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中的微小改变,也能促成人生的蜕变!一起来看看 3 种职涯必备技能,不管做什么样的工作都受用!

文|艾尔文

“少了公司的加持,自己还有什么价值?”

还在上班时我不时会用这句话问自己,语气中看似贬低的意思,实则要谨记一件事:真正的实力,来自会跟着自己的能力。

在科学园区那三年半,我学到宝贵的能力之一是用专案的方式管理手中的工作。专案管理并非工程师的工作职责,我之所以会学到,是我在开会时从旁观察来的。

我待的是一家做通讯产品的公司,我所属的部门同时要负责研发与生产,所以开会时都是各大部门的人一起参与,偶尔要跟海外客户进行电话会议。

通常会议室里情况是这样:不同部门的人齐聚一堂,专案经理会轮流跟人讨论进度再分配工作。如果当下讨论的内容跟自身负责项目无关,有些人就会低头用电脑或做其他的事,讨论完的人也可能先离开会议室。

但我的想法有些不同,我会尽可能在一旁仔细地听,记录专案经理如何统筹专案进度。即便当下还没轮到我负责的项目,或是已经可以先行离开,我依然会留下来观察其他人负责的工作内容。

我这么做并非工作太闲,而是希望藉此学习管理一个专案的能力。


图片|Photo by Marvin Meyer on Unsplash

以我担任的工程师角色来说,确实只要负责设计电路就好,但我把学习专案管理的工作当作是一种职涯训练。当时的我认为或许有一天我会担任专案经理的角色,所以希望多学一点,对手上专案的进度也能有进一步掌握。

这是我当时看待工作发展的观念:

不是因为当上主管了才有主管的能力,而是先有主管的能力才能当上主管。

也就是说,如果想担任管理职,应该要在成为管理者之前就开始学管理。

虽然后来我离职了,但用专案思维来管理工作的习惯依然跟着我到现在。无论是写一本书,录制一系列的影片,或是跟客户合作一个方案,准备一场演讲,在我看来都像是一个专案,都可以运用专案思维来管理。

更甚者,如果你把人生当成一家公司来经营,具备专案管理的思维习惯也有帮助,此能力将会跟着你面对人生大大小小的问题。

延伸阅读:如何做一个好主管?摸清对方地雷点与甜蜜点,做的永远比想的更多

为什么要学习带着走的能力?

工作中可以带着走的能力,确实是更值得学的能力;之所以重要,关键原因是在累积。

前面提到习惯红利会带来的复利效应,其中能不能“累积”正是关键。当你做一件事情的成效,能跟着你时才会出现复利效应,长远来看更会成为别人夺不走的能力。

至今我目前运用到的工作能力中,许多就是透过累积才精进。

好比我现在追踪工作进度的方法,源自我以前在公司跟进专案的方式;现在跟客户沟通的技巧,来自我以前跟外国客户往来的观念;阅读英文与寻找资料的能力,来自我求学与工作时研读论文的能力;

外出演讲授课的能力,来自我在公司内部主持会议、当讲师的能力;逻辑思考的能力,来自担任工程师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要再往前追溯,大学创办社团的经验,后来在创业时帮了自己一把;经营社团学过的音乐剪辑技巧,如今用在了制作影片上。这些在学生时期学到的能力,都意外在今日能派上用场。

诚然,拥有独特的专业能力肯定会为自己加分,但会跟着自己的能力,才能让你不受产业与工作环境的限制。毕竟愈是专精的能力,应用范围相对来说只会愈窄,而且也愈可能僵化人的思维。


图片|Photo by fauxels on Pexels

除非你能肯定自己一辈子都会在同个专业领域里面工作,否则接下来这个问题你就要时常问自己:

如果离开这家公司以后,你还剩下什么?

好比前一章提到,我之前在科技业的研发专业能力,会因为缺少昂贵的仪器跟设计软体,无法在家或靠一个人就实现;就算想要成立公司,几亿的资本也不够。

换句话说,如果我在那份工作中只学会研发技能,当我离开公司后等于什么能力都没有,我也只能继续寻求同产业的工作。

专业能力固然重要,但工作上应该要培养累积能力的习惯,学习真正能跟着自己的能力,因为工作愈久愈会明瞭——能够持续发挥的能力才是真实力。

这些能力会跟着你,你自己一个人也可以透过学习加强,然后它就会不断形成能力的复利效应,在你将来任何工作中都持续产生习惯红利。

猜你想看:年末总结!《原子习惯》、五本书、六种 App,养成 12 种高效工作也足够休息的好习惯

哪些能力可以带着走?

