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永续趋势 DEI,究竟什么是多元共融?如何透过 DEI 留住人才?让我们一起来破除“四个”多元文化迷思,创造公平文化与愿景!

文|安寂

DEI(Diversity 多元,Equity 公平,Inclusion 包容)是全球都在提倡的新职场文化,从国际跨国企业到台湾本土企业,DEI 影响范围,逐渐来到我们生活周遭。

DEI 精神,让我们每个人工作时,都可以感受到自己是公司的一份子,而不是无情的赚钱机器。

不过,若你现在的企业正在执行 DEI 多元共融计画,却不知道为什么,你总是觉得哪里怪怪的。也许你就职的公司,正在掉进多元共融的迷思里!

图片|Pexels

DEI 迷思ㄧ:“Diversity 多元”代表越多样越好

谈到多元时,企业有时会在执行时陷入规章陷阱,而忽略了一间企业饱含多元价值的真正意义。

DEI 的确鼓励更多样的环境,但并非指的是越多样就一定越好。DEI 谈论的是创造一个得以让多样与多元发芽生长的沃土,在培养这样的工作文化时,“更多样”是必然的结果,而非最终目标。

因此,企业应该以多元多样为出发点去思考如何重塑企业环境,避免在一开始就断然的做下“我们要招募更多女性”、“每场会议都要邀请不同部门的人”、“员工应该要更加狼性”等等死板的原则或规定。

延伸阅读:前 Google 总经理简立峰谈 DEI 多元共融:多元是国家数位转型必要基础,否则台湾将成网路孤岛

DEI 迷思二:“Equity 公平”是我们每个人拥有的都要一样

许多人误认 Equity 为 Equality。

Equality 的概念为“均等”,意指每个人都要得到一样。

Equity 的概念则是“平衡与公平”,更倾向于综观每个人的供需是否平衡而达成公平。

DEI 的核心理念之一,是虽然我们生来不同,但我们可以共融。

这个前提下, DEI 指认我们每个人的原生差异,你的多余可能是我的需要;我的蜜糖可能是你的毒药,而既有差异,无论在机会、资源,还是权利,便不会有齐头式平等。

企业组织单位下,每个人各司其职,有不同的责任与义务,拥有的资源与机会也不尽相同,因此 DEI 思考的,不是如何将一切资源最大化,平均分配给所有的人,而是如何基于每个人的差异,以“让所有人感到公平的方式”分配,目标是让“每个人都可以“发挥所长”。


图片|Photo by Brooke Cagle on Unsplash

DEI 迷思三:“Inclusion 包容”会造成公司没有效率

没有员工喜欢自己的声音不被听见,事实上,主管也不总是做出最好策略与方向的角色。

我们也时常面临多种声音造成计画难以达成共识、窒碍难行的窘境。

包容不是一味容纳所有意见。企业有使命、目的与目标,更需要选择、妥协与决断。

DEI 所谓的包容,是在工作间尊重每位员工的自主性,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

同样的,包容不是忍耐,更不是毫无底线的接纳。

深入 DEI:“就算无法把玻璃天花板打破,至少要让它有裂缝”2022 女人迷多元共融愿景奖:DEI 不是选择,而是必须

DEI 迷思四:潜意识偏见,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要达到企业 DEI 文化,我们需要觉察自己的潜意识偏见。

不过,你还记得自己第一次产生偏见的时候吗?如果记得,又是什么原因呢?

许多科学家与心理精神学家相信, 潜意识偏见会产生,是因为人类天生就会拒绝与自己不相同的人事物。

我们本能地排斥不同,是因为不同可能对我们有伤害,而人类天生是自我保护的专家,潜意识替他人贴上标签,替不懂的东⻄“脑补”自己懂的概念,也就成为了偏见。

潜意识偏见的初衷可能是自我保护,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是否不必纠结于潜意识偏见的绝对负面,而是去思考如何“隐恶扬善”呢?

要达到 DEI 多元共融的精神, 我们必须跳脱非黑即白的思维,请对潜意识偏见也多一点包容吧!


图片|Photo by Bethany Legg on Unsplash

如同每一个社会议题,这样一个新潮的职场趋势,同样存在一些迷思,然而这些迷思,也是重要议题与社会沟通的方式。

希望这篇文章可以提醒你铭记多元共融最初的中心思想,即是希望创造一个让员工“感到安全与归属”的企业环境,并拥抱这个来自新世代的渴望与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