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记”=“结婚”?结婚不只靠心意,更需要双方携手努力!从澳洲政府提出的四大面向,检视你们是不是已经准备好,迈进人生的下一步啰!

非常推荐所有情侣,在结婚前都可以试着写写看这份文件!

那就是──澳洲的伴侣签证申请文件。这不是开玩笑的,请听我解释。

在台湾长大的我,总觉得“登记”=“结婚”。若是没有登记,就只是情侣而已。

但是,澳洲人不把“登记”当成唯一的结婚基础,认可“事实婚”的澳洲,认为只要真的相处上是伴侣的双方,即是配偶,不会因为你们没有登记就不是。

那所以当我要跟澳洲政府申请相关签证与身分时,我要怎么解释给澳洲政府我们不只是“情侣”,而是“配偶”呢?

证明我跟 K 的关系是真实而且持久的(genuine and continuous)同时,我也必须说明两人对未来共同生活的承诺。

然而有趣的是,澳洲政府也非常理解每对伴侣的相处方式都不一样,于是澳洲政府只列出了几个面向,由我们自己找寻相关证据来说明我们真的是伴侣。


图片|Photo by Jonathan Borba on Pexels

澳洲政府列了以下四个面向:

1. 财务证明(Financial Aspect of the relationship)

从情侣到配偶,我觉得对我来说最有感的就是财务。

我过去的财务非常独立,家庭也非常支持我,让我几乎只要负担自己的开支就可以,因此比较早一些时候,我去澳洲的时候也会自己换一笔澳币,让我感觉我是自己负担自己的费用。

直到后来我跟 K 开了共同帐户,我们开始一起使用这个帐户里的资金,我开始慢慢感受到财务在我们之间并不“独立”,而是“一起”了。

举例来说,某一次我跟 K 下午散步的时候,K 突然说,“我算过了,如果你一年来澳洲六个月,我们一周大概可以从共用帐户花掉 OOO 元。”

或者是,某一天我跟 K 有了这样的对话。

“你想要买 A 还是买 B 呢?买 A 比较便宜。”

“你决定吧,反正那也是你的钱。”


图片|Photo by Antoni Shkraba on Pexels

从用一个人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收支,到用两个人的单位去重新审视财务,是非常不一样的感觉。“队友”的感觉真的出现了。

在这个面向,我曾经自我检视的问题有这些:

  • 我跟伴侣是如何分担财务支出与收入呢?
  • 除了个人的生活所需、共同需要的生活开支、彼此家人的财务需求、彼此各自的贷款与负债,这些东西我们打算如何分工?
  • 比如不动产的名字上要放一个人还是两个人?
  • 保险受益人又是放谁的名字呢?
  • 我们打算如何运用剩下来的资金?
  • 谁可以多决定一些?或者是谁又多负责一些什么呢?

延伸阅读:钱钱与它的产地|亲密关系中,为何总怕谈钱?其实金钱议题,反而可以让你们更紧密!

2. 家务分工(Nature of Household)

最简单的思考是两个人(包含两个家庭)的生活日常,是怎么分工的呢?

家事是怎么分工的呢?我跟 K 在写这项清单的时候,是把网路上整理过的家事清单列出来,一项项检视跟讨论过去的分工。

不只是分工,为什么这样分工也需要被思考。是因为工作时间的限制使谁是合作某件事?是因为谁比较擅长这件事?

是因为要公平,每个人的工作量应该均等?还是因为喜好,有谁比较不讨厌某项家事?

列出家事清单,我才发现原来我们真的一起“经营”了日常。

这边也列给大家可以思考你们如何分工的面向:

食物采买、日常用品采买、餐点备料、煮饭、清洁除尘、厕所打扫、洗碗、洗衣、整床、帐单支付、晾衣、折衣与收衣服、丢垃圾、规划周末与休假活动、拖地、照顾植物、调整装潢、修理家电、出席家庭聚会或会议、照顾生病或老小的家人等。


图片|Photo by Karolina Grabowska on Pexels

3. 社交证明(Social Aspect of the relationship)

这我觉得比较有趣。在澳洲政府的认定中,“婚姻关系”的真实认定依据,应包含你们的关系应该被第三人清楚知晓。

于是,你们是否有共同的朋友同时认识你们,且知道你们的关系、互动模式。

我们开始要思考,我们有哪些共同朋友,他们是否会愿意为我们填写文件,证明我们的关系。

同时,社群媒体上的曝光、合照、信件来往也都是其他类型的证明,以及我们是否有作为伴侣一起受邀出席别人的婚礼、派对、聚餐等,我们是否有收过以我们两个为收件人的卡片?

而澳洲政府的认知中至少要有两个人知道你们的关系才算数。

猜你想看:情侣交往十五年不婚不生:“婚姻的定义是,你愿意把性命财产,交给对方处置。”


图片|Photo by cottonbro studio on Pexels

4. 彼此的承诺(Nature of person commitment to each other)

在这题中,问的是未来了。

  • 接下来,我们的人生规划是什么?
  • 我们打算住在哪?
  • 我们有没有想要生小孩?
  • 我们的工作会有什么变化吗?
  • 我们还有打算进修、转换工作、搬家吗?
  • 我们的财务会有什么变化吗?
  • 我们的责任与义务会有什么变化吗?
  • 这些种种的规划,我们都有考虑过对方吗?

过去,我很常做自己的人生规划。但现在,我要练习与另外一个人一起做两个人的生涯规划。

开始整理这些问题以后,才发现以上的问题真的是对关系的灵魂拷问。

在台湾常常听到“结婚”是一种冲动。但是作为跨国恋爱的当事人,结婚还真的冲动不了。在写这些申请资料的过程,我发现我与 K 各自有些子题目都还需要更认真的思考。

我记得有天我兴冲冲地把资料都整理好给他以后,他没什么回应。

“我一直跟你讨论这些,你是不是有点烦?”我主动问他。

“嗯。”K 一如过往地直接。

同场加映:想到结婚就备感压力?心理师:克服婚前焦虑,先服用这两锭定心丸


图片|Photo by Emma Bauso on Pexels

当下我有点难过,一部分的难过来自于我花了很多心力准备,对方却还没准备好,跟预期的落差让我有点生气又难过。

但我知道他是很诚实地面对他自己跟我,于是我消化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后跟他说,“没关系,那我先不跟你说这些了。反正我资料都整理好第一版了,等你想看的时候跟我说,我们到时候再一起讨论吧。”

然后,我果断地把所有资料存进云端以后,把分页跟档案都关掉,让自己不会急性子,而把因准备而产生的焦虑与压力传递到对方身上,进而成为了“催婚”的可怕伴侣。

每个人对于上面这些关于婚姻关系的思考与行动都需要不等量的时间准备,有没有余裕给彼此用不同的速度找到最终的共识,我觉得对于关系能否延续无比重要。

跳脱台湾对于“结婚”就是“登记”,同时“登记”就是“结婚”的思维。

我开始觉得,结婚的决定是“一段过程”,一段可以来来回回、慢慢堆叠思考、彼此观察讨论的过程。甚至,我觉得这段过程可能都是婚姻的一部分。

真心推荐每对伴侣在结婚前都可以尝试写一次、聊几次,可能你们现在没有答案,或者是发现你们还没准备好一起想这些问题。真的有助于彼此对于“婚姻”有更多不一样的思考。