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为何不反抗?”的命题背后需要我们更细致地拆解,一起来看怎么可以避免造成二次伤害吧!

文|海苔熊

“那她当时为什么不反抗?”这几天我跟朋友 A 聊到最近的事件,她很愤怒且语出惊人,我听了下巴都快掉下来了,但在我震惊之余,我冷静想想这个震惊是什么:

  1. 我似乎有种预设是妳自己也是生理女,为何没有办法同理受害者的状况?但后来发现这是一个非理性信念,因为受害者不一定是女性,而且,也不代表相同性别“必须”比较能够同理。
  2. 她难道不知道当下要反抗有多困难吗?但后来想一想,她可能真的不知道。或许过去她的成长环境里,“拒绝”都有产生效果,所以那种“不管怎么做都无法停止对方的动作”、“不管怎么说都不会有人相信我”的习得无助,并不在她的人生脚本当中。

这时候我面临了一个人生交叉点,因为她在各方面都是一个聪明又有趣的朋友,我当然可以选择直接结束这段关系,道不同不相为谋,但如果可以用一些巧妙的方法“收编”,或许就少一个被“性侵迷思”笼罩的朋友,也可以减少更多“二次伤害”。

延伸阅读:你为什么不反抗?心理师谈面对性暴力的三阶段反应,无法逃跑是有原因的!


图片|Photo by Engin Akyurt on Pexels

于是,我偷偷地深呼吸了一口气。“怎么说?”我问她。

“如果发生在我身上,我感觉到不舒服的那一刻,我就会立刻说我不要,毫无悬念,根本不会让对方有得逞的机会。毕竟很多事情发生了以后,就回不去了⋯⋯”。

她脸色暗沉下来,话语中似乎有所保留,我好像稍微懂了什么,也对我一开始的震惊感到有一点愧疚。

“的确,而且事后再多的补偿,都没有办法让时光倒流。先前家纯办展览的时候,我看到有一些受害者分享他们事发当时的心情,很多人当下都是惊吓或觉得困惑。尤其当行为人是‘某个领域德高望重的前辈’便会觉得是不是自己想太多了,他可能只是在关心而已”。

我说,第一次用“Yes, and”的技巧,额头上的汗都快滴下来。

“噢?这个我没有想过耶。那么,当她发觉不对劲的时候,为什么不在那个时候就提出来,要隔这么久?”她说。同样是诘问的文字,但可以感觉得到她语气有稍微软化许多。

“有的人在事发当下因为不确定发生什么事情,甚至有部分的意识被抽离,回去之后才慢慢想起来,或者是越想越不对劲。而这个时候又面临一个问题:我如果讲出来,真的会有人相信我吗?”

“对方在这个领域掌控大权,讲了不就是自毁前程?总之内心会有很多的纠结⋯⋯”。

同场加映:勇敢揭露自己遭受性暴力/性侵,要做哪些心理准备?张希慈勇敢分享这四点


图片|Photo by Pavel Danilyuk on Pexels

没想到她喝了一口茶,默默开始分享她高中的事情,当时她就读女校,有一个学姐“玩闹中”捏了她的胸部,她觉得很不舒服当场飙骂,下课之后跑去跟自己的姐妹 B、C、D、E 讲。

“刚刚那个学姐真的很过分,可是她跟我说,她只是在玩而已,你们会觉得我反应太大吗?”A 问 B,B 旁一群姐妹 CDE 们都在帮腔学姐:“那个学姐本来就是这样,她喜欢跟大家玩在一起,不要在意啦,她捏你就捏回去不会喔!”

只有 B 很坚定地跟她说:“不管她是不是学姐,也不管她是不是在玩,她这样做就是不对。我们一起去找老师说!”当然事后,两人并没有真的去找老师。(要不要选择揭露其实也是被害者本身的自由)

但 A 从那次之后,心里面就种下了一个小小的种子,开了小小的花:我的感受,是会有人在乎的、是会有人相信的。

此去经年,A 来自不同性别的骚扰并没有减少,但因为这个小小的种子,让她在第一时间就能够捍卫自己的权利──只是她并不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像她如此幸运。

推荐阅读:为何性暴力幸存者不敢发声?幸存者更害怕的,是羞辱文化:伤害可能大于性侵和霸凌本身


图片|Photo by Viktoria Slowikowska on Pexels

后来,我们花了一点时间跟她讨论我对她一开始的误解,并且对她感到抱歉。她也很感谢我愿意先把情绪放在旁边,耐心听她讲故事。离开的时候我们彼此拥抱,两人似乎都更懂了一些什么。

有时候二次伤害比第一次的伤还更令人心碎。开口之后如果没有人相信你,甚至贬低你,那才真的是世界崩塌。但水能载舟也能煮粥,就算伤害已经造成,你还是可以当第一个伸出援手的人。只要有一个人愿意相信,种子就会慢慢长大开花。

如果你身边存在这种讲出“二次伤害”语言的人,或许更细致地了解这样的想法从何而来,就可以少一个人再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