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讨厌过生日的心理剖析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用沟通修补起关系的桥梁,让你的生日过得快乐,因为你值得。

不知道有没有人跟我一样,很害怕别人在自己面前唱生日快乐歌,觉得很尴尬,很想要逃跑?

我一直都很讨厌过生日。

直到开始念谘商之后慢慢自我探索,我才知道,我的生日恐惧症背后,原来是“我不值得”的心理因素作崇。

我觉得自己的存在没有那么重要,不值得被大家祝福。

可是,吊诡的是,我又希望大家能够看见我、觉得我很重要,这两股力量结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矛盾的心情。


图片|Photo by Raychan on Unsplash

念大学时,有一年生日因为某个突如其来的事件,让我哭得很惨。

一个很要好的朋友说好要跟我一起过生日,餐厅都订了,我满怀期待,但最后他并没有出现,那等待的两个多小时,我脑子里千回百转,从我“不值得被爱”到“我果然是会被抛弃、丢下的”等等,好多难受的念头都一一飞过。

多年以后,每到生日我都还是觉得忐忑不安,于是主动跟我的朋友们说:请不要祝我生日快乐。

后来,当朋友小兰跟我说“生日快乐”时,我忍不住跟她讲出了内心的挣扎。

她说:“嘿!你要不要尝试看看,今天晚上跟你妈妈说说话?因为三十几年前的今天,如果不是她,也不会有现在的你。”

我把这件事写进待办清单里,但内心的惶恐却比山还高。

妈妈的告白

一直到晚上八点多,我结束工作回到家里,终于鼓起勇气去找老妈,问了她一个埋在我心里很久的问题:

“阿母,妳会不会后悔生下我啊?我没有赚大钱,没有结婚生小孩,到了这个年纪还在念书。我的人生起起伏伏,做了很多蠢事,没有按照大家觉得顺遂的道路走⋯⋯”

“我不会后悔生下你。”

同场加映:母女关系心理学:为什么在我妈眼中,我从来不讨人喜欢?


图片|Photo by Jon Flobrant on Unsplash

老妈放下手上正在批改的安亲班作业,认真地看着我。接着她开始诉说自己的故事:

“小时候,我经常被外婆打,每次我在外面贪玩或是回到家忘记煮饭,就会挨她的棍子。但我不会怨恨外婆,因为我知道家里很穷,她要照顾这么多小孩,还要赚钱养家,脾气不好是理所当然的。可是,从那时候起,我就下定决心,将来要用不同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我不想用打骂教育你和小宝(我弟),我想让你们走自己想要走的方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而这个代价就是年过六十的她,依然还在工作,经常做到腰酸背痛。

我想跟她说:“妈妈,谢谢妳把我生下来!而且妳还让我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不会强迫我去做一般人觉得有前途的事情。”

但又觉得太肉麻了,所以在客厅默默收拾我上课用的积木。

我记得小时候,经常会把积木堆得高高的,希望妈妈能够看见我做的成品。

可是,她工作很忙,总是敷衍我;相反地,如果我认真念书的话,她才会鼓励地说我好棒!

于是我知道,当你追逐着别人的眼光,希望别人看见你,终究是会失败的。

所以我很努力念书、认真做好分内该做的事情,透过这种方式来倚靠自己。

一开始我是渴望被爸爸、妈妈看见的,可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感到挫折,所以走向另一条“没有人可以信任,只能信任自己”的道路。

当然,这并不是谁的错。

爸爸很早就生病中风,身体和说话都不方便,工作也常常起起落落;家中的经济重担都压在妈妈身上,想当年她除了工作以外,还要花时间照顾家庭跟孩子,非常不容易。

原本坐在客厅的爸爸,用含糊不清的语气跟我说:“没想到你现在还喜欢玩积木。你从小就喜欢玩那套彩色木头做的积木,那是你爷爷留给我的,我小时候就在玩了。”

我听了心中五味杂陈,想到家族治疗理论当中讲的代间传递(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有些东西会不由自主地,一代一代留下来。

但是,我们不一定要复制父母的人生,也可以走出截然不同的路。

你和我都一样,可以有不一样的人生选择。

接着,我妈又说:“有一点你和我很像,就是你很聪明。我小时候被外婆打的时候都会乖乖站着,因为这样一来,她只要打两下就好了。不像你二阿姨,一边跑一边给她追,就要被多打好几下。”

她一边说一边笑,我才发现,很久没有看到老妈的笑脸了。

我不晓得自己的“生日情结”会持续到什么时候,但是老妈那句“我没有后悔生下你”,在心里回荡了很久。

如果我能够早一点鼓起勇气问她,是不是在许多自我怀疑的日子里,就不会感到孤单寂寞?

当时钟指向午夜十二点前,我跟自己说:

“嘿,亲爱的你,生日快乐!不是因为你是一个多么厉害的人,赚了多少钱,是否让家人觉得骄傲。光是你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有意义。往后的日子,你可能还是会面临各种怀疑和不安,但是没关系,人生本来就是由许多怀疑组成的。你一直都是自由的,相信我,你值得让自己快乐。”

延伸阅读:【母女夜谈】致亲爱的母亲:虽然我们之间有许多不同,但都能成为彼此舒心的版本


图片|Photo by Stephanie McCabe on Unsplash

替代性拥抱

最近两年,我被耳鸣问题困扰,看遍中西医,也试了各种另类疗法。

进行了几个月的“沙游治疗”(sandplay therapy)之后,我的脑海中出现各种产道、子宫、容器的意象,我的治疗师问我:“要不要尝试看看回到母亲的怀抱?”

好难。

于是我先试着用“替身”的方式,让黏土代替我跟妈妈拥抱。

我捏了好多东西,都觉得不是我要的形状。

后来有个意象在我的脑海渐渐形成,于是就捏了我和妈妈的形状送给她,跟她说:“你儿子现在很穷,所以没办法包太多钱给你。不过,这个小物看起来虽然不起眼,只值台币三十元,以后等你儿子出名了,或许可以卖到三百万!”

我大学的时候念哲学系,她虽然嘴上碎碎念,还是让我继续读下去。

后来,我想转到心理系,她也没有怪我多浪费了一年的时间,只是默默地帮我付学费。

考上台大那一天,她比谁都开心!

可是毕业之后,她也比谁都要担心,因为我的工作不稳定,让她必须一直操烦下去。

猜你喜欢:母女的手拉手共读书单:我们是这样成为女人的


图片|Photo by Green Chameleon on Unsplash

研究所毕业后,原本以为我会稳定地在学校当个老师,结果又跑去彰化念博士。

她什么都没说,只是在我偶尔回家的时候,说:“没事就常常回来,妈妈煮东西给你吃。”

她用自己习惯的方式包容我,可是我却习惯性逃避。

回到台北工作后,我每天都在诊所待到晚上十一、二点才回家,连我也不知道自己在逃避什么。

后来我发现,我真正害怕的是母亲逐渐老去的事实,担心有一天幸福会从眼前消失。

母亲节那天,我还真的抱住了她,结果她笑得合不拢嘴。

如果你和家人之间总有一些隔阂和恐惧,如果他们总是用你不习惯的方式来爱你;如果你很想要表达爱意又不知如何说出口,或许可以伸出手来抱抱他们,然后给自己一个大大的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