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探讨 KOL 文化中的形象维持能力,有些 KOL 为了流量趋时事、迎合兴趣,涉猎领域超出专业范畴,易失言引发争议。笔者剖析其中的两大原因,一起看 KOL 该如何从这样的循环中解脱。

文|Hannah

当今的 KOL 文化给了素人打造形象、脱颖而出的机会,但同时也考验着 KOL 对形象维持的能力。

传统的公众人物,像是艺人、政治人物们,背后都有庞大的专业团队在做媒体公关和形象维护,自身对操持形象的意识也较为强烈;今日的 KOL 们常常是只身一人闯天下,逐渐有名气或幸运爆红之后,才开始练习如何贴合并经营自己的人设,因此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那些 KOL 人设崩塌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


图片|Photo by Jenny Ueberberg on Unsplash

KOL 为了赶时事的热度而罔顾专业,不小心暴露自己的无知或狂妄

回想在网路、社群媒体、和智慧型手机尚未发达的年代,不是任何人都有管道对大众发表意见,一位“意见领袖”必须有稳固的专业背景,在某个领域成为顶尖的人物,媒体才有可能对他产生兴趣、给予他适当的舞台和露脸的机会,而意见领袖也往往十分珍惜这样的机会。

比方说一位国宴大厨只会在新闻报导或专访中,针对美食发表他专业的看法,尽力在有限的采访时间内提供精炼的内容,其中他不会去分享旁枝末节的事情,更不可能有时间讨论自己的政治立场或对时事的看法;同样地,记者的问题也会一针见血、不超出专访主题的范畴。

但在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机,想说什么、想拍什么,都能立即分享到社群媒体上的时代, 有些 KOL 开始在名利的修罗场里想方设法增加曝光量,而要如何快速增加流量呢?无非是赶时事的热潮、迎合观众近期的兴趣、或提供标新立异的看法。

KOL 开始广泛地评论社会时事,涉猎的领域五花八门,远远超出他本身的专业领域,美妆频道主可能会对全球暖化发表激昂的演说,而研究环保议题的网红又反过来业配新一季的美妆保养品。

但人的专业是有限的,一个人也许能在某领域独占鳌头,但他很难同时又对政治、经济、伦理、美食、两性议题全都有深度的涉猎,硬是涉足自己不熟悉的主题,结局就是迎来失言、闹笑话的一天。

同场加映:潮模李函自揭为“内向者”:KOL 真的不是只会穿衣服,还得有头脑


图片|Photo by Carol Magalhães on Unsplash

KOL的 专业工作和私人生活界线模糊,私生活一旦成为盈利的手段,粉丝也相对地提高整体人设的期待

以往“公众人物”是非常狭窄的群体,组成份子几乎只有着名的政治人物和演艺人员,在极少数人会曝光于萤幕上的年代,专业工作和私领域之间的界线也相对清楚。

如今的 KOL 文化却不同,人们在乎的已经超越了 KOL 对某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充不充分,转而更加专注于他整体的形象塑造,也就是所谓的“人设”。

假如有一位美妆师开设频道分享化妆技巧,人们不再满足于她的化妆技术,而是想要一窥她的工作室环境、她周末做哪些休闲活动、与另一位网红闺蜜的下午茶聚会消费金额多少、她是否有一副侠义心肠⋯⋯。

在广告收益与社群媒体彼此互相喂养的今日,粉丝们对 KOL 私生活的好奇心,透过点击数、赞数、流量等等,转换成粉丝与 KOL 之间交易的筹码。

这样的交易渐渐被扭曲成 KOL 与粉丝上下交相贼的互动,满足粉丝的好奇心就能获得源源不绝的流量和收益,粉丝也懂得透过直播、留言等等对KOL提出要求,有些 KOL 渐渐开始贩卖自己的生活点滴,任何小事都能分享到平台上吸引点击,而 KOL 公开分享越多个角度的自己,粉丝们就越容易拼凑出一个完整的人物形。

有些 KOL 也鼓励粉丝们不只注意他的专业意见,更要去观赏、宠爱他这一个立体的人物,如此对人不对事的爱戴却是一把双面刃,使得粉丝们对 KOL 的个性习惯、言谈举止、消费行为等等也都立下了更严苛的标准,如此循环往复,酿造了今日人们对 KOL 抱有除了专业意见外,还要有完美人设的期待。

猜你喜欢:“被说花瓶又怎样,你可以是青花瓷!”专访时尚 KOL 李涵:做自己绝对是可行的选择


图片|Photo by Anastase Maragos on Unsplash

也许 KOL 们必须要及早有所觉悟:KOL 文化的本质,是人们希望在各领域中寻求专业意见,或是透过偶像崇拜来满足精神生活。

既然要走上 KOL 这条路,就必须克制自己在不熟悉的领域大放厥词的冲动,也不要刻意塑去造与本性大相径庭的形象,毕竟谁能在短时间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或是不眠不休的把自己假装成另一个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