我无从得知你的工作型态,但有些关键能力是无论在哪个工作领域都可以培养起来。它们就像是一栋大楼的基石,是现代人在网路时代的野外求生技能。

你愈具备这些能力,愈能在不同的领域里面生存下去。

以下我列举三个是你可以随时在工作中培养,也随时可以带到下一份工作中运用的能力。

一、表达沟通的能力

表达能力的好处不需多提,在会议讨论、客户联系,或是跟上级沟通中,好的表达能力都能让沟通更有效率。然而,还有一个好处较少人留意到:你会因此享有更多的信任红利。

历史学家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在他的着作中提到,智人之所以是最后存活下来的人种,一大因素就是发展出沟通的技能。

对外可以透过口语的传递集结更多的同伴,在人力优势下取得不同人种间战争的胜利,扩大生活资源的版图;对内,则成为部落领袖指挥部落人民的方法。

同样,当你在跟同事、朋友说话时,你传递的讯息愈精准,或是愈能引起对方的共鸣,你获得的认同程度也愈高。

此外,良好的表达能力不只可以缩短讯息或信件一来一往的时间,也会增加别人对你的信任感,进而拥有心理学中的光环效应(Halo Effect);久而久之若有升迁或新的合作机会,别人也可能先想起你。

培养表达能力还有一个好处:让更多人看见自己。如今每个人都能在网路上发表自己的想法,也有愈来愈多人利用下班的余暇经营副业、撰写并发表文章,有效的表达都会增加讯息扩散的速度,也会增加你被人关注的能见度。

同场加映:“文字表达体现你的逻辑思考”阅读与写作是对自己最好的投资


图片|Photo by Samsung UK on Unsplash

二、安排工作进度的能力

问你:在你现在的工作中,有多少时间是独自面对电脑萤幕工作?

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在一九五九年率先提出“知识工作”(Knowledge Work)一词,隔几年他再提出“知识工作者”的身分。

他后来更宣称:“无论是企业组织或非企业单位,对于二十一世纪的机构来说,最有价值的将是知识工作者以及他们的生产力。”

虽然当时少有人明瞭知识工作的内容,但趋势从不理会人是否明瞭,时至今日人类早已全面跨足到知识经济时代。

广义来说,知识型工作意味着不需要操作机具,一人就可独自进行的工作。

在工业时代,工作模式是由上往下层层分配任务,而且有既定的标准跟前例可依循;知识时代的工作者虽然也是收到指派的工作,但完成工作的过程更需要自行摸索,也更考验工作者如何安排工作进度。

因此,知识工作者更仰赖的是大脑而不是设备或机具,也更需要运用脑力提高生产力,若再加上近年来开始盛行的远距工作模式,现今工作者更需要克服让人分心的事物,所以学习安排工作进度的技巧更是值得。

换言之,培养安排工作进度的习惯,在知识时代是一种隐性优势。

无论你从事的是什么工作内容,无论你的工作年资有多久,学习安排工作进度都是值得你留意,也是会跟着你的能力。一旦你善于安排目前的工作,将来无论做什么新工作也会更快上手。

时间管理:张玮轩行笔|2 招时间管理术,帮你减少压力、发挥最大潜力!


图片|Photo by Thought Catalog on Unsplash

三、提问与思考的能力

《QBQ!问题背后的问题》是本启发人思考的书,以下这句话是我读完这本书的总结:每一个好的解决方案,都可以还原成一个好的问题。

人的职场工作价值,很大一部分来自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能提出好的问题,还原事件的本质。

好比某个人的业绩比其他人好上数倍,与其问“为什么他的业绩那么好?”不如问“他做了什么事情让业绩更好?”

主管指派你承接前人的工作,与其问“之前的人都怎么做?”不如问“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提问技巧:如何精准提问?澄清性、假设性、影响性,你的七个问题抽屉

早年我还在公司上班时,就有一个看似“反常”的工作习惯。记得某次我从同事手中承接一项任务,内容是要测试某个旧产品的数据并整理回报给客户,交接工作时我询问同事都用什么方法测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原因。

当时我得到一个很常见的回覆:“之前的人都是这样教他测试的。”听完后我没多问什么,就继续依循前人的工作方法。

毕竟经验法则是一种稳定解决问题的方式。不过,我心中依然提醒自己:之前的人都这样做,不代表就没有更好的方法。

几天后,我已熟悉原本的测试环境,我转而问自己:“有没有更有效的解决方法?”随后逐步改进测试流程,在相同的成果下缩短测试的时间,我也因此有了更多的时间可利用。

提问力,就是思考事情本质的能力。尤其现今社会的资讯量已经泛滥,其中不乏错误的消息,当你被流于表面的讯息给误导后,你也只能延伸出流于表面的作法。

而透过提问的习惯,才能引导自己去思考底层价值的事情,筛选出有帮助的讯息,衍生出新的解决方法。

学习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才会找到更好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的能力套用在不同的工作场合都适用。

如果你目前在职场中未注意到这三项能力的重要性,建议你可以着手开始学习,甚至将其变成工作上的习惯。除了这三项,其他也会跟着你的能力如设计简报的能力,分析归纳、做笔记的能力,时间管理的能力等,也都是值得投入心力慢慢学习,在工作中逐渐累积自己的职涯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