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鲸鱼老爸》讲述一位暴食症主角,在生命最后一周的故事。布兰登费雪为了演出这个角色,每天必须花 6 小时梳化,如今苦尽甘来,成功夺下奥斯卡影帝的宝座。

 文|张天泰

电影《我的鲸鱼老爸》(The Whale)改编自 2012 年美国剧作家 Samuel D. Hunter 所创作的舞台剧,描绘因暴饮暴食而体重过重,危及生命主角查理的一周生活。而从电影英文片名,就可看到其和经典文学《白鲸记》在隐喻上的连结,电影《我的鲸鱼老爸》同志父亲的寂寞,和文学作品《白鲸记》发出不寻常 52 赫兹声音的鲸鱼,孤独的等待着别人能够听见自己,将自己救出寂寞深海的寂寞,彼此呼应。

布兰登费雪(Brendan Fraser)饰演的同志父亲查理,在生命危难时不去医院,却坚持请传教士代读的文字:“当我读到那些无聊的章节时,我感到最悲伤,那是对鲸鱼的描述,因为作者是想拯救我们,从他自己的悲惨经历和悲伤故事”,也能发现《白鲸记》的连结。

查理与男学生相爱,抛下妻女展开新生活,女儿当时才八岁,前妻坚持不让父亲探视女儿,只让父亲负担养育费用,而前妻照顾女儿,此举加深了女儿对父亲的深恨。


图片|《我的鲸鱼老爸》剧照

一、同志父亲的爱情课题

为何查理会陷入 272 公斤的困境?真正原因是其失去了爱人,

因查理的爱人出身虔诚的宗教家庭,同志关系使他不被家人与教会接受,遭到排挤而感到忧郁之下,几年前选择自尽。这个悲剧结果也让查理执意慢性自杀“把自己吃死”,天天自我毁灭式的暴食,透过暴饮暴食来逃避爱人的死亡。得到饮食失调症后,陷入 272 公斤的身体牢笼,每一个小动作都痛苦、也会导致满头大汗。

二、同志父亲的养育课题

查理一开始和异性结婚生子,后来发现自己真实性倾向是同志,和前妻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备受考验。

在电影中,他为了爱,选择抛妻弃女,但同时也背负着罪恶感,导致他很爱说“Sorry”,这是源自内心深植各种罪恶感的行为表现。然而,即便承受着身体苦痛,他却能选择发掘别人善良、最好的一面,坚持看见人内心的良善。

他坚持人生中至少要做对一件事情。

查理在生命结束前,坚持化解女儿因误解产生的深恨,避免女儿一辈子用愤恨的眼光看待全世界,把自己禁锢在痛苦的牢笼,就像他把自己禁锢在 272 公斤的人体牢笼里一样。查理希望女儿能跟拥有展开美好人生的可能性,所以他说:“我必须知道我这一生,至少有一件事是做对的⋯⋯”,这是父亲最后对女儿的动人付出。

同场加映:布兰登费雪《我的鲸鱼老爸》影评:抛家弃子、罹患暴食症的我,如何修复和女儿的关系?


图片|《我的鲸鱼老爸》剧照

三、同志父亲用行动回答“人的命运是否真能被另一人拯救?”

然而,笔者认为读者在此可深思一个提问,“人的命运是否真能被另一人拯救?”

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关卡、有自己人生难题要解开,生命战场的主力是自己,但笔者认为看到周遭正遭受苦难的人,旁边看到的人不应急着当隔岸观火、冷言嘲讽、幸灾乐祸的观众,而是能行动尽力去爱、尽力去关心,因为主动去爱和积极关心,会帮助另一个人获得自由救赎的契机,为黑暗带来希望。

处在叛逆期的女儿,咬牙切齿说出无数恶言恶语,但查理都能微笑用“You Are Amazing!”回应。女儿原以为恶言能够折磨对方,情况会照着她的想法发展,持续把问题负复杂化,但查理包容的态度让女儿停顿了一下,就此开始理解父亲对她的爱。

这是查理迟到的父爱,这份爱也弥补了她心里的缺口,所以女儿对查理离家的深恨,最后仍是被他的爱所化解,这对父女用爱救赎了彼此。

猜你喜欢:父女关系,如何深切影响女儿成年后的亲密关系


图片|《我的鲸鱼老爸》剧照

四、台湾同志家庭养育遇到的挑战

笔者从电影《我的鲸鱼老爸》(The Whale)中最为关注的,就是女儿对同志父亲的深恨,这也是同志家庭养育所遇到的困境。

根据 2021 年的《性别平等教育季刊》,作者吴少乔在〈不被学校看见的同志家庭〉提到,同志家庭为了孩子教育只能到处奔波,打电话问遍住家附近每一间小学:“老师您好,我们家小孩有两个妈妈,请问贵校是否愿意接纳比较少见的家庭?”

孩子会因自己的亲生父亲是同志,或者父母都是同性别的同志家庭,在生活和学校被歧视霸凌、被嘲笑爸爸是 Gay,甚至出现家长在学校餐会时借酒意骂着:“我不要同性恋靠近我儿子,会害我儿子被传染变成同性恋!”

从中可见到部分台湾家长仍有恐同症(homophobia)和性倾向偏见(sexual prejudice),上述为台湾同志家庭养育所遭遇到的现实困境,但令人心疼的是,同志家庭孩子仍坚强说:“我希望让更多人看见不一样的家,才能有更多力量保护像我们这样的小孩,可以被平等看待、不被欺负的长大!”,孩子的性别平等素养和说出歧视同志话语的家长,高下立判!同志家庭需要的是平等有尊严的对待,将心比心,这也是保障基本的教育人权。

五、澳洲研究发现同志家庭困境是被社会偏见所建构

澳洲在 2008 年针对异性恋和异性恋、男同志和女同志父母,以及这些父母抚养的孩子态度,做出首次的比较研究。

至今累积约十五年的相关研究成果,发现同志家庭的困境是被社会偏见所建构,而在不同性取向父母养育孩子态度的比较研究里,发现同志家庭父母,在情绪稳定性、责任感、养育能力;父母有无有爱心、对孩子教育状态的敏感/敏锐感、和有教养的亲职教育素养;父母有无与孩子共度的美好时光能力;以及成为父母好身教榜样能力的过程中,部分评鉴指标是高于异性恋父母。

对照台湾同志家庭的处境,社会也需要反思是否对同志家庭公平,而非任意的污名标签化同志家庭。

延伸阅读:当同志家庭小男孩被老师歧视,女孩们站出来捍卫他:不要怕,我们保护你!


图片|《我的鲸鱼老爸》剧照

六、社会包容尊重同志家庭 度过少子化危机

现今台湾面对少子化危机,社会应该提供同志家庭孩子保障教育权利,在同婚合法的情况下,同志家庭能收养子女,鼓励越来越多的同志伴侣,愿意加入养儿育女的风气,一起度过少子化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