,以及组织的高度弹性优势。

女人迷“多元共融愿景会”提供企业跨域交流的专业聚会场合,同时推广国际与在地视角,并分享研究数据、推动方向与实作方法,同时也邀请模范企业分享成功经验、提供多元实作原则,帮助企业高效省力推进多元共融。

至于职场中的人才,也要理解多元共融更能追求自我不受限,但友善职场、弹性工作,更需要能量管理、职场沟通。

延伸阅读:年轻人如何展现专业度?突破职场年龄歧视:放大优势、将挫折化为动力

若员工本身缺乏足够的认同感,或者专案管理的规划能力,在新型态的工作环境下反而更加力不从心。这点必须透过企业内部的训练来达成,加强关于沟通管理、DEI 实践的心态调整与知识输入,在工作状态中自然能更上手、真正发挥潜力。

有鉴于此,女人迷特别开发企业教练课程,以及面向全体员工的企业内训,能让成员透过 DEI 培训,从意识觉醒、改变行动到共创组织高效协作环境,提升员工投入度,使企业得以掌握趋势、踩稳脚步迈向卓越。

没有完美职场,只有一起努力

“职场是由人构成,没有完美的人,所以也没有完美的职场。重要的是身在其中的人,愿意在各自的角色上齐心协力,一起共创多元友善的职场,才能追求心目中的好职场环境与社会共好。”

猜你想看:专访瀚亚投资总经理王伯莉:多元职场放大女力影响,发挥人才最大价值

经历多元共融愿景奖的奖项评选以及企业小聚分享,女人迷营运总监 Merci 也提到,不论是奖项或者活动,其主要目的都不是排名论辈,或者群起指责企业的疏漏;而是期待透过共学、共享、共同成长,塑造正向影响力。

世上没有完美的职场,但多元共融的措施,能在集思广益讨论、一呼百应实行下越趋完善卓越。

欢迎有人才经营、强化雇主品牌需求之企业申请加入“企业永续的 DEI 实战课”,更能由内而外赢得员工好感、市场观感,解锁人才潜能,回应多变市场,让女人迷协助企业成为永续发展领